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3课《丰收的节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3课《丰收的节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1-15 14: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丰收的节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丰收的节日》是管弦乐乐曲,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王酪本人改编为《海霞组曲》。电影《海霞》是根据著名作家黎汝清的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摄制的,讲述的是渔家孤女李海霞在党的抚育下,在与渔霸陈占鳌、潜伏敌特刘阿太等敌人的斗争中,逐渐成长成为:名成熟的革命女战士的故事。《海霞组曲》以清新的旋律,简练地勾勒出南海渔民的生活与思想,在欢快的场景中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和希望。
组曲分为五段:1、童年 2、解放 3、织网 4、丰收 5、胜利。
《童年》以带有诉说式音调的抒情性主题,表现了影片女主角海霞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也贯穿全曲的基本主题,由此展开了南海迷人的风景和生活画卷。《丰收的节日》则以两首不同情趣的舞曲加以组合,烘托渔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一首舞曲爽朗而豪放,另一首则明快而绮丽。
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欣赏完后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有什么样的感受生:丰收......
2、介绍管弦乐曲《丰收的节日》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管弦乐曲,它的名字就叫“丰收”。
二、节奏学习、了解背景
1、模仿拍击、激发兴趣
师:“在学习这首乐曲之前,我们先做个简单的节奏小游戏(出示节奏谱),老师将根据这条节奏来做律动,看看谁的模仿能力最强”播放音乐,师律动,生看谱观察。
师:你们可以吗?
生:可以A、 不放音乐,直接拍节奏。
师:我们一起试一试,(师生一起拍打节奏)恩,同学们打的不错,但是有一点小问题,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他是几几拍的呀?
生:
师: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请你说:(生举手回答)
生:强弱,
师:我们在拍的时候要打出他的怎么样呀?
师生:强弱规律(师生一起说)
师:我们一共有几小节?
生:四小节,
师:对四小节,其中后三小节的弱拍是休止符,所以我们拍的时候要注意这两点,一个是强弱规律、一个是休止符。再看一遍(师在打一遍节奏)可以吗?预备走。
(师生一起打节奏)太棒了,现在我们连着来一遍,老师没有说停你们不要停,非常的好,我们同学的节奏感真是太棒了,
师:你们喜欢音乐么?
生:喜欢。(一起说)
师:的确,音乐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音乐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接下来,老师准备了两段音乐,我们一起感受下它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绪呢?(聆听第一片段)
生:活泼。(谁还有补充)....欢快,热烈,
师:那么,他认为这段片段是非常喜悦,欢快,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片段二(聆听第二片段)
生:优美,抒情师:第二片段带给我们的情绪是优美如歌的,其实,刚才我们聆听的两个片段,都是来自我们的管弦乐《丰收的节日》里面的的主题旋律,管弦乐《丰收的节日》原是我们的电影《海霞》里的配乐,后来有作者整理改编成了我们的管弦乐《海霞》组曲,《海霞组曲》主要描述了南海渔民生活场景,《海霞组曲》一共由五首乐曲构成,《丰收的节日》就是其中的第四首,同学看一下,通过他的名字《丰收的节日》那你们就能体会到这是南海的人们在干什么呀?
