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6 15:55:19

文档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芳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C2.D3.B4.B5.A6.C
7.C8.B
9.A
10.C
11.B12.D13.C14.A15.D16.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14分)(1)问题:对进口粮食依赖性越来越大,易受国际局势的影响,价格波动性较大。(2分)原因:清代
以来,中国人口激增,粮食的缺口日瓷增大: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经济独立性日益丧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近
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深入发展,粮食需求日益增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逐步打开中国市场,
对华实行农产品倾销:西方工业化水平高,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低、质量较高。(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
点得4分)
(2)重要举措:进行土地制度改革: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的投入:通过立法保障耕地面积和生态
环境:加强对农业的经济补助。(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3)认识:民族独立是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前提,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要
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保护农民利益:农业发展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政府调控
与市场调节相协调等。(答出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8.(12分)(1)说明:1800年前,英国仍存在大量分散的家庭作坊,手工业者属于有产者,劳动也相对自由:(2
分)1800年后,随着工厂制度、雇佣关系的逐渐普及,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加深,导致工人生
活、工作条件恶劣,工人阶级也成为无产阶级。(2分)》
(2)信息与有利条件:从阿克莱特得到银行家的资助可知,当时英国金融业为新的科技发明提供资金支持:
从阿克莱特与人合股建立工厂可知,当时英国公司制、股份制较发达,为大型工厂兴建提供了条件:从阿克
莱特多次申请专利,并因专利而得到资助的事实看,当时英国较完善的专利制度能够鼓励发明创新,从而
为兴建工厂并生产谋利提供制度保障。(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3)不同:加斯克尔从劳动关系(或生产关系)的角度观察工业革命:(2分)贝恩斯从生产方式(或生产力)
的角度观察工业革命。(2分)
19.(12分)示例:观,点:1400~1800年世界白银大量流向中国。(2分)
阐释:明朝和清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中国与西方的贸
易联系加强,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价廉物美,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产品大量销往国
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对国外商品需求不大,所以严重贸易顺差,白银大量流人中国。
大量的白银流人,推动了中国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白银大
量流人,也推动了中国赋税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8分)
大量白银的流人中国,刺激了中国及亚洲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
络,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得分)
20.(14分)(1)状况:各种类型的园林向市民开放,突破时空限制:(2分)园林举行的活动丰富多样。(2分)
原因: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坊市界限被打破,形成街市:市民阶层兴起,市井生活丰富:相对宽松的统治
政策和社会氛围。(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2)认识:英国公共园林建设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发展: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方式推动了公共
园林建设与开放:公共园林建设开放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公众活动休闲的公共空间,体现了社会
的文明进步:为当今的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等。(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点得6分)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答案-1(共1页)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文化遗址
发现遗存(部分)】
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
人工栽培稻种
距今约12000-10000年
浙江上山遗址
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
距今约11400-8600年
河北磁山遗址
地窖式粮仓、家猪骨
距今约8000-76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
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2.徐光启是上海人,中年后长期在京津地区居住和做官,其著作《农政全书》(1625~1628年
撰)的正文中没有提及玉米,只在“蜀秫”一条中用注的形式说:“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
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玉米是蜀地主要农作物
B.中国与南美间已有贸易联系
C.玉米尚未开始传入中国
D.玉米在中国的种植尚不广泛
3.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原因,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欢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发明之
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开始,小麦逐渐成为在美洲
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
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
B.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
C.宗教信仰决定饮食文化传统
D.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成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1-(共6页)
4.1864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头生产
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18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
品被人们越来越多食用。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科技进步推动了食品种类创新
B.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了人类生活
C.近现代欧洲主导食品技术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了饮食结构改变
5.右图为晋人杜预作连击碓,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
谁梢,一起一落春(把东西放在石白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
碎)之。凡在流水岸傍,俱可设置。该工具的出现
A.可能影响市场粮食价格
B.反映了耕作技术进步
C.大幅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6.19世纪40年代,英国一个职业骑师在一个赛季里参赛次数是350次,行程大约是4270英里。
到19世纪末,骑师参赛次数则达到800次,行程大约达到10770英里。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赛马装备的改进
B.工人休闲娱乐时间增多
C.铁路运输的发展
D.现代时间观念逐渐形成
7.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科技、企业管理人员、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及政
府文官等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日益形成并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1970年,美国白领人数
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这反映出美国
A.就业结构固化阶层流动困难
B.教育普及提升了劳动者素质
C.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
8.据统计,2020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达3710亿美元,商业卫星占总卫星比例从冷战时期的
4%上升到2020年的35%,而且一些商业卫星的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军用卫星的水平。
商业航天从传统的通信、导航、遥感应用领域,拓展到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在轨服务等多个
领域。这表明
A.科技革命加剧了军备竞赛
B.现代科技孕育经济新增长点
C.现代科技各领域互相渗透
D.航天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9.下表是《明会典》中记载的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的交易情况(单位:斤)。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规定价格
500文
3贯
500文
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贯
30贯
与遥罗贸易价格
5贯
25贯
40贯
10贯
与满刺加贸易价格
20贯
40贯
10贯

注:1贯=1000文;“一”表示数据缺失。
成阳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2-(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