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时1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新授课
1.能运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掌握代数法与几何法的特点.
2.掌握求圆的弦长方法,能根据圆的切线的特点,求圆的切线方程.
导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它描述了黄昏日落时分塞外特有的景象.
如果把太阳近似看作一个圆,海天交线看做一条直线,在日落的过程中,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各自有什么特点?
任务:类比两直线关系的判断方法,利用方程思想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回顾:已知直线 ,如何判断两直线 的位置关系?
目标一:能运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掌握代数法与几何法的特点.
问题1:如何利用方程思想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2:结合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特点,还能用什么方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已知直线 和圆心为C的圆 .
解:联立直线l与圆C的方程,得
消去y,得 ,解得 ,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①
②
解:圆C的方程 可化为 ,因此圆心C的坐标为 ,半径为 ,圆心C 到直线l的距离 .
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思考1: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归纳总结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1.解方程组法.
(1)联立直线与圆方程;
(2)判断方程解的个数并求解;
①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数根,则直线与圆相交;
②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数根,则直线与圆相切;
③方程没有实数根,则直线与圆相离.
(3)结论.
2.几何法.
(1)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的关系.
①d②d=r,则直线与圆相切;
③d>r,则直线与圆相离.
思考2:对比上述两种方法,归纳二者之间都有什么差异?
归纳总结
方程思想 几何性质
优点 定量计算,可以求出具体的交点坐标. 利用几何性质可以简化运算.
缺点 计算复杂,需要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 定性刻画,只判断位置关系,不能确定交点坐标.
练一练
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直线过圆心 D.相离
B
解: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 .因为 ,故直线与圆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故选B.
目标二:掌握求圆的弦长方法,能根据圆的切线的特点,求圆的切线方程.
任务1:求圆的弦长.
由上述可知直线 和圆心为C的圆 相交,求直线l被圆C 所截得的弦长.
解法1:由题可知,直线l与圆C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把 分别代入到直线l方程,得 ,所以直线l与圆C的两个交点是 , .因此 .
由上述可知直线 和圆心为C的圆 相交,求直线l被圆C 所截得的弦长.
解法2:由题可知,直线l与圆C相交,
且圆心C 到直线l的距离 ,
由垂径定理,得 .
归纳总结
圆的弦长求法:
1.两点距离公式法;
2.垂径定理.
任务2: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切线方程.
过点 作圆 的切下l,求切线l的方程.
问题1:根据已知画出图象,判断切线l有什么特点?
如图所示,满足题意的切线l有两条,且斜率都存在.
问题2:设出切线方程,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如何求出斜率k?
问题2:设出切线方程,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如何求出斜率k?
解法1:设切线l的斜率为k,则切线l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l与圆相切,所以方程组 只有一组解,消元,得 所以 ,解得 或 .
因此,所求切线l的方程为 或 .
解法2:设切线l的斜率为k,则切线l的方程为 ,即 .由圆心 到切线l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1,得 ,解得 或 ,因此,所求切线l的方程为 或 .
思考:观察解法1与解法2,说说有什么差别?
解法1设出切线方程后,与圆方程联立,利用判别式求出k值,然后代入直线方程;
解法2设出直线方程,利用点到直线距求出k值,然后代入直线方程.
二者之间关于k的求解思路不同.
练一练
已知圆C:(x-2)2+(y-3)2=4外有一点P(4,-1),过点P作直线l与圆C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解:圆C的圆心为(2,3),半径r=2.
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4,此时圆C与直线l相切;
当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kx-y-4k-1=0,
则 ,解得 ,
所以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3x+4y-8=0.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4或3x+4y-8=0.
任务:回答下列问题,构建知识导图.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如何判断?
2.方程组法与几何法有什么特点?
3.如何求直线与圆的切线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