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6-19 22:0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的美国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日本法兰克福东京战后德国汽车工厂战后日本经济腾飞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 。
理解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运用 :概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 。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比较、概括、阐释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难点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5、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变化一)1、原因:
2、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
3、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结果:黄金时期(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
6、影响:
(一)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私
人垄断发展的结果
2、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战争的特殊作用促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
产业需要国家斥巨
资并有效管理积极:避免自由放任的生产盲目性;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
弊端: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
使其活力降低。(二)70年代以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变化一)(一)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背景原因: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经济增长停滞后下降。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2、结果: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形成一种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战后发展 “黄金时期”:50—70年代“黄金时代” 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探究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能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资本
   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提示:不能。局部调整——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提示:现象:滞胀      
   措施:减少干预
   结果:混合经济探究2:此图表说明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何种经济现象?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何种措施?
产生了何种结果?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探究3:从材料可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
   程度较高?
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提示:行业:航天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法国国营核电站2、目的:
3、实质:
4、发展历程: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1)逐渐兴起:二战后
(2)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3)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
(4)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变化二)1、原因:战后欧洲国家的动荡
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5、影响1、积极作用
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
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扩大消费,缓和供求矛盾。
2、消极影响
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
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
然而,光靠给穷人撒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享受高福利政策待遇的穷人是对美国政府抱怨最多、对现
实最不满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低,生活只
能说是过得去,孩子也难以享受高等教育。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英国养老院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利: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矛盾
 弊:财政困难、培养懒惰、
   贫富差距仍然存在、穷人的心理仍不平衡探究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法国大罢工抗议退休金改革方案 材料一: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
材料二: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社会福利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富悬殊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
  确立了以国家社会保险、家庭福利、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四大块福利保障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等。
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福利国家培养懒汉2004年德国莱比锡反对削减福利三、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变化三)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兴起原因: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4、实质: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表现: 三大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最快部门
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就业人数比重迅速上升 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5、影响: 1、以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善传统
的工业和农业,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
2、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
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3、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变化四)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和激光技术等工业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保持了长达十年的增长1、含义:2、根本原因:3、内容:4、影响:1、含义:2、根本原因:3、内容: 探究5: 从1991年3月到2000年2月,美国经济出现持续107月的良好运转态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材料反映出当时美国的何种信息? 美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经济的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知识拓展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新变化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
本课小结:“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
“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
个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的目的(1)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2)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梯子”是指社会给人们提供的自由竞争的发展机会,“安全网”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返回及时训练:
1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2、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BB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4、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BB5、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己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A6、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B7、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B8、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
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
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19601950197019801990年份生产总值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