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一、【学习目标】
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2·1·c·n·j·y
2、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
3、分析和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二、【情景导入】
阳安中学的一件小事谈起。
三、【自主学习】
1. 年 月 日,日本关东军炸 ( http: / / www.21cnjy.com )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 ,占领 ,是为 事变。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行 政策,东北三省沦陷。www.21-cn-jy.com
2. 年 月 日,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抗日。此为 ,又称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并派 到西安谈判。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基本结束,促进了 局面的出现。
四、【问题探究】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2、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3、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的态度怎样?
3、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4、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五、【基础过关部分】
1.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你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21·cn·jy·com
A.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无法安居乐业。 B.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人民四处逃亡。
C.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我国东北地区。 D.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人民流离失所。
4.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其主要领导人是( )
A.贺龙 B.陈毅 C.叶挺 D.杨靖宇
5 “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张作霖 ②张学良 ③杨靖宇 ④杨虎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
【能力提升训练】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3.1936年导致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的原因有( )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 ④内部为了夺取领导权产生了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 B.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6、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始先基”
7.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右图一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右图二是,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观察上图并请回答:
(1)蒋介石的手令是 事件发生的第五天写的。
(2)这次事变是由张学良、_________两位爱国将领发起,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_________主张。2-1-c-n-j-y
(3)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反思】
参考答案
三、【自主学习】
1.1931年9月18日,北大营,沈阳,九一八事变,不抵抗。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3、全民族利益,和平解决,周恩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问题探究】
1、日本先侵略中国东北,进而实现侵吞中国,称霸全世界的野心。
2、不抵抗政策,造成了东北三省全省沦陷。3、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
4、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中共的大力争取。
5、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作用是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1cnjy.com
五、【基础过关部分】
1、B 2、C 3、D 4、D 5、D 6、B
【能力提升训练】
1、B 2、D 3、A 4、B 5、A 6、A
7、(1)西安事变 (2)杨虎城 一致抗日 (3)C
(4)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共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出发,放弃了个人私怨,从而有力地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21教育网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PAGE
1
用心 爱心 专心(共19张PPT)
难忘九一八
人教版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狼子野心—根本原因
惟欲征服支那(近代日本称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给天皇的奏折
其他两个原因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也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可乘之机。 1929年至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经济基础原本薄弱,本土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摆脱困境。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
国共内战正酣,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蒋介石“围剿”
红军手令
二、祸起东夷之贼喊捉贼—柳条湖事件(借口)
三、退避三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
张学良密电
1.东北军脚上的镣铐指什么?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 蒋介石为什么这样做呢?
蒋介石正忙着围剿红军,他认为自己最大的
敌人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共产党。
3.这种阻挠的结果是什么?
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
河山沦于敌手,三千万东北同胞过
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四 怒涛汹涌
3、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起了什么作用?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他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
国主义做出重大贡献。
2、中共态度如何?
1、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的态度如何?
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蒋的不抵抗政策,
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兵谏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兵谏
1.西安事变爆发时间、发动者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中共的大力争取。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杀蒋、放蒋
蒋介石被捉,怎么处置蒋介石呢?在中共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甚至于当时的毛泽东主席,听到此消息后,也是一个字“杀”。那么,究竟杀还是不杀?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
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中共和人民奋勇抵抗
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歌曲《松花江上》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的态度是 ( )
A.发表抗日讲话 B.绝对抵抗 C.抗共抗日 D.绝对不抵抗
3.西安事变后,被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进行调停的是 ( )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4.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企图 B.力图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国共联合抗日 D.对蒋介石采取保护态度
5.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斗争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A
D
A
C
A
能力提升训练
材料1、阅读下列材料: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
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
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
态度。
──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此案”指什么事件?
(2) 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 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