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古代亚非文明【2024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学案(全国版)(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2 古代亚非文明【2024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学案(全国版)(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15 16:32:3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学案
(全国版)
专题22 古代亚非文明
(原卷版)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知识点一 古代埃及
1.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   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出现国家:约从   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奴隶制小国。
3.初步统一:   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   统治时期 ,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衰亡:公元前525年,   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没有延续下去。
6.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   是国王(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突出的天文学成就,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 古代两河流域
1.发源地:西亚的   与底格里斯河流经的两河流域。
2.出现国家:约从   年起产生。
3.初步统一:约   世纪。
4.强盛: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     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5.文明象征:
(1)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楔形文字。
知识点三 古代印度
1.发源地:最早出现于   流域。
2.早期文明遗址: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的哈拉帕和 等。
3.鼎盛:   王朝统治时期,首都华氏城。
4.文明象征
(1)种姓制度:
①内容:   (掌管祭祀)、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和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②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佛教:
①创立:公元前6世纪,   (被称为释迦牟尼)。
②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宣扬“忍耐顺从”。
③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核心素养——(1)史料实证:
古代埃及示意图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古代印度示意图
金字塔 古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印度贵族出行图
狮身人面像 释迦牟尼佛像
(2)时空观念:
在图中A.B.C三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有一项残酷压迫奴隶或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内容。想一想,分别是什么?这些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源的,为什么?
答案:
(3)唯物史观: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
答案:
1.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都是农业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都是奴隶制国家,都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
3.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种姓制度下,国王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第一等级。 ( )
错因分析:国王属于第二等级。
1.(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下列古文明中,与中华文明兴起的地理环境一样,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的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伊朗
2.(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4.(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大竞技场 D.帕特农神庙
5.(2023年陕西省A卷)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荷马史诗》 B.雅典民主政治
C.金字塔 D.罗马大竞技场
6.(2023年陕西省B卷)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罗马大竞技场 C.《荷马史诗》 D.雅典民主政治
7.(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8.(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9.(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0.(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1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2.(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从中可以了解( )
A.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1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古代亚洲、非洲、欧洲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
14.(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5.(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16.(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17.(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定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货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18.(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19.(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0.(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21.(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22.(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图),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23.(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24.(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2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26.(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下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漠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27.(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8.(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29.(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30.(2023年河南省)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3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
32.(2022年辽宁沈阳)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阴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陕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A.天文历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医学 D.文学艺术
33.(2022年湖北襄阳)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
A.金字塔 B.长城 C.佛教的创立 D.《汉漠拉比法典》
34.(2022年湖南常德)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适合于农业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35.(2022年湖北随州)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
36.(2022年湖北宜昌)大英博物馆有一具木乃伊棺(见下图),从棺木上的铭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应属于( )
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罗马文明 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37.(2022年四川眉山)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38.(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一项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
39.(2022年贵族黔东南)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 )
A.“金字塔” B.万神庙 C.帕特农神庙 D.摩亨佐·达罗遗址
40..(2022年黑龙江大庆)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B.C.D.
41.(2022年江苏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C.提倡自由与平等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42.(2022年山东泰安)“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B. 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43.(2022年江苏苏州)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44.(2022年山东东营)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
A.亚历山大 B.伯里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45.(2022年吉林)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46.(2022年浙江杭州)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中外文物鉴赏”项目学习,以下文物为古希腊时期的是( )
