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导学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导学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19 05:56:31

文档简介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二 古希腊的先哲
【知识疏理】
一、柏拉图与《理想国》
1、柏拉图与 既有师生之谊,在 师承上又有紧密关系。
2、柏拉图生平事迹
(1)出身名门,师从苏格拉底(2)游历生涯;(3)创办雅典学园
3、柏拉图思想
(1)、思想产生的背景:
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 同盟战败;
② 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 不满。
③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2)、主要思想:
A政治:理想国:代表作:《 》(或《理想国》
A 成员及职责: ——执政,“智慧之德”; ——军队 ,“勇敢之德”;
生产者——生产,“ ”
“理想国”的构成。
国家的构成 美德 职能 结果 实质
统治者 统治阶级 智慧 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社会和谐有序,国家有正义的美德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等级森严
第二等级 勇敢 对外御敌、对内保民
第三等级 劳动者 被统治阶级 生产社会物质财富,供统治者享用
B 国家统治者——
C 目标:正义与幸福,和谐与效率。
D柏拉图提出了实现“ ”的两种办法
评价: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4、评价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
二、探求真知的亚里斯多德
1、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
(1)、御医之后
(2)、学园精英
(3)、王子之师
(4)、逍遥学派
(5)、落寞辞世
2、伟大成就。
(1)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亚里斯多德是 古典文化的 。
(2)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以 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对象、简史和基本概念,根据对象与目的的不同,进行分门别类。
(3)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注重实践经验,详尽、细致、深入,并且富有创造性成果。
3、人生态度和治学态度
“求知是人的本性”;“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4、关于认识论的主张—— 是人的本质
5、伦理学主张——追求理性的自我实现
6、亚里斯多德的政治主张包括:
第一, 是公民的集合体。第二,公民义务;第三,关于政体;
7、亚里士多德思想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和 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 ;他创立的 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 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 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 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 ”。
【重难点突破】
1、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方面 柏拉图 孔子
不同点 所处时代 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政治思想 开创理想国 恢复周礼旧制
思想核心 “理念”,重理性 “仁”,中伦理
相同点 面临政治形势 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
主张 提倡以德治国,维护等级秩序
文化教育 创立思想,创办学校
历史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2、简述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评述柏拉图思想的历史影响。
(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 的反映;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政治理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①在这个国家中,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国王真正懂哲学;
②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和谐与效率;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产生深远影响。
(3)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有利于后代法制国家的建立。
(4)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成为思想的“集散地”,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
①哲学: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②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③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④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⑤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⑥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4、评价亚里士多德:
① 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② “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③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① 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
5、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以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5.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
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而众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四:法律一方面依靠说服,一方面依靠强制。如果所有人都遵守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材料一、二中孔子和柏拉图都描绘了一种社会,各有其特点,其共性是什么?(2分)
⑵、材料三、四中孔子和柏拉图在国家治理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4分)
⑶、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什么共同命运?为什么?(4分)
答案:⑴都主张建立一种合理、有秩序和稳定的社会(2分)
⑵柏拉图:依法治理国,靠法治来维持一切;孔子:以仁、德治理国家,便会长治久安(4分)
⑶政治理想都不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原因:他们的政治思想都不符合当时实际政治需要(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是政治权力和哲学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
------《柏拉图全集》
材料二: 孔子主张实行“仁政”,而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政的关键在于“举贤人”,他提出了一个理想贤人的标准,就是“内圣外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
请回答:⑴材料一、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⑵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他们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⑴材料一:主张统治者应具有智慧,而只有哲学家才具有智慧,所以,哲学家应出任为王,或者统治者应接受哲学训练。
材料二:主张理想先贤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准是“内圣外王”。内圣:应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恪守政治伦理与理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遵循孝悌;只有这种人才有资格出任为王。
⑵共同目的:设计出理想君主的标准都是为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有序。
3、对于中学生来说,柏拉图和《理想国》大都是陌生的,为了促进同学们了解这位人类历史文化巨人和他的代表作,高二文科历史学习小组拟开展“柏拉图及其《理想国》的研究”,特邀你参加,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帮助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柏拉图的生平,说明他为什么能够成为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
材料一 柏拉图书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以渎神之罪,陪审团竟处以极刑……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莫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材料二 柏拉图主张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应该是“正义”,为此设计了“理想国”。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奴隶不算人,没有任何权利。奴隶主和自由民才有公民权,所有十岁以上的公民都要送到乡下,进行普及教育。但他们是分成严格等级的。第一等级是“护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监护国家和处理政事。第二等级是“保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白银,他们也是统治者,负责抵御敌人,保卫国家。第三等级是“供养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铜和铁,他们是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他们的任务是用产品去供养前两种人。柏拉图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三种人必须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并要在管理阶层和军队里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
(2)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理想国》的评介(不得摘抄原文)。(5分)
答案:(1)出生于雅典一个奴隶主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家庭,家境优裕,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跟他学习哲学;他游历埃及、意大利岛等许多地方,考察了各地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这一切为柏拉图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3分)他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园,他在这所学园里从事学术研究,讲学40年,赢得了很高声望。(1分)他一生不断研究,著述颇丰,他的著作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1分)
(2)柏拉图因当时希腊各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对现实政治不满,于是他设计了创作了《理想国》。(1分)这个“理想国”抛弃了古希腊民主制的原则,神的意志把人分为不同的等级,实质是一个奴隶主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国家。(2分)不过其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主张,其中主张正义、财产公有、普及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2分)
●史论共享
1、 柏拉图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人们可能赞同他的思想,也可能反对他的思想,但无法忽视他的思想的存在。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贡献: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是“人类的导师”。
四、单元知识整合:
1、东西方社会背景:中国处于奴隶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巨变时期(即奴隶制晚期)西方(雅典)处于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衰落阶段。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渊源的地位。
2、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比较:
相同: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都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各安其位,各守其职,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
不同: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和“礼”,反对暴政,侧重道德层面;
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侧重知识层面;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主张的差异
领 域 亚里士多德---人文主义精神 柏拉图---人文主义精神 孔 子---儒家思想
思想 哲学思想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敬鬼神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存在、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理念论(具体内容略)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政治思想 法治优于人治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人治 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
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 中庸理论 正义
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开私人办学的先河; 创办雅典学园,培养治国人才,重视自然科学