生:南海人们在捕鱼,
师:在庆祝她们捕鱼获得了大丰收,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这首管弦乐曲《丰收的节日》,老师也将同学们分成四组,我们也来一个捕鱼大行动,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智慧,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获得捕鱼大丰收,好么?(丰收了男孩的人民欢声锣鼓,载歌载舞,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两段音乐哪一段音乐好像我们小姑娘在唱歌,哪一段音乐像我们小伙子在舞蹈,我感觉片段一是小伙子在跳舞片段二是小姑娘在唱歌,你们同意么,你的感受力太棒了,你为你们组赢得了一只小鱼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到庆丰收的队列中去吧,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看看老师是怎么样为他们喝彩的(边聆听师边敲鼓)
二、初听全曲、聆听 A段
1、听辨 A段出现的次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鼓点熟不熟悉。就是我们刚才的节奏游戏,那老师请你们默默地打节拍,看你们能不能合上音乐的节奏,(放音乐再次聆听)
师:准备好了么,但是我们没有鼓怎么办,没关系,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样乐器,现在小脚并拢,把我们的双脚当成小鼓,好不好,我们一起来拍一拍,休止符的时候我们排空的,跟着老师的鼓点来试一下,(师生一起拍节奏),
师:有个别同学节奏还没有合上节拍,我刚才看了下,这位同学节奏感非常强,老师请你来当小助手好么,那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请你带领着我们。
(生练习一遍打鼓),真棒,我们合上音乐试一下。(跟着音乐来一遍),
师:嗯,节奏感非常的强,但是强弱拍好像没有打出来,每一小节的第一拍是(强),那我们怎么打?弱拍?那我们重拍,轻拍的时候往里一点好不好,再来合一遍,小助手准备好。衬词加入,烘托气氛:
师:“为了更加突出丰收主题喜庆和欢腾的气氛,老师建议能否设计一个“声音”来给拍击加油助威呢?还是我们两个配合一下好么,(老师嘿嘿嘿)你们可以么(可以),那我们合一遍。
ХХ∣Х 0∣Х 0∣Х 0∣
嗨 嗨 嗨 嗨 嗨
(师先唱一唱,生合,注意声音要短而有力!。)共同来表演——庆《丰收的节日》!”师指结构图当指挥。
1、听辨 A段出现的次数师:很好,同学们的表现能力真是太棒了。老师都已经感受到了南海渔民欢快喜悦的心情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着四个乐句组成的这段欢腾而喜庆的主题旋律,在全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一样的吗?请大家一边安静的听一边用手指数数看,(适当提示或选择)师:你们听出来了吧?请你说,
生:这个主题旋律总共出现了三次,
师:总共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一样么?
生:(强弱不一样,第二次稍弱一些)你的小耳朵真是太灵了,请坐,
师:你为第 x组又赢得了一枚小鱼。他的表述非常的清楚,乐曲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同学们想一想,一共出现了三次,但是每一遍都不显得枯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音乐有了变化,那么现在就请我们从音乐的力度和演奏形式上来聆听一下,刚才我们的同学已经听到了力度,你听的非常仔细,(第二次怎么样,(稍弱一些),第一次和第三次强一些),那我们看她听得对不对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听一下他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呢,请安静聆听。
2、再次播放全曲,思考:力度是怎样的?(F、P、 F + P F)用刚才拍击的方法来检验。师:有同学补充么?那刚才这位女生说了他的力度是一遍和第三遍,第二变弱,你们同意么,非常的好,老师也非常赞同你们的观点、师:这个力度记号知道么,(出示 FPF图示)知道,F是强 P是弱 ,那么他的三遍分别是以强弱强的形式呈现的,
3、师: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师介绍管弦乐的分类,板书:演奏形式主要是合奏和木管乐器演奏两种方式。
师;演奏形式呢?(生不知道)
师:有好多同学是不事不知道演奏形式是什么?演奏形式就是他是很多乐器在一起的合奏,还是一种乐器的独奏,还是某一种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呢?
师:请你说
生:(我觉得他是很多乐器一起演奏)
师:哪一遍呢?这三遍都是一起演奏的么?
生:(不是,第一遍和第三遍是合奏)
师:那第二遍呢?有没有听出来的?
生:(是一种乐器为主的)
师:能听出来是什么乐器么
生:笛子师:(你耳朵可真灵)那么今天老师要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管弦乐的分类,那么我们管弦乐是由四种乐器组成的,有打击乐组、弦乐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这四组乐器组成了管弦乐队、
师:那一三段听出来是合奏····。那么,第一段的旋律用不同的力度和不同的演奏形式,给我们描述了南海渔民庆祝丰收的欢快喜悦的情绪,老师觉得我们班的音乐素养太棒了,那我要给你们加大难度,行么?
生:(行)
三、聆听 B段:
1、听第一次——请生来用一种线条来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师:“乐曲中还有另外一条旋律,出现在整首乐曲的中间部分,请你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一听、划一划,它的音调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用一种线条来画一画。注意听音乐哦!”
师:“三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波浪线来表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翻课件,看乐谱)
师: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用波浪线吗?生:这段比较的舒展,宽松....
师:乐曲中长音多还是短音多?
生:.....
师:(第一乐段:紧密;第二乐段:舒展)
A段:X X XX X; B段:X —
2、听第二次——师画图谱,生跟着画一画。
︵︵︵︵ ︵︵︵︵
︵︵︵︵ ︵︵︵︵
师:音乐中连贯流畅的长音出现多是这段旋律的特点,与第一段短促跳跃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安静的聆听一下她的演奏形式又是怎样的呢?
