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作业整体设计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作业整体设计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5 21: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化学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单元 组织方式 √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 发 三大化石燃料的燃烧、新能源的开发
3 活实验动 3 燃烧条件的探究
二、单元分析
(一)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合理开采化石燃料的重要 性。
(3)了解使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认识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活动探究,学会对所得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并得出结
论的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形成保护环境、 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的实用问题为主,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采用 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深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 原理。又粗略地介绍了三大化石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燃料充分燃烧和使用 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等。本单元学科性知识不多,但体现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活动与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 学情分析
从整体来看,九年级学生大部分学习状态不好,缺乏斗志,尤其稍稍遇到一点 困难便打退堂鼓。安于享乐的他们这一代,缺少赶、学、超的意识和风气, 目标较 低,甚至没有目标,缺乏上进心。但相对七、八年级学生来说,九年级学生的形象 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 越来越全面。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又比较直观、形象,最主要是教材内容还与生活、 生产息息相关,再加上有了前面六个单元的知识铺垫,所以这个单元他们学习起来 压力不是很大,只要稍加努力,基本知识都能掌握。
三、单元学习作业目标
1 、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基本常识。
2 、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实质,掌握火灾和爆炸的一些基本防预措施。
3 、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组成和用途。
4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并且了解它们的的利和弊。
5 、了解一些新能源。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化学作业是整个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 ,是检测学生掌握新知的主 要途径,也是教师安排自己教学进度和备课深度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反馈的最重要 的手段。在“双减工作”普及全国的浪潮下,老师布置的作业更不能有随意性,要 仔细斟酌考量,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既巩固所学,又轻松愉快。这就要 求作业要:量少、题精、有趣、实用、适用等。作为教师,要学会精选作业,要学 会如何使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是我 一直以来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单元作业设计要从整体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要充分体现作业的具体性、 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探究性等,必须抓住单元学习的要点,将本单元的学习 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检测学生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运用实验探究、比较归纳的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并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火防爆意识, 遇灾害会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作业 1:在实验室里,我们要求学生熄灭酒精灯要用盖子盖灭,其主要原理是 ( )
A. 隔绝空气 B.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 参考答案:A
2. 时间要求:1 分钟。
3. 评价设计
错选 B、C, 因为是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不够熟悉,不能准确地将灭火原理和方 法对号入座;错选 D, 因为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这一点不够了解,我们只能降 低可燃物的温度,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文字叙述,让学生通过灭火措施来判断灭火原理,尤其给了答案 D ,考验 学生对着火点的了解,同时巩固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作业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1) 按图 1 实验 (着火点: 白磷 40℃ ,红磷 240℃;水温不低于 70℃) 可观 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 按图 2 实验 (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 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 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通过分析实验 (1) 和实验 (2),你对燃烧有哪些新的启示?
1. 参考答案:
(1) 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 2Mg + CO2 C + 2MgO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合理即可)
2. 时间要求:2 分钟。
3. 评价设计
(1) 错写、漏写都说明对燃烧的三个条件了解不够透彻;
(2) 第一空:无意义或空白答案说明完全不懂题目意思;若写了化学方程式
但不能得分,说明没有清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第二空:回答与燃烧或 灭火相关的答案基本都行。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题设计的图 1 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这是最基础的套路;图 2 则 是对燃烧条件探究的一个升华,让学生对燃烧的定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旨在训练学 生们的发散思维和拓展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如何为我所用,为人类提供更好的 服务;了解当今社会的能源结构:传统的三大化石燃料和各种新的清洁能源并存及各 自优缺点,开发和综合利用化石燃料新途径,并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了解使用燃料 对环境的影响:诸如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排放,酸雨等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作业 1: 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军事上。它是 把 H2、CO、CH4 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被称为 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都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
A.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B.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C.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1. 参考答案:A
2. 时间要求:1 分钟
3. 评价设计
选择答案 A,是因为氢气、 甲烷和一氧化碳这三大气体都是可燃性气体,都在燃 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选择 B 错误,是因为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二氧化 碳;选择 C 错误,是因为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选择 D 错误,是因为三大气体在自 然界中都不是大量存在的,在空气中含量很少。学生如果选错,说明对三大可燃性 气体相关性质没有掌握,需要加强。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对氢气、一氧化碳及甲烷的可燃性及产物都要比较深入的了解,以及对空气中 各组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强化学生对气体燃料的认识,并联系天然气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作业 2:下图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理想的氢元素循环模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人们利用氢元素循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 能转化为 为 能。
1. 参考答案:太阳能、化学能和电能
2. 时间要求:1 分钟
3. 评价设计
考察学生对太阳能、氢能及电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学生可能会填写太阳能转化 为化学能,而忽略化学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使答案不完整。
