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积累与运用(5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1.港珠澳大桥有着独特的shè jì( )理念,这体现了建设者的zhì huì( )和才干。它的成功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chuànɡ jǔ ( ),为后人积累了jīnɡ yàn( )。
2.三星堆遗址中bǎo cún( )的文物,不仅证明了古蜀国的存在,ér qiě( )jì lù( )着长江流域的古文明。
二、读句子,给句中加点的“举”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举:①向上抬,向上托;②推选,推荐;③全;④提出。
1.举世闻名的北京故宫已经六百多岁了。( )
2.他高举着红旗,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
3.全班同学共同推举王亮当班长。(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毛驴(lǘ) 方便(biàn B.笼罩(lónɡ) 积累(lěi)
C.选择(zhé) 朝鲜(xiǎn) D.鹰爪(zhuǎ) 乘法(chénɡ)
2.下列加点字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亚洲 神州 B.历史 励害 C.喝酒 洒脱 D.向导 异同
3.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袁隆平爷爷带领团队, 了水稻的品种组合,发明了杂交水稻,用一粒小小的种子 了世界。
A.改进 改变 B.改正 改变 C.改变 改进 D.改进 改正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
B.如果不能融会贯通,就算学富五车,也只是读死书。
C.华华的哥哥考上了重点大学,村里人都为他感到高兴,真是名扬中外。
D.元宵节的花灯形态各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换一种说法,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2分)
2.照样子,联系生活写一写。(3分)
例: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元宵节的夜晚,广场四周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
五、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2分)
1.东汉时,蔡伦改进了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中的“画”指的是北宋画家 (人名)画的《清明上河图》。“画”是“雅人四好”中的一项,其他三项分别是 、 和 。
3.欣欣要去上书法课,她需要准备 、墨、 、砚;爷爷是一位中医,他看诊时要做到望、 、 、 。
六、综合实践。(14分)
近期班级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根据你收集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填表。(6分)
节日 时间 节日习俗 与节日有关的诗句
2.你收集资料的途径有 、 等。(2分)
3.红红的手抄报要配几幅关于端午节的插图,图片( )不能采用。(3分)
A. B. C. D.
4.春节时龙龙做了纸杯灯笼,请你将制作步骤简要地记录下来。(3分)
先把一个纸杯的侧面剪成许多长条,再剪下另一个纸杯的杯底,接着将侧面的长条粘到杯底上,最后在顶部打两个洞,穿上绳子。
剪纸杯→ → →
阅读与欣赏(23分)
七、课内阅读。(9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2分)
2.【新题型】作者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特点写清楚的?补充思维导图。(4分)
3.“这种设计”好在哪里?请在选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 ”。(3分)
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元宵节这一天,民间家家放灯,灯品众多,精妙绝伦。走马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无骨灯,灯身没有骨架,像一个大玻璃球;珠子灯,用五色珠装饰,下面挂着流苏随风飘荡;伞灯,有圆形、六角形的,灯上的图案用薄薄的棉线连缀成各种人物、花鸟,做得非常精致……
材料二:作为中国人的传统小吃,人们也许并不是为了吃元宵而吃元宵,而是需要这种热气腾腾、黏黏稠稠的亲情、乡情的氛围——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回归、团圆的感觉。忙忙碌碌的人们,此时可以把肩上一年的工作重担放下,让自己的心放一天假;上学的孩子们,今天也可以把笔和本子粘上封条,让自己不停运转的大脑休息;老人们看着说说笑笑的满堂儿孙,那种满足感堆满了嘴角,也许他们听不懂年轻人在谈论些什么,但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就是最大的幸福。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围绕元宵节写的,材料一介绍了元宵节 的习俗,材料二介绍了元宵节 的习俗。(2分)
2.读材料,完成练习。(4分)
(1)材料一围绕“ ”这句话,介绍了民间花灯灯品众多和 的特点。
(2)材料二通过忙忙碌碌的人们、 和 写出了元宵节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氛围。
3.材料一中作者为了写清楚民间花灯灯品众多的特点,主要介绍了哪些花灯?请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4.你喜欢吃哪种节日美食?请从美食的制作过程或味道等方面写一写。(5分)
表达与交流(25分)
九、习作展示。(25分)
春节拜年、清明节祭祖、端午节赛龙舟……有关传统节日的活动丰富多彩。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节日有了新过法,比如春节,过去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会把钱包在红包里发给晚辈,现在可以直接用手机发红包、转账等。你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喜欢怎么过?写写你的看法。重点写过节的过程,也可以略写节日的来历。
答案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1.设计 智慧 创举 经验
2.保存 而且 记录
二、1.③ 2.① 3.②
三、1.A 2.B 3.A 4.C
四、示例:1.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难道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吗?
2.有的形状像活泼可爱的金鱼,有的样子如洁白如雪的兔子,有的看起来像飞翔的龙,有的似翩跹起舞的仙女。
五、1.造纸术 李春 赵州桥
2.张择端 琴 棋 书
3.笔 纸 闻 问 切
六、1.示例:
节日 时间 节日习俗 与节日有 关的诗句
春节 农历正 月初一 贴春联、放鞭炮、拜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农历八 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重阳节 农历九 月初九 登高、 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示例:去图书馆查资料 问长辈
3.A 4.粘长条 打洞 穿绳子
七、1.赵州桥非常雄伟。 2.用材 设计
3.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八、1.放灯 吃元宵
2.(1)元宵节这一天,民间家家放灯,灯品众多,精妙绝伦 精妙绝伦
(2)上学的孩子们 老人们
3.无骨灯 珠子灯 伞灯
4.示例:我喜欢吃饺子。每年的大年三十,我们全家人都要一起包饺子。我拿来一张面皮,放在掌心,在面皮中间放点儿馅,把面皮边对折,让对折的两边粘在一起,然后往中间捏,这样饺子就包好啦。
九、思路点拨:首先想一想你打算写哪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你见过的最有特色的习俗是什么,再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讲述这个习俗,把最精彩、最有趣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作时,要注意把人物的不同活动写出来,重点突出,让读者领悟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