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5 11: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8 m=    μm;72 km/h=    m/s。
2.“日升日落”是以    为参照物来描述太阳的运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以    为参照物,描述了卫星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
3.如图所示,这是测量    的工具,其读数为    s。
4.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搭载的“玉兔二号”任务车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 h,通过的路程为0.4 km,则它的速度是    km/h,在此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任务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5.如图所示,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刻舟做记号的人最终没能找到剑,是因为他不懂得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    。
6.如图是物体a运动过程中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物体a在4~7 s内    (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7.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速度及里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
8.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 s记录一次小球运动的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m/s。
9.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强同学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在往东方向上学的路上,小强快速超过了正在走路上学的小明同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强同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小强同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是向    (选填“东”、“西”、“南”或“北”)运动的。
10.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 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 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 min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    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B.中学生指甲宽度约为1 dm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中学生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时间约为10 s
12.用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丙 D.甲、丁
13.有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其中 “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人 B.水 C.桥 D.地面
14.新学期开始,班主任的小助手小亮捧着书本穿行在教室里的过道,给同学们分发书本。若说小亮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黑板 B.课桌
C.地面 D.小亮捧着的书本
15.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路旁的大楼是运动的
B.太阳系中的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D.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1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这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17.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C.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
18.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2)由图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4)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大”或“小”)点。
19.小明在实验室完成了“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其实验报告如下,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名称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该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金属片、刻度尺和电子停表
实验过程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中点B到达终点C,用电子停表分别测出小车在A、B、C三点的时间。(电子停表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实验数据 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表格中③处对应填写的内容是    路段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v/(m/s)AB①BC②AC90.0③
分析论证 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是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0.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
(1)在研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0点时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10 cm处做一刻度标记,用停表测出气泡从0点运动到每一个刻度标记处所用的时间。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s-t图像。
从0点开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从0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3)分析数据可知,气泡从0点上升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1.小华同学一家乘坐高铁列车去北京旅游,旅途中列车通过一座长为4000 m的大桥,小华同学用电子手表记录他上桥和下桥的时间,上、下桥时电子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列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120 s,则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22.广深港高铁全程141 km,其中内地段115 km,香港段26 km,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李菲同学在国庆节期间乘坐高铁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列车中途经过一个隧道,当她所在的车厢进隧道时,她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 km/h,她用手表开始计时,经过20 s车厢出隧道。(假设列车在隧道中匀速直线行驶)求:
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01 广州南 —— 7:55 ——
02 虎门 8:12 8:14 2 min
03 深圳北 8:31 8:36 5 min
04 香港西九龙 8:55 —— ——
(1)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全程所用的时间;
(2)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全程的平均速度;
(3)隧道的长度。
2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全国各地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小明坐在去往合肥的小汽车上,他看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并看到小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这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示意图,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已知监测点A、B相距25 km,一辆小汽车通过监测点A、B的时间如图丙所示。
甲 乙

(1)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从标志牌处到合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2)保持速度表(如图乙)的速度匀速行驶,小汽车从该处到合肥的时间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说明小汽车在测速路段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1.8×106 20
2.地面 地球 
3.时间 337.5
4.0.2 运动 
5.相对的
6.静止 0.7
7.80 km/h 80 km/h
8.8.00 0.2
9.静止 西
10.960
11.A 12.C 13.B 14.D 15.C 16.A 17.C
18.(2)0.15
(3)小
(4)小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6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19.实验原理:v=
实验数据:0.18
分析论证:变速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6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0.(1)v=
(2)如图所示:
(3)匀速
(4)便于测量时间
评分标准:作图2分,其余每空2分,共8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21.解:(1)根据图甲、乙可知:小华同学上、下桥的时间为1 min 40 s,即100 s (1分)
列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
v1===40 m/s (2分)
(2)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s2=v1t2=40 m/s×120 s=4800 m (1分)
列车的长度:
s车=s2-s1=4800 m-4000 m=800 m (2分)
22.解:(1)列车从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全程所用的时间:
t=8:55-7:55=1 h (2分)
(2)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的路程:
s=141 km (1分)
列车由广州南到香港西九龙全程的平均速度:
v===141 km/h (2分)
(3)列车在隧道中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隧=216 km/h=60 m/s (1分)
隧道的长度:
s隧=v隧t隧=60 m/s×20 s=1200 m (2分)
23.解:(1)如图甲所示,标志牌处到合肥的路程为180 km,全程限速120 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到合肥的最短时间:
t最短===1.5 h (2分)
(2)如图乙所示,汽车速度表的读数为80 km/h,保持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小汽车从该处到合肥的时间:
t===2.25 h (2分)
(3)监测点A、B相距25 km,由图丙可知,小汽车在监测点A、B行驶的时间:
tAB=10:41-10:31=10 min= h (2分)
小汽车在监测点A、B行驶的平均速度:
v平===150 km/h (2分)
因为v平=150 km/h>v限=120 km/h,所以小汽车在测速路段超速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