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19世纪以来呢?14-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人文主义文学(如莎士比亚)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 )启蒙文学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 :《老实人》)第22课 文学的繁荣19世纪以来的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3)苏联文学
(4)亚、非、拉文学19世纪一、浪漫主义文学(18C末~19C30S)
1、社会背景
第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乱,动乱不已。
第二,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①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3、主要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英国:拜伦《唐璜》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4、影响:扫荡了封建残余势力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
了封建势力。
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称帝,改共和国为帝国,
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1848年,巴黎再次爆发革命,法兰西第二
共和国再次成立。
1852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
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
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
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 果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1885年)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以一四八二年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拉·爱斯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贵的人性,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 它以离奇、紧张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绚烂多彩的场面和浓郁的抒情气氛而成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内容简介:《悲惨世界》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悲惨遭遇和苦难生活使苦役犯冉阿让仇视社会,冥顽不化。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使他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隐姓埋名,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受人敬重的市长。后身份被人揭穿,重新人狱。为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珂赛特,他从狱中逃脱。将珂赛特抚养长大成人后,为了珂赛特的幸福,他又再一次地牺牲了自己,冒险救出了珂赛特的爱人,并在他们完婚后悄然隐退,在孤独中死去。作品以敏锐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丑恶。更多地宣扬的是仁慈和宽恕、博爱和感化。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人性的光辉。维克多·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基督山恩仇记》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最受世人欢迎、流行最广的作品。 埃德蒙·丹特斯因遭人陷害而饱受十四年的牢狱之苦。逃出监狱之后,他发誓报仇,由此开始了一连串的复仇行动…… 全书跌宕起伏的情节、奇特新颖的想象、快意恩仇的激情、充满异域情调的生动描绘引人入胜。“自由的使者”——拜伦拜伦《唐璜》 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热情洋溢地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雪莱的《西风颂》节选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请思考:有人说这首诗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同意。这是雪莱的这首抒情诗。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诗句充满高亢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揭示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的主要代表是海涅。他的代表作是政治抒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该诗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对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二、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2、特点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对现存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3、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 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果戈里《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丹麦安徒生4、影响揭露资本主义本质挪威易卜生美国:马克.吐温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统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壑上。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苦果,被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像一只丧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里。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儿前来照料,没有一个亲友前来吊唁,没有一个亲属前来送葬。他的后事全靠两个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草操办。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会用钱,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彻底断了。《欧也妮·葛朗台》司汤达(Stendhal)生于1783年,卒于1842年,法国作家。《红与黑》出版于1831年,反映法国王政复辟时期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生活动态与矛盾。书中描述了出生于木匠家庭的于连,由于具有超强记忆力得以进入市长德·瑞纳先生家担任家庭教师,在那里他征服市长夫人。后来由于奸情有暴露的危险,于连被迫进了神学院。在皮拉尔神父的推荐下,他被德·拉莫尔候爵聘为私人秘书,在此他征服了候爵的女儿玛蒂尔德。而此时德·瑞纳夫人揭发了于连。于连被贵族阶层抛弃了,他愤怒地向德·瑞纳夫人开了两枪。他也由此走上了断头台。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惟利是图,政界的勾心斗角,神圣教会的黑暗堕落,贵族阶层的庸俗势利。《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精品,描写女主人公罗赛尔太太迷恋虚荣浮华,为图一时出风头,而丢失了借来的项链。一家人只好省吃俭用,东借西贷,好不容易凑足三万六千法郎买了一条相同的项链赔给人家。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一篇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世界短篇小说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作者通过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的一次不幸的遭遇,生动地揭露了一伙资产阶级人物的自私自利和幸灾乐祸的心理,剖析了这些道貌岸然的绅士淑女们的丑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查尔斯·狄更斯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
19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
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始祖”。 代表作: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小说:《上尉的女儿》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简介 厌倦了上流社会生活的奥涅金来到外省的乡下,和热情单纯的年轻诗人连斯基成了好友,并在他介绍下与拉林娜老太太一家结识。拉林娜的次女、活泼的奥丽加和连斯基相爱,而她的长女、文静的塔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但奥涅金对家庭生活已经抱有成见,不愿受家庭的束缚,因而拒绝了塔吉雅娜。由于连斯基拉他参加了喧闹的社交活动,而他的出现又使塔吉雅娜受窘,奥涅金就故意和奥丽加接近,来使连斯基气恼。年轻诗人一怒之下提出决斗。奥涅金出于上流社会畸形的荣誉感接受了挑战,并弄假成真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以后,奥涅金受到良心的谴责,浪迹天涯。等他在社交活动中再次见到塔吉雅娜,她已经出于无奈嫁给一位将军了。这时奥涅金突然萌动旧情,但遭拒绝。最后,故事在奥涅金尴尬的场面中结束。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被作者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写了出来,赋予了它以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果戈里《死魂灵》 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先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打通了上至省长下至建筑技师的大小官员的关系,而后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查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安娜 · 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上流社会迷人而有反叛精神的有夫之妇安娜与年青英俊的青年贵族沃伦斯基深陷于爱情之中,最终爱情破产,安娜卧轨自杀。本书同时展开的另一条故事主线讲述了居住在乡村的青年贵族列文的爱情生活和人生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潮倾向和人生观。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一生中创作了25部戏剧,被誉为与莎士比亚齐名 。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 代表作:《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反映