A. B.C. D.
47.(2022年湖南长沙)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
A.释迦摩尼 B.孔子 C.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
48.(2022年辽宁盘锦)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罗马大竞技场 D.八达岭长城
49.(2023年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燧取火示意图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50.(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谟拉比法典》是亚历山大帝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名师导航】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学案
(全国版)
专题22 古代亚非文明
(解析版)
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人类形成。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知识点一 古代埃及
1.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 尼罗河 流域。(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出现国家:约从 公元前3500 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奴隶制小国。
3.初步统一: 公元前3100年  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4.强盛:在新王国时代法老 图特摩斯三世 统治时期 ,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衰亡:公元前525年, 波斯帝国 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没有延续下去。
6.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 金字塔 是国王(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太阳历是突出的天文学成就, 象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 古代两河流域
1.发源地:西亚的 幼发拉底河 与底格里斯河流经的两河流域。
2.出现国家:约从 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
3.初步统一:约 公元前24 世纪。
4.强盛: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  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5.文明象征:
(1)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楔形文字。
知识点三 古代印度
1.发源地:最早出现于 印度河 流域。
2.早期文明遗址: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的哈拉帕和      摩亨佐·达罗 等。
3.鼎盛: 孔雀 王朝统治时期,首都华氏城。
4.文明象征
(1)种姓制度:
①内容: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和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②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佛教:
①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被称为释迦牟尼)。
②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众生平等 ”;宣扬“忍耐顺从”。
③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核心素养——(1)史料实证:
古代埃及示意图 古代两河流域示意图 古代印度示意图
金字塔 古埃及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印度贵族出行图
狮身人面像 释迦牟尼佛像
(2)时空观念:
在图中A.B.C三个国家或地区分别有一项残酷压迫奴隶或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内容。想一想,分别是什么?这些国家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源的,为什么?
答案: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大河流域。原因有: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唯物史观:
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
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
答案:
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一方面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同时也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1.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都是农业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都是奴隶制国家,都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
3.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种姓制度下,国王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属于第一等级。 ( )
错因分析:国王属于第二等级。
1.(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下列古文明中,与中华文明兴起的地理环境一样,产生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的是( )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伊朗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是农业文明,这一点和古中国相同,A项正确;古希腊、古罗马均是海洋文明,排除BC二项;古伊朗是高原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答案】B
【详解】实物史料是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项正确;文献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排除A项;口述史料是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有录音为依据的文字形式,排除C项;图像史料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项正确;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C项;司母戊鼎是中国的古代文明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大竞技场 D.帕特农神庙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底比斯”“地中海”“尼罗河”等和所学可知,图片所示的区域是非洲的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排除B项;罗马大竞技场在欧洲,位于罗马城市中心,象征着政治和文化的权力,排除C项;帕特农神庙古希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年陕西省A卷)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荷马史诗》 B.雅典民主政治
C.金字塔 D.罗马大竞技场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其中,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是金字塔,这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荷马史诗》、雅典民主政治均是古希腊文明成就,排除AB二项;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3年陕西省B卷)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罗马大竞技场 C.《荷马史诗》 D.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尼罗河属于非洲地区,金字塔属于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成就,A项正确;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属于欧洲文明,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属于欧洲文明,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属于欧洲文明,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可知,古埃及的法老利用神权强化了王权,他宣布自己的神之子,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权威,D项正确;推行种姓制度的是古印度,不是古埃及,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早于古希腊文明,因此古埃及不可能受到希腊哲学影响,排除B项;建立了幕府统治的是古代日本,与古埃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和结合所学知识,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埃及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D项正确;体现了法老的权威,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A项;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B项;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畔,A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A项正确;古埃及在约公元前1720—前1570 年遭到外族入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文明未能延续,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古埃及等级制度森严,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的文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所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从中可以了解( )
A.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正确;我国的古代文明成果灿烂,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早期国家时期的典型代表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创立了佛教,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古代亚洲、非洲、欧洲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
【答案】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A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B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A
【详解】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排除B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C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5.(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D.《天方夜谭》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古巴比伦王国”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A项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C项是古希腊的史诗,排除C项;D项是阿拉伯的神话故事,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排除C项;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7.(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定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货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涉及内容归类:租货;雇佣;购买、交换;借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B项正确;法律体系完善,在一部《汉谟拉比法典》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民主政治发达,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只是体现“《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排除C项;社会等级森严,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题干内容只是体现“《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8.(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可知,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君权神授,A项正确;专制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529年命人编著的法典,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B项;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1804年颁布的,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0.(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D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B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
21.(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2.(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图),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古两河流域,有古巴比伦王国,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A项文明是金字塔,C项文明是佛教,D项文明甲骨文,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3.(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下游,排除A项;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C项;中国文明产生于古代长江黄河中下游,排除D想。故选B项。
