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版)2015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精品课件+课后习题】第2课《水浒传》(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设计-赢在课堂】(人教版)2015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精品课件+课后习题】第2课《水浒传》(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6-19 11:59:09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文本图解技法导析课时达标训练2 《水浒传》 李逵负荆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裴氏(péi)      撅撒(juē)
脊梁(jǐ) 绿林好汉(lù)
B.绰取(chāo) 朴刀(pú)
剑疮(chuāng) 沁人心脾(qìn)
C.蟊贼(máo) 绾结(wǎn)
筵席(yǎn) 瓮中捉鳖(wèng)
D.蹙缩(cù) 弓弩(nú)
正月(zhēng) 云鬓花颜(bìn)
解析:B项,“朴”应读“pō”;C项,“筵”应读“yán”;D项“弩”应读“nǔ”。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功而返 烦恼 蹊跷 黄梁美梦
B.粗鲁直率 消耗 径奔 垂诞三尺
C.头绪繁杂 惶恐 掳掠 依草附木
D.有条不紊 弩马 筵宴 红日衔山
解析:A项,梁—粱;B项,诞—涎;D项,弩—驽。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在东京兀自(独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
B.柴进道:“这个不妨。你先去那里等,我们前去时,又怕有跷蹊(奇怪可疑)。”
C.但见荒僻无人烟去处,走了一两日,绝不见些消耗(消息)。
D.小人只是这里剪径(直道),做些小买卖,那里敢大弄,抢夺人家子女。
解析:D项,“剪径”的意思是路上打劫,抢人钱财。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民警发现住在某宾馆的3名男子形迹可疑。经调查,发现他们盘踞宾馆贩毒,民警当机立断,来了个瓮中捉鳖,在宾馆里将他们一举抓获。
B.他代表国家参加这次比赛,是冲着金牌去的,没想到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只拿了银牌。他无功而返,感到无颜面对队友。
C.成名本是好事,但接下来应接不暇的应酬、接踵而来的邀约让他头痛不已。而他在多种场合的口是心非的表达,导致社会评价褒贬不一。
D.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
解析:A项,“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用在此处合适。B项,不合语境。“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感彩不当。C项,“口是心非”多形容虚伪欺骗的言行。贬义词。此处应用“言不由衷”。D项,语境不合适。“替天行道”指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答案:A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小说写出了不同英雄人物走上梁山泊的不同经历
②在《水浒传》中,人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
③随着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④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经历是非常典型的。作者将这一人物刻画得最为出色,也最具有典型意义
⑤从中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以及他们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
⑥他们的性格受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环境遭遇的影响和制约
A.②⑥③①⑤④      B.①④②⑤③⑥
C.②⑤⑥①③④ D.②⑥①③⑤④
解析:首先,语段的首句应明确阐述对象,据此,确定②为首句;其次,说明人物性格与社会的关系,即⑥③紧随②之后;最后,①⑤④是具体举例说明这一理论。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青面兽拒绝梁山落草
施耐庵
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段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着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但见: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
林冲与那汉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两个收住手中朴刀,看那山顶上时,却是王伦和杜迁、宋万,并许多小喽啰走下山来,将船渡过了河,说道:“两位好汉,端的好两口朴刀,神出鬼没。这个是俺的兄弟林冲。青面汉,你却是谁?愿通姓名。”
那汉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得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打从这里经过,雇倩庄家挑那担儿,不想被你们夺了。可把来还洒家如何?”
王伦道:“你莫是绰号唤青面兽的?”
杨志道:“洒家便是。”
王伦道:“既然是杨制使,就请到山寨吃三杯水酒,纳还行李如何?”