社会
现实19世纪世界文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学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19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三、20世纪的西方文学1、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政治幻想曲。宫廷斗争,总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恐惧而又好奇。平头百姓也许永远无法体验到个中的滋味,那么《苹果车》可以把好奇之人领入宫廷深处。在国王和首相的争斗中,让人身临其境过把瘾,去体会那表面是温文尔雅,实际上你死我活的勾心斗角。那些各有实权的大人物,大大咧咧的,不一定心计不狠;看上去足智多谋的,不一定稳操胜券……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个人反抗社会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形象。 克利斯朵夫的性格特征主要通过他的三个生活阶段显示出来。他早年生活在德国,童年和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出众的音乐天赋,但卑微的出身使他从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平,开始形成反抗意识。年轻的音乐家鄙视封建贵族,痛恨资产阶级暴发户,不愿让他们将把艺术当作享受的玩物,但因此他也遭到社会的排斥和打击。后又因仗义救人,造成命案,不得不流亡法国。到了巴黎以后,他目睹巴黎文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堕落,十分失望。为了维护艺术的纯洁和人格尊严,他毅然对法国艺术界进行了激烈抨击。可是,他的反抗始终是孤独的,唯一理解和支持他的只有好友奥里维。克利斯朵夫的社会地位使他同情下层人民,但他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和对艺术作用的错误估计,又使他无法很好地与人民结合在一起,并从中找到精神力量。好友奥里维在“五一”示威斗争中受伤死去,对克利斯朵夫是沉重打击,从此他逃避斗争。晚年的克利斯朵夫反省自己的一生,不再过问世事。他陶醉在爱情之中,向现实妥协,与过去的敌人讲和,同时致力于宗教音乐创作,在追求内心和谐中死去。 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作品通过穷教士的儿子克莱德·格里菲思的奋斗经历,揭露了“美国生活方式”的残忍性和虚幻性,对美国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有利的控诉“美国梦有时也像毒药,叫人精神错乱的,甜甜的毒药”。克莱德·格里菲思的道德堕落过程就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侵袭的过程,也就是“美国生活方式”毒害青少年一代的过程,这才是美国社会的真正悲剧。在艺术上,作者坚持现实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物与其社会生活环境的制约关系,描绘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在艺术描写中运用性本能的抑制与升华、潜意识与梦幻等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 2、现代主义文学原因: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垄断形成;
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特点①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其中的孤独、焦虑、痛苦的情绪。
②强调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③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理由,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没有或是徒具人形的人物,而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或以声音替代,晦涩难懂。 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人格自由发展之间的冲突。影响:代表作: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并负重伤,还曾短暂赴华报道日本侵华战争。他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作者那“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的生存信念,给人以一种深刻而带有悲怆意味的人生启示。 海明威《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荒诞派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于1953年在巴黎初演时就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仅在巴黎就连演了三百多场。该
剧的支持者与反对者曾因对此剧毁誉褒贬争持不
下,在休息厅里大打出手。1957年,旧金山实验
剧团为圣昆廷监狱的1400名罪犯演出时,仅几分
钟,就吸引住了这些世界上最粗鲁的观众,并且
在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惊。据说,从此以后,剧中
的台词、角色,都成了圣昆廷特有的语言。两个
熟人见面打招呼,一个问:你在干什么?另一个
则回答:我在等待戈多。 1969年,主要因为此
剧,贝克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待戈多》剧照戈多到底是什么呢? “我要是知道,早在戏
里说出来了。” 贝克特借《等待戈多》的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3、苏联文学二十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代表作:高尔基《母亲》等作品奠定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反映苏联社会历史性变革特点:反映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反映强烈社会责任感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母亲》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在列宁和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这一主题主要是通过小说中的两个代表人物——巴威尔和母亲尼洛芙娜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醒来表现的。其次农民雷宾的形象和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这一主题。《母亲》是高尔基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写作的新文学的典范作品。它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把对未来的浪漫主义的向往与深刻的生活真实性结合起来;同时,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从而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苦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奋斗毕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历程。年少的保尔曾做过店员,任人欺侮;偷过德国人的手枪,因救朱赫来而坐牢;辗转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多次挣扎在死亡线上;革命胜利之后又将全部身心投入了国民建设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保尔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所具有的坚毅、勇敢、... 4、亚非拉的文学原因: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特点:表现爱国主义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的民族文学。代表作:印度泰戈尔长篇小说《戈拉》
中国鲁迅《呐喊集》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尼日利亚索卡因《解释者》 影响:体现反对殖民压迫和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创办国际大学。一生创作丰富。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的叙事仓构不同一般,马尔克斯采用了连环、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现小镇马孔多的历史。这种环环相套的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想象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思考:从二十世纪不同社会性质、不同民族风格具有不同的文学成就,你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亚非拉文学20世纪的世界文学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B课堂反馈2、“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这里说的作品是
A.《西风颂》 B.《唐璜》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3、直至19 世纪初,德国人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拥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思想的天空”中的主要成就是 ①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②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④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CB4、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C5、下列文学作品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