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平行线及其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5 13:1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能判定AD平行于BC的条件是(  )
A.∠BAD=∠BCD B.∠BAD=∠ABC C.∠1=∠2 D.∠3=∠4
2.如图,下列条件能判断AB∥CD的是( )
A.1=2 B.1=4
C.3=4 D.1=3
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

A. B. C. D.
4.下列四种说法: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是( )
A.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5.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能由得到的是( )
A. B. C. D.
7.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的是( )
A. B. C. D.
8.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 )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③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0.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2=∠4,∴AD∥BC
B.∵∠4+∠D=180°,∴AD∥BC
C.∵∠1=∠3,∴AD∥BC
D.∵∠4+∠B=180°,∴AB∥CD
二、填空题
11.三条直线a、b、c中,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 .
12.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小菲用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尺完成了该题的作图,作法如下:
如图,
(1)用第一块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l,第二块三角尺的一条边紧靠第一块三角尺;
(2)将第二块三角尺沿第一块三角尺移动,使其另一边经过点A,沿这边作出直线AB.
所以,直线AB即为所求.
老师说:“小菲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菲的作图依据是 .
1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只有 种,即 .
14.如图,下列条件:①;②;③;④中,能判断直线的有 个.

15.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利用三角板画两条平行线.如图,小华的画法:①将含角三角尺的最长边与直线重合,用虚线作出一条最短边所在直线;②再次将含角三角尺的最短边与虚线重合,画出最长边所在直线,则.你认为他画图的依据是 .
16.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②,③,④.其中能够得到的条件有: .

17.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②,③,④,⑤.其中能够得到AB//CD的条件是 .(只填序号)
18.如图,与相交于点,若,则,理由是 .
19.如图,,则的位置关系是 .

20.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已知:,,,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 .
三、解答题
21.如图,AO∥CD,BO∥CD,且,求∠AOC的度数.
22.如图,已知,,,判断与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3.下面是嘉琪同学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1,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
求作:直线,使直线直线l.
作法:如图2,
①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连接;
②作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线段于点B,O;
③以O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于另一点Q;
④作直线,所以直线为所求作的直线.
根据上述作图过程,回答问题:
(1)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2中的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直线是的垂直平分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填推理的依据).
24.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
(1)过点P分别画PM∥AC、PN∥AB,PM与AB相交于点M,PN与AC相交于点N.
(2)求四边形PMAN的面积.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A
6.D
7.D
8.C
9.B
10.C
11.a⊥c(或垂直)
12.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13. 两 平行和相交
14.3
1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6.①③④
17.①②⑤
18.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9.
20.
21.∠AOC=60°
22..
23.(1)略;(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1)略;(2)1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