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行星地球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据此完成1~2题。
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楼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2.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嘉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云南省昼短夜长
库鲁航天发射中心也称圭亚那航天中心,是法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大西洋沿岸。据此完成3~4题。
3.与法国之前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的哈马基尔发射中心相比,库鲁发射中心最大的优势为(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经济较发达,腹地依托更强
C.初速度大,节省动力 D.风力较弱,处于飓风区之外
4.卫星及载人飞船多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航天器20分钟后进入轨道,多选择地球受到太阳照射的一面,这时太阳电池翼受到阳光的照射,可立即发电供航天器使用。如圣诞节前夕库鲁计划发射一枚同步通信卫星,最佳时间为( )
A.北京时间(东八区)18:00 B.世界时间(0时区)7:00
C.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15:00 D.美国太平洋时间(西八区)20:00
我国某中学地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软件模拟和设计实验观测学习太阳视运动的变化规律,下左图示意某学生使用软件模拟的某晴日一直立长杆(高度139厘米)在不同纬度正午影长的变化,下右图示意该学生实测的该日此直立长杆日影长度和朝向的日变化(7:00以前与18:00以后影子过长难以观测,未记录)。据此完成5~7题。
5.该日该地( )
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6.该日北极点( )
A.昼长小于夏至日昼长 B.日影长度由长变短再变长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为18° D.自转角速度为15°/小时
7.该中学可能位于我国( )
A.哈尔滨市 B.北京市 C.西安市 D.台北市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 )
A.依据纬度间距等量变化 B.由赤道向极地递减
C.低纬度地区辐射弱 D.极地辐射量接近太阳常数
9.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太阳活动 C.距日远近 D.大气厚度
10.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可能( )
A.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 B.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
C.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D.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由东流向西
C.由东北流向西南 D.由南流向北
1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1650米 B.1770米 C.1980米 D.2200米
13.甲、乙、丙、丁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11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隔25个小时再次观测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由楼影方向可知该地区在北半球),楼影长度增加,所以应该照射在三层以上(一天的变化不会特别大)。由于现在时间为正午,25小时后观察为第二天的下午1点,太阳向西,则影子在东部。根据选项排查,四层东部符合标准,B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资料可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11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冷饮畅销期通常在夏季,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处于冷饮滞销期,A错误;北半球冬季,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此时嘉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C错误;云南省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的过程中云南省白昼时间逐渐减小,并且昼短夜长,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与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的哈马基尔发射中心相比,库鲁发射中心最大的优势是接近赤道,纬度较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时初速度大,可节省核燃料,C正确;哈马基尔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不受飓风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腹地对卫星发射中心影响不大,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圣诞节前夕为北半球冬季,库鲁因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白天应始于6点之后,白天结束于18:00之前。北京时间(东八区)18:00,库鲁(约52°W、西三区)当地时间约为7:00,刚日出不久,是最佳发射时间,A正确;世界时间7:00时,库鲁当地时间约为4:00,尚未日出;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15:00时,库鲁当地时间约为17:00,即将日落;美国太平洋时间(西八区)20:00时,库鲁当地时间约为1:00,适逢子夜,B、C、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根据左图图示信息可知,18°N正午影长为0cm,说明,此日太阳直射18°N。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上题分析可知,该日太阳直射18°N,该日及夏至日北极点均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日,北极点整日的太阳高度保持18°不变,日影长度不变,B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该日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90°-18°)=18°,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极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当日,该地日影最短且指向正北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4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天中正午时(地方时12时),日影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12时,120°E经线为12:48,故当地的经度为108°E,故该中学可能位于西安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由赤道向极地递减;由图中信息可知,0°—20°N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但变化小,20°—70°N变化大,故各纬度间并不是间距等量变化,太阳常数是指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于极地具有极夜现象,故极地辐射量应小于太阳辐射常数,B正确。故选B。
9.答案:A
解析: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没有经过大气层,与大气厚度无关;太阳活动和距日远近,对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从图中信息可知,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差异,A正确。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不是由太阳辐射直接形成的;太阳活动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太阳辐射本身不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受太阳辐射影响,C正确。故选C。
11.答案:C
解析:由图中等高线分析,河流发育在河谷地区,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区,又根据山峰位置分析,河流干流向东北海拔增高,所以干流的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C正确。故选C。
12.答案:B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200米,从700米等高线依次推算,山峰海拔在1700米—1900米之间,B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干旱,水分条件较差,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位于河谷地区,临近河流,并且位于山地北坡,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植被覆盖率最高,D正确;甲、丙位于山地南坡,向阳坡蒸发强,水分条件差,乙地位于山顶,海拔较高,水分易下渗流失,水分条件较差,甲、乙、丙三地植被覆盖较丁的差,A、B、C错误。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