24.(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详解】据题干“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B项正确;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排除A项;天主教是基督教的分支,排除C项;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项。故选B项。
25.(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统一性;根据“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古代文明又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其他文明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文明成长的世界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6.(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下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漠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漠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梵文、佛教”“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甲骨文、青铜器”可知,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成就,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A项正确;不同地区的文明不能说明人类文明的开放性,排除B项;交融性题干未体现,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亚非文明,无法体现全球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7.(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创立”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均来自于佛教,B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排除A项;道教产生于东汉,排除C项;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故选B项。
28.(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9.(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图片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C项正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0.(2023年河南省)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答案】A
【详解】观察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拉丁语系国家的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可知,这些符合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文明的交往,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书写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阿拉伯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
31.(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
【答案】C
【详解】分析材料“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文明进行比较,因此,得不出文明具有统一性、融合性或继承性,排除ABD项。故选C项。
32.(2022年辽宁沈阳)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阴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陕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A.天文历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医学 D.文学艺术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太阳历,属于天文历法范畴,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3.(2022年湖北襄阳)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
A.金字塔 B.长城 C.佛教的创立 D.《汉漠拉比法典》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A项正确;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排除A项;佛教创建于古印度,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排除D项。故选A项。
34.(2022年湖南常德)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 )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B.适合于农业耕作
C.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D.有利于建金字塔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适合于农业耕作,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故B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是农业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民主政治起源较早,故C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5.(2022年湖北随州)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D.中国古代文明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A项正确;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36.(2022年湖北宜昌)大英博物馆有一具木乃伊棺(见下图),从棺木上的铭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应属于( )
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罗马文明 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再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表示对死者的敬意,A项正确;木乃伊不是古代两河流域、 罗马和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CD项。故选A项。
37.(2022年四川眉山)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家组织力量强大,这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就说明了这一点,C项正确;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建筑材料非常丰富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8.(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一项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著名建筑,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的骄傲,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排除B项;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排除C项;甲骨文是中国古老文字,排除D项。故选A项。
39.(2022年贵族黔东南)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 )
A.“金字塔” B.万神庙 C.帕特农神庙 D.摩亨佐·达罗遗址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故A正确;万神庙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故B错误;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遗迹,故C错误;摩亨佐·达罗遗址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巴基斯坦,故D错误。综上故选A。
40..(2022年黑龙江大庆)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B.C.D.
【答案】A
【详解】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象征,A是金字塔,A项正确;B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C是中国的长城;D是古代印度的佛像;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41.(2022年江苏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C.提倡自由与平等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A
【详解】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项;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C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42.(2022年山东泰安)“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 B. 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 全面反映了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 D.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答案】D
【详解】由材料“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排除A项,D项正确;平民和贵族不可能享有平等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与雅典社会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3.(2022年江苏苏州)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是成文法典 B. 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 使用相同文字 D. 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答案】A
【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前期的法典,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没有使用相同的文字,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十二块铜牌上,排除D项。故选A项。
44.(2022年山东东营)古罗马城的建设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帝国时代三个阶段。“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 )
A.亚历山大 B.伯里克利 C.凯撒 D.屋大维
【答案】D
【详解】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帝国时代”的开创者是屋大维,D项正确;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者,伯里克利是古希腊的政治家,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排除ABC。故选D项。
45.(2022年吉林)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A.教堂 B.陵墓 C.石雕 D.神庙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建筑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对,排除ABC项。故选D项。
46.(2022年浙江杭州)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中外文物鉴赏”项目学习,以下文物为古希腊时期的是( )
A. B.C. D.
【答案】A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A项正确;司母戊鼎、北宋定窑孩儿枕是中国古代的文物,排除BC项;《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排除D项。故选A项。
47.(2022年湖南长沙)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
A.释迦摩尼 B.孔子 C.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认识你自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言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提出“认识你自己”,所以材料中的“他”是苏格拉底,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
48.(2022年辽宁盘锦)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罗马大竞技场 D.八达岭长城
【答案】B
【详解】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上。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其代表是雅典帕特农神庙,B项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排除A项;罗马大竞技场是古代罗马的建筑艺术成就,排除C项;八达岭长城是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49.(2023年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燧取火示意图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答案】
(1)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2)筒车,古代灌溉工具,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材料二“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可得出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筒车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50.(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谟拉比法典》是亚历山大帝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答案】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本题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