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用一个世纪的时间来证明
用无数难忘的记忆来写就
我们选择了握手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忧怨与记恨在握手间溜走
隔阂与意见在握手间认同
多少次征战杀伐
本来可以选择握手
握手 微笑取代敌仇
握手 冰雪化作暖流
握手 新世纪的网络才能沟通
握手 人类和平不用再等候
——《中国外交风云》片尾曲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课程标准:
1、外交对象的多元化: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意义以及现状。
2、外交模式的多元化:了解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3、外交领域的多元化:通过中国多渠道的外交感受中国的大国责任意识。
外交对象的多元化 指的是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划分阵营,不搞亲疏不同。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模拟情境 第26届联合国大会记者招待会
1971年10月25日
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的你,如何回答以下记者的提问记者甲: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记者乙:从内外两方面来说,此次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哪些有利因素? 中国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材料一:
材料二: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万人,受伤30.4万人,2000多人失踪。十多年的越战,美国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 记者丙:美国战后控制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但此次未能成功阻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 尼克松材料一: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2.标志: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2)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意义: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1)促进联合国更好的解决国际争端
(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增大
(3)美国长期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一)中美关系正常化:1.原因:合作探究:结合视频资料并阅读书P113学思之窗的内容,思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2.进程: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一)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②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从美方看从中方看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二)中日关系正常化:1.直接原因: 美国同中国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过程: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随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三)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材料一:1972 年 ,英国和荷兰先后同中国签署了关于两国从代办级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至70年代末,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联邦等42个国家同中国建交。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 僵局终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曾经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
1979年1月28日-2月4日 邓小平访问美国
1985年7月22日-31日 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
2002年10月22日-25日 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
2011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2年2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
中日领导人互访情况
2008年胡锦涛对日本进行“暖春之旅”
2009年4月29日至4月30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对中国进行了“闪电式”访问。
高层领导人互访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二: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14.3%,达到3449亿美元,中国仍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 ——新华网经济交流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 材料三:奥巴马11月19日访问缅甸,美国离亚太似乎又进了一步,……确实,“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一旦进一步实施,将会对中美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同时如果美国坚持其在南海问题上明显有失公正的立场和态度,中美有可能由竞争走向对抗。 ——人民网竞争与对抗 材料四:2012年9月9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胡锦涛表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 深入探究:中美中日关系现状领土争议 既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勋爵(Lord Palmerston,1855-1865年任英国首相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外交模式的多元化 指的是既承袭传统的双边外交,也寻求建立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2.背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外交建树:(1)(2)(3)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1982年,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胡锦涛出席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保东大使在安理会关于索马里海盗问题辩论会上发言上海APEC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从小外交到大外交对象的多元化模式的多元化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新时期的外交建树)(70年代的外交突破)1、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课堂反馈D课堂反馈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⑤基辛格秘密访华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②④①③
C ③⑤④②① D ①④②③⑤B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C.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C
4、下列图片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
①派遣维和部队 ②参加六方会谈D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例》课堂反馈从小外交到大外交对象的多元化模式的多元化(新时期的外交建树)(70年代的外交突破)领域的多元化外交领域的多元化 指的是外交不再是政治家、外交家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多种领域的展开外交活动,如民间外交、经济外交、体育外交、科技文化外交等。乒乓外交合影
(民间外交)奥运外交中法文化年 材料一:中国重返联合国……去加固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的支柱。……四十年如一日……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只要是某一国家没有对世界和地区安全与和平构成威胁的话,联合国安理会就无权干涉其内政。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迄今在安理会仅动用过8次(包括一次威胁使用)否决权,而其中大多都与不干涉他国内政相关。与之相对应,美国和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否决权动用次数分别为80多次和120多次。
——《环球瞭望》2011年10月25日 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他国内政思维提升:现今中国在大外交中如何发挥大国作用?? 材料二: “和平使命--2012”联合反恐军事演习6月8日至14日在塔吉克斯坦举行。防务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军演彰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新华网 材料三:2010年,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中国没有置身事外,派出30多个采购团赴欧,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购买欧洲部分国家国债……以此支持欧洲国家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中国对欧洲和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自身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增长,这不仅会恢复信心,带动欧洲就业和经济增长,也将稳定世界经济。
——新华网维护地区安全,推动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共创和谐世界 “以和为贵”,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同样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外交:和平崛起,和谐世界。我们相信,秉承此外交理念的中国,将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促进世界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