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名师导航】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学案(广东专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4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名师导航】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学案(广东专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5 19:39: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4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目录 每小节涉及考点 广东考次 考查频率
7.1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5年3考 ☆☆
考点2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5年1考 ☆
考点3 鸟的生殖和发育 5年3考 ☆☆
【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鸟类、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以识图题考核鸟卵的结构及鸟类的繁殖行为。以识图理解题、综合题的形式考核几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比较。
考点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3.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如家蚕、蝶、蛾、蚊、蝇、蜜蜂等。特点: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4.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和完全变态相比没有蛹期,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特点: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差异,但不明显。
5.一般情况下,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在幼虫期对植物危害最大;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成虫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考点二: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
2.发育方式:变态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能在水陆两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吗?
错,判断两栖动物的标准主要是受精方式、呼吸方式等。比如龟,它虽然可以水陆生活,但它是体内受精,用肺呼吸,所以,它是爬行动物而不是两栖动物。
4.青蛙的抱对行为可以提高精、卵细胞结合的几率。
考点三: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和胚盘。
①胚盘:胚胎发育的部位,受精的胚盘将发育为雏鸟;
②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
③卵黄膜:保护卵细胞。
(2)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也能保护卵细胞。
(3)系带:固定卵黄。
(4)气室:提供氧气。
(5)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有气孔。
2.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复杂的繁殖行为。
3.一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的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组成,其他结构为卵细胞的附属结构;
4.鸟卵比蛙卵的“高等之处”是它外面有坚硬的外壳和卵壳膜,内有大量的卵白和卵黄,这样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可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例题1】(2023·无锡)下列关于菜粉蝶和蝗虫的生殖发育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整个发育过程都在母体外完成
C.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答案】C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A、家蚕和蝗虫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为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B、家蚕和蝗虫在陆地上产卵,然后发育成新个体,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符合题意;
D、家蚕和蝗虫的成虫有翅会飞,不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变式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如图示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蚕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C.蚕丝产生于②时期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③时期
【答案】B
【解析】A、家蚕生殖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因此是有性生殖方式,正确;
B、家蚕的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家蚕的发育为完全变态而不是不完全变态,不正确。
C、蚕丝产生于②幼虫时期,正确;
D、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③时期,正确;
【变式2】下图是两种动物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
B.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
C.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D.甲图中生物在[A]成虫期危害较大,乙图中生物在[c]幼虫期危害较大
【答案】A
【解析】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D]若虫→[A]成虫三个阶段,A错误;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B正确;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C正确;甲图中生物在[A]成虫期危害较大,乙图中生物在[c]幼虫期危害较大,D正确。
【例题2】(2023·菏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B.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A、青蛙具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能够辅助呼吸,A正确;
B、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B错误;
C、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体内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解题思路】(1)依据动物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
(2)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变式1】下列对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要经过受精卵、幼体、蛹、成体等四个阶段
B.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
C.幼体和成体在生理机能上有很大区别
D.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改变集中在短期内完成
【答案】A
【解析】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上差异很大,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像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可见A错误。
【变式2】在学习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后,有同学总结了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在生殖上的共同特点。下列哪项不是他归纳出的内容( )
A.雌雄个体有抱对的现象
B.雄性个体通过鸣叫吸引雌性
C.体外受精
D.卵生,由雌性个体产下受精卵
【答案】D
【解析】两栖动物的雌雄个体有抱对的现象,抱对能提高受精率,A不符合题意;雄性个体通过鸣叫吸引雌性,这属于求偶,B不符合题意;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C不符合题意;两栖动物的生殖是雌性将卵细胞排在水中,雄性将精子产在卵块上,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D符合题意。
【例题3】(2023·陕西) 2023年5月22日,据陕西新闻报道,我省朱鹮数量已超7000只。关于朱鹮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黄是发育成朱鹮雏鸟的重要结构
B.胚盘可以保证朱鹮卵进行气体交换
C.朱鹮的生殖发育特征是胎生、哺乳
D.朱鹮具有求偶、交配和产卵等行为
【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
【解析】A、卵黄提供营养物质,胚盘是发育成朱鹮雏鸟的重要结构,不符合题意;
B、卵壳上有气孔,可以保证朱鹮卵进行气体交换,不符合题意;
C、朱鹮的生殖发育特征是卵生、育雏,不符合题意;
D、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但有的亲鸟不筑巢,有的亲鸟不孵卵,也有的亲鸟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但鸟必须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符合题意。
【解题思路】鸟卵的结构:
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变式1】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⑦不能提供营养物质
B.①②起保护作用
C.③中不含细胞核
D.⑤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氧气
【答案】B
【解析】⑦是卵白,具有保护作用和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故A不正确;①是卵壳膜,②是卵壳,都起保护作用,但不封闭,可透气,故B正确;③是胚盘内含有细胞核,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C不正确;⑤是系带,作用是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故D不正确。
【变式2】养鸡场中,母鸡和公鸡一般是分开饲养的,在这种情形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母鸡下的蛋都不能孵出小鸡
B.所有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
C.只有小部分母鸡下的蛋能孵出小鸡
D.分开饲养的母鸡不能下蛋
【答案】A
【解析】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养鸡场的母鸡和公鸡是分开饲养的,因此,母鸡下的蛋就不是受精的蛋,都不能孵出小鸡,A正确。
1.(2023·东莞模拟)如图为跳蚤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跳蚤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跳蚤发育过程需要蜕皮
C.跳蚤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D.跳蚤的幼虫与家蚕相同
【答案】A
【解析】A、跳蚤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两者不同,符合题意;
B、 跳蚤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其发育过程需要蜕皮,不符合题意;
C、据图可知跳蚤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D、跳蚤是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也是完全变态发育,两者相同,不符合题意。
2.(2022·东莞模拟)2020年春天,东非及西亚爆发了罕见蝗灾,庄稼严重减产。下列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体表有外骨骼 D.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答案】C
【解析】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组织,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C符合题意。
D.蝗虫的群体内无分工,不能形成组织,不具有社会行为,D不符合题意。
3.(2022·东莞模拟)北京冬奥会奖牌的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工艺,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  )
A.幼虫 B.若虫 C.蛹期 D.成虫
【答案】C
【解析】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分析可知,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蛹期。
4.(2022·新会模拟)下图是危害岭南佳果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椿象(臭屁虫)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B.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C.该过程与家蚕的发育相似
D.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答案】D
【解析】A.图中显示椿象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该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而不是“完全变态发育”,A不符合题意。
B.椿象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不是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四个阶段,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臭屁虫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显示椿象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若虫与成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D符合题意。
5.(2021·肇庆模拟)蚊