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第一课时课堂检测(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第一课时课堂检测(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0: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
※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1.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__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3.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此过程中是通过_______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4.夏天,高楼林立的城市内的气温往往要比郊外高出几摄氏度,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其成因主要是:高楼和路面的主要材料为沙石,它的比热容比郊外的水草、树木等_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在质量相同,_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较小的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___(选填“较多”或“较少”)。请你提出一条改善“热岛效应”现象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_____ (填“大”或“小”)。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通过_____的方法来增加手的内能。
6.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一颗更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较大的缘故,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水温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7.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能。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较大。
8.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__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4)停止加热后,_______液体温度下降得快.
9.小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 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 密度
B 沸点
C 凝固点
D 比热容
10.城市中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可以调节气温,这主要是利用水的(  )
A 密度较大
B 沸点较高
C 比热容大
D 流动性好
11.如图,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1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13.下列情况中,比热容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一个铁块变成铁棒
B 把水从20℃加热到70℃
C 水结成冰
D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