社会环境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 奴隶制衰落阶段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影响 对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巨大,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影响至亚洲、世界
4、关于“中庸”思想的比较:
相同:都认为做事不要过度和不及,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达到中间状态。
不同:孔子:调和各种社会矛盾,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安定;也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 标准。梭伦:调和贵族和平民阶层的矛盾;亚里士多德:“中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内容标准】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俄贡献)
【学习要求】
1.简述柏拉图生平事迹:受教苏格拉底、创办学园和著作《理想国》。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教育亚历山大和在雅典讲学。
3.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4.认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人教版: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柏拉图的主要活动:师从苏格拉底、在外游历12年、创立柏拉图学园从事教育教学。
2、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a.哲学思想: 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知识是人天生固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评价----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b.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针对各国政体的弊端,设计 。
主要内容:①国家由 ,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要勇敢和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组成,各自恪守职责。②统治者由真正懂哲学人做国王;③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正义与幸福;
评价: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
c. 教育思想:创立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培养学者和治国人才,注重自然科学知识,采用 。
3、对后世的影响: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柏拉图是无法回避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
人教版: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是师生关系但敬重并不盲从)
1、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活动:出生马其顿、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
2、主要思想:
a.哲学思想----继承与突破:(1)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不放弃现实幸福(2)指出柏拉图 的最大弱点(3)肯定 的真实存在(4)唯物论并不彻底
b.教育思想:创办 ,被称“逍遥学派”,教学方式别具一格。
C.政治思想: 优于人治
d.伦理:中庸
3、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哲学: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
生物学:对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
物理学: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创立 :至今学术界的权威——
伦理学:中庸之道
4、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 ”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东西方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提出了“礼”、“仁”、“仁”与“礼”的关系等思想;其次开创私学;其学说对中国、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柏拉图是西方古典哲学家的代表,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观点:理念论;设想并实践其“理想国”思想;创办柏拉图学园。他的思想和活动,影响了世界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兴建“吕克昂”学园,提出“中庸之道”。
【知识疏理】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第一,孔子的青少年时代:自学礼乐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②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③3岁丧父;16岁母亲病故;④30岁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第二,齐国岁月(原因、活动、结果)
第三,在鲁从政
①管理内政;②外交胜利;③改革碰壁;④失意去鲁
第四,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政德治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
第五,晚年结局:献身文教
①孔子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六经;
②公元前479年,73岁病逝后,其言行被弟子记录在《论语》中。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儒学创立的背景
①时代背景:随着 的兴起,文化下移, 阶层出现。
②历史传统: 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③个人作用:孔子崇拜 ,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 是周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是自我道德约束,首先是“ ”,其次是行“ ”。)
A、礼
① 礼的含义: 实行对君臣父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 等级制度。“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 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
尊尊:就是把人区别为许多等级,并保持低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首先是 。(等级原则和君主制)
亲亲:就是对 的爱,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宗法制原则)
③“礼”的发展——“ ”思想。(关于礼的做法)
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
④评价:
孔子推崇 ,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 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 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 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仁
①仁的含义:
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 。
②仁的中心内容“ ”。
③行“忠恕”之道。
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 ”(爱惜民力)
④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
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
3、影响: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 改造了新儒学, 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孔子的历史影响——中国古代 、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孔子主张“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人治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的影响,也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经历代损益,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A.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B.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学说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而受到冷遇。
C.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魏晋:出现了崇尚老庄的“玄学”。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被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等。
E.唐朝: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F.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南宋朱嘉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G.明朝: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的“心学”
H、明末清初批判继承儒家思想,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E、近代以来孔子的地位: 1.维新先师2.打倒孔家店3.批林批孔4.现代化的传统文化代表)
【重难点突破】(史论共享)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典型例题】
1、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答案: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重要思想
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
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答案:主要内容:A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C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A对中国:
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 ( http: / / www.21cnjy.com )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孔子讲学的方式也是采用对话的形式。孔子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
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
(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
(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第2章)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
(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时意义,结合事实说明。
(4)结合孔子的生平、思想和政治主张,分析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请回答:(1)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
(2)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
(3)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答案:
4、(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
(2)政治:核心思想是“仁”(仁爱),包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人性:“性善论”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
5、 (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倒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既威武又不猛烈。
(3)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可)A。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B。儒家思想传到亚洲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C。儒家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6、(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
(2)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渊,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角度,加以诠释或联想。
(3)联系孔子所倡导 “仁”的观念、“中恕”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
【内容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学习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
a.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追求礼乐的一生)
b.孔子的主要思想----开创儒家思想:核心内容: 、 、中庸思想
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 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通过恢复 ,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主要内容:
(1)礼的思想: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孔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政治思想)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 。主张以 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 。(政治思想)
(3)中庸思想:协调“ ”与“仁”关系,对立因素统一与和谐旧能形成完美的事物。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倒好处。(伦理思想)
(4)教育思想:创立 ,a.教育对象:有教无类b.教育目的:“成人”、成“君子”c.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