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渔家傲·秋思》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08:43: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2张PPT)
12《渔家傲·秋思》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下册
范仲淹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 迹,以及文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也是关于边关的。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边关的风光吧。
情境导入
1
2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的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目标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少时家贫好学,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范仲淹积极推行“庆历新政”,为人廉洁公正,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做人准则。
作者简介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背景资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朗读课文
译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疏通文意
译文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
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不能早做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士兵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
出征的士兵久戍边塞,因思乡而泪湿双目。
疏通文意
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用典:化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写出塞外天气极寒冷,与词人家乡吴地截然不同,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边地的荒凉,表现戍边将士无法回家的凄苦。
炼字:“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为下文写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作铺垫。
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当时的西北边疆。
诗词鉴赏
细读品味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一句中的“异”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一是天气异:天气极冷。二是声音异:充满了边塞的各种声音。三是景色异:烟雾弥漫,孤城的城门紧闭。
作用:渲染边塞孤寂荒凉的环境氛围,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合作探究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落日的余晖下紧闭城门,青烟升腾,显得愈加奇异悲凉。作用: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了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悠悠霜满地”表明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最后一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还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用典: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表达了词人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亲念乡的复杂感情。
出征的士兵。
诗词鉴赏
2.“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话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后汉书 和帝纪》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北匈奴单于,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作用: 抒发爱国之情,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的远大抱负,并以此激励戍边将士。
课文细读品味
3.“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将士们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不能入睡、哀伤流泪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之情。
细读品味
如何理解《渔家傲·秋思》一词的风格?
这首词在范仲淹仅存的五首词中,乃至在当时的词坛上,都别具一格。①写军旅生活在题材上是一种突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别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写花前月下、儿女情思的婉约词。②境界阔大,气魄宏伟,气概豪迈,自然天成,精致优美而又不失古朴浑厚,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是这首词的主要风格。③词学大家夏承焘(tāo)认为其“下开苏轼、辛弃疾豪放派的词风”。
合作探究
《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
上阕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阕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这首词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主题概括
渔家傲·秋思
雁去 边声 千嶂
景异
长烟 落日 孤城
思乡忧国
建功立业
情真
浊酒 归无计
羌管 人不寐
白发 征夫泪
板书设计
1.语言凝练,特征鲜明。
写作特色
首句指出“塞下”这一地域“异”的特点,为下阕抒发思乡忧国之情埋下伏笔。通过“边声”“千嶂” “孤城”等具有明显特征的事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
2.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归纳总结
上阕着重写景,极力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奇异独特,渲染了边地的萧条肃杀、荒凉寂寥。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表现出词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
写作特色
1、《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渲染了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课堂巩固
品读《渔家傲·秋思》,结合范仲淹的经历,请你谈一谈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布置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