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19 18: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要点回顾:1、近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八国联军侵华前,先进国人进行了哪些抗争?结果怎样?有何启示?(结合太平天国的启示)都失败,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都没有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革命需要先进阶级的领导。抗争:
结果:
启示:第13课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
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
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一、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一)条件
思考:阅读教材P62-63,归纳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已酝酿了哪些条件?
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的“新政”“宪政”改 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革命准备了条件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十六字纲领与三民主义(章炳麟,邹容)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
组织:
军事: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和湖北新军外调回答:上述革命家的思想反映了什么现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兴中会——
1894年,在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成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刊物:《民报》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阅读教材回答: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掌握“同盟会”的概念?1、有正规的统一领导
2、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3、有公认的革命领袖我们在分析解释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的时候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 武昌起义: 过程—(由武昌—武汉三镇)
结果:
①湖北军政府政府成立——“中华 民国”
②南方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
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③帝国主义改变侵略策略:放
弃清政府,改扶植袁世凯(二)辛亥革命过程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汉 满 蒙 回 藏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国体:主权在民,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民权: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保证真正民主
政体: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限制个
人专权
政府: 议会、责任内阁制—限制个人专权核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原则,代表了中国发展方向,在法制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公民取代臣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影响: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清政府 袁世凯帝国主义进攻汉口和汉阳政治讹诈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党人施压革命阵营任命支持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一)条件
1、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政治、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
2、革命阵营的分化: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北洋集团的首领;
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诡计多端 ,采取多种手段
思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条件有哪些?(二)篡夺经过:思考: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经过了哪几步?⑶、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 ⑴、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清朝灭亡。⑵、通电赞成共和,迫使孙中山辞职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
革命失败了,你怎么认为?为什么?成 功失 败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⑷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性质: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⑴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制度仍然存在)⑵推翻清王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为什么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A、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中国建立了北
洋军阀政权;清朝皇室继续保留,帝国主义势力还在。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①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没有驱逐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本课小结及作业布置辛亥革命条件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过程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高潮结果中华民国成立(时间、性质、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袁世凯篡夺果实的原因袁世凯篡权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功绩与教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