杨志道:“好汉既然认得洒家,便还了俺行李,更强似请吃酒。”
王伦道:“制使,小可数年前到东京应举时,便闻制使大名,今日幸得相见,如何教你空去。且请到山寨少叙片时,并无他意。”
杨志听说了,只得跟了王伦一行人等,过了河,上山寨来。就叫朱贵同上山寨相会,都来到寨中聚义厅上。
左边一带四把交椅,却是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右边一带两把交椅,上首杨志,下首林冲。都坐定了。王伦叫杀羊置酒,安排筵宴管待杨志,不在话下。
话休絮繁。酒至数杯,王伦心里想道:“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
指着林冲对杨志道:“这个兄弟,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唤做豹子头林冲。因这高太尉那厮安不得好人,把他寻事刺配沧州,那里又犯了事,如今也新到这里。却才制使要上东京干勾当,不是王伦纠合制使,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见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
杨志答道:“重蒙众头领如此带携,只是洒家有个亲眷,现在东京居住。前者官事连累了他,不曾酬谢得他。今日欲要投那里走一遭。望众头领还了洒家行李。如不肯还,杨志空手也去了。”
王伦笑道:“既是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伙?且请宽心住一宵,明日早行。”
杨志大喜。当日饮酒到二更方散,各自去歇息了。
次日早起来,又置酒与杨志送行。吃了早饭,众头领叫一个小喽啰把昨夜担儿挑了,一齐都送下山来,到路口与杨志作别。教小喽啰渡河,送出大路。众人相别了,自回山寨。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
注:与文本相关内容简介:小旋风柴进推荐林冲到梁山入伙,可梁山头领王伦要林冲三日内杀死一人作投名状才肯收留,第三日正遇青面兽杨志从山下路过……杨志从梁山回到东京打点官场希望复官却被高俅赶出殿帅府,随后落魄卖刀杀死牛二,发配大名府押送生辰纲……
6.简要回答第一段中画线句子在人物描写方面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解析: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作用还要围绕塑造人物作答。
参考答案:手法:运用了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作用:活灵活现(或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杨志剽悍的形象。
7.简要分析第三段“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再理会本身的勾当”部分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解析:本段文字体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既有自豪,又有感恩,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回答时具体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杨志为出身名门而骄傲(自豪、沾沾自喜或欣慰);为失陷花石纲被朝廷赦免而心存感恩(或感恩朝廷);对通过打点官场而被再度任用充满希望(或希望官复原职)。
8.简要回答王伦挽留杨志落草入伙的两点原因。
解析:“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由此句便可推知原因,当然也有赞赏杨志的一面。
参考答案:一是杨志武艺高强是条好汉;二是企图留下杨志制衡林冲以稳固自己的地位。
9.本文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色?试举例分析。
解析:可以从肖像描写生动传神、对话描写与人物性格吻合、景物描写烘托渲染等角度赏析,注意举例。
参考答案:本文是《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在刻画人物方面有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第一,人物肖像描写生动传神,如对杨志和林冲的描写就非常精彩;第二,人物对话描写与人物性格吻合,如王伦和杨志的对话,就非常传神;第三,景物描写烘托渲染气氛,如林杨打斗场面的描写,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第四,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如对王伦的心理刻画表现了他的心胸狭隘。
三、语言运用
10.《水浒传》中少不了英雄惩恶、血腥杀戮,《李逵负荆》也不例外:
李逵抢将过来,只一斧劈胸膛砍倒,便把两颗头都割下来,拴做一处。
你认为这样的血腥描写对中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吗?该不该把这些语段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减掉呢?下面是折中派的观点和理由,请仿照其表达方式,分别从保留派、剔除派的角度出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理由:暴力血腥岂容发扬光大,正义胆识正是我辈所需。
保留派
观点:?
理由:?
?
剔除派
观点:?
理由:?
?
解析:本题属辩论类题目,要求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关键是找到立足点,找准看问题的角度。可从青少年暴力犯罪角度来支持剔除派,可从当前道义缺失角度支持保留派。另外,仿写要从句式、内容、修辞三个角度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保留派
观点:提倡刚烈,弘扬道义。
理由:路见不平定当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应属社会风尚。
剔除派
观点:反对武力,正确引导。
理由:暴力冲动坠落犯罪深渊,教育导向决定少年未来。
11.(2013·大纲全国高考)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解析:一般而言,汉语中句子很长主要是因为定语和状语较多,所以组成短句时也主要是用定语和状语组句。长句变成短句,首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意思相对完整的短句。然后用句子的附加成分分别组成句子。就本题而言,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我犯错误—教练剖析原因—我保证改正。注意短句的数量。
参考答案: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