4.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题针对新能源和常规能源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培养学生树立能源意识,以及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科普知识。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 过程;加深理解实验教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直观,形象,说服力强;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利用,为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学习服务。
作业 1:把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 )
A. 散热面积大 B.降低着火点
C.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 D.方便运输
1. 参考答案:C
2. 时间要求:1 分钟
3. 评价设计
本题设计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燃烧时是否有足够的空
气?燃料是否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不会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 的属性,不会改变,学生一般不会选择 A、D,可能会选择 D,因为燃料是否方便运 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学生在这方面实际知识是欠缺的。
4. 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
本题设计考察学生对燃烧的剧烈程度的理解,对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影响的 因素,以及“人要实,火要虚”的化学原理的理解,加深对着火点性质的理解。
作业 2: 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
实验:
(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 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 , 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 。
(2) 如图 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
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
(3)如图 2 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 , 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 参考答案 :
(1) 燃烧要有可燃物 蘸水的棉花也燃烧起来
(2) 乒乓球碎片燃烧起来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 火焰熄灭 燃烧要有充足的氧气 。
2. 时间安排:3 分钟
3. 评价设计
本题主要考察燃烧的三个条件:要有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要达到 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学生填错,则是对燃烧三个必备条件理解不到位。 第 (3) 题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认识:只要破坏燃烧条件中任意一个或者 若干个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4. 作业设计和设计意图
本题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 一不可,而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缺一即可。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作业 1:用扇子轻轻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用扇子扇
炉火,炉火会燃烧得更旺,其原因是 ( )。
A.空气流动导致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的流动导致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
C.火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很多,空气流通不会导致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 的氧气增加
D.扇风会导致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1. 参考答案:B C
2. 时间要求:1 分钟。
3. 评价设计
第一空:错选 A, 因为常识性的问题都没有把握;错选 D, 因为对着火点是物质 固有的属性这一点不够了解。第二空:基本不会选错, 除非完全不会。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文字叙述,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物质的燃烧来进行灭火,却得出了完全 相反的探究结果,以此来测评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了解。
作业 2 :有下列六种物质:
① H2 ② O2 ③ C2 H5OH ④ CO2 ⑤ CO ⑥ CH4
(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 ;
(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 ;
(3) 大米、红薯等经发酵可得到的清洁燃料是 ;
(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 ;
(5)最清洁的燃料是 。
1. 参考答案:(1) ①⑤⑥ (2) ① (3) ③ (4) ⑤ (5) ①
2. 时间要求:2 分钟。
3. 评价设计
(1) 错写、漏写都不能给分,说明对这几种气体了解不够透彻;
(2) — (5) 每空都只有一个答案,一般不会出现错误,这属于比较基础的题。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几个小小的选择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初中阶段最常见的几种气体的基本认
知,了解它们的特性,也能起到归纳复习的作用。
作业 3 :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能源与环境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现在,到处都在提倡推广使用电动汽车,这么做的优点是 , 但 目 前 全 球 利 用 率 最 多的 仍 然 是 化 石 燃 料 。 我 们 常 说 的 三 大 化 石 燃 料 是 指 。
(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预防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即可)。
(3)相信大家都听过关于 PM2.5 ,它是指大气中的直径等于或小于 2.5 μm 的细 小颗粒物,它对人体的健康和环境影响都很大,生产、生活中产生相对较多的 PM2.5 的例子很多,请举出一例: 。
1. 参考答案:
(1) 可以节省石油资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
(2) 煤的燃烧所排放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减少使用原煤 (开
发新能源、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减少废气排放...... )
(3) 汽车尾气 (燃煤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 扬尘...... )
2. 时间要求:4 分钟。
3. 评价设计
(1) 这题答不出来纯属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不足,对能源情况不够了解;(2) 关于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它俩是对应的,只有了解它的形成原因,才能答出 预防措施;(3) 关于 PM2.5 的问题,部分同学不太清楚,也不关心这些社会问题, 所以根本答不出来。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文字叙述和提问,考察学生对能源领域的知识点了解,以及社会环境所面 临的巨大压力,增强他们对环境的危机感,激起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为美好 的未来社会发展而努力。
作业 4 :我们在火锅店吃火锅,会看到服务员会向酒精炉内添加酒精,它的主 要成分是乙醇,它是比较清洁的燃料。但当氧气不充足时,它就会燃烧不充分,生 成一种有毒气体,具体反应如下:
3C2 H5OH + 8O2 xCO2 + 2CO + 9H2O。
现在有 69g 酒精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试回答如下问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 _________;
(2)该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1. 参考答案:
(1) 4
(2) 解:设该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3C2 H5OH + 8O2
138
69g
4 CO2 + 2CO + 9H2O
56
x
138/56 =69g/x x=28g
答:该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28g。
2. 时间要求:6 分钟。
3. 评价设计
(1) 第一空填空答错,那是没能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原 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的原则;(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学生往往会出现化学 方程式书写有误、解题步骤不完整、相关量计算不准确等问题,这都足以说明学生 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需继续打磨。
4.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来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以及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运用。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对物质间的相互关 系进一步了解,继而推进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问题虽简单,却不失其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