生:(应该是一种乐器)
师:哦,是以一种乐器为主,你听出来是哪一组乐器了么,刚才老师介绍了有打击乐器、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组。你能够能听出来是哪一组么,
生:(弦乐组的提琴)
师:他是以弦乐演奏为主,更显抒情,抒发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图片或者课件展示)所以我们感受到得是一段优美、抒情而绮丽的旋律。”
3、演一演:出示课件,介绍小提琴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演奏姿势,学生随音乐旋律模仿乐器动作。
师:那老师今天就以弦乐组的小提琴为例,我们来学一学,有没有同学学过小提琴,那么见过小提琴么,知道他的演奏姿势么,有没有同学模仿给我看一下,老师为同学准备了一组,我们看一看这是小提琴正确的演奏姿势,我们的小提琴是由我们的琴弦,琴身和腮托组合而成。他有什么作用呢?就是固定我们琴身的作用,那跟老师一起学一学小提琴的正确演奏姿势(师生一起模仿演奏姿势),
师:同学们举起我们的左手,用你们的下巴放在腮托上,起什么作用,(固定)那右手拉弦,一起感受一下,多么优雅的姿势。好,现在我们合上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同学们演奏的真棒,具有演奏家的气质,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学一学,弦乐组的旋律富有细腻,它赋予歌唱性,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你们知道南海的小姑娘们唱了几次,(聆听),听出来了么,
生:2次。
师:这两次是一样的么,有什么不同么,请你听了以后告诉老师。是一样的吧,很明显不一样,请你说说不同,力度或者其他方面)
生:第一次的时候比较弱,第二次就比较强一点。
师:可是他的这个强和我们主题一的强是一样的么,(不一样)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描述呢?(弱到中弱),还听出了了什么不一样
生:,第二次加入了串铃,师:你们听到了么,加入串铃之后情绪怎么样,(更优美了)情绪更,吧整个情绪推上了高潮,你们的音乐感受力太棒了,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这段旋律了吧
4、唱一唱:出示曲谱,引导学生用“lu”声优美地哼唱主题旋律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第二段主题旋律唱一唱,(首先跟老师做一个发声练习(5 1 ),)现在我们现在先用“lu”声把这首乐曲的主题旋律声唱一遍
生:(跟师琴演唱)(唱)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第二段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唱出优美舒展的情绪来,声音可以稍稍小一点,注意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的调整,要注意换气。
师:真是太棒了,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演唱它的旋律生:(跟师一起演唱)
四、复听全曲,表演
1.师:“现在我们来完整表演。我邀请小鼓手。。。。。。。“嘿嘿”加油声。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练习。
师:刚才我们加入的喝彩还有欢呼声你们还能记得吗,为了庆祝大丰收,今天老师提前给你们准备的红绸,拿起你们的红绸,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挥红绸)。可以么我们的小女生们,(可以)现在我们男女合作一下,我们的小男生们跟着我们的小鼓手,我们还是拍起我们的小鼓,同时要有欢呼声和喝彩声,我们的小女生们挥起我们的红绸,也要有欢呼声,我们的小女生站起来,跟着我做一遍,师:刚才我们同学表现的真是太棒了,老师忍不住给你们都送上一条小鱼,出示鼓点、红绸节奏谱,师教简单的律动,男女生合作:男生拍节奏,女生挥绸。(交换合作)
师:听到主题一我们用红绸舞起来,听到主题二我们用“lu”声唱出来(或学小提琴拉起来的姿势)
五、拓展: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老师送给你们一首音乐片段,听过之后告诉老师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呢?”聆听《好日子》片段师生对话:“这首歌的旋律我们比较熟悉,你知道它的歌名吗?”
生:“《好日子》”
师:“是啊,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这就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好日子。
师:那你们有什么发现么?
生:和今天学习《丰收的节日》的第一主题的旋律很相似师:“哈哈......这么有意思呢!其实,这 2段音乐都取材于同一个民间音调,2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它,经过创作加工后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带给了我们新的体验和感受。”
播放录像——管弦乐《丰收的节日》
师:“其实,今天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将 2首风格迥异的舞曲放到一个作品中创作,却给我们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劳动和丰收的画面。最后,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由中央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的管弦乐《丰收的节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管弦乐《丰收的节日》,乐曲中以两首不同情趣的舞曲加以组合,烘托渔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了解了管弦乐的表演效果,又感受到渔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渔民劳动的辛苦,我们要做个从小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教学反思
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重点在于教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从而在一次次的欣赏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但学生天生活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更丰富,不可能整堂课都安安静静地在座位上欣赏音乐,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在这堂课上运用先灌输学生要做一个文明的欣赏者的教学手段,再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又紧凑的衔接起来,使得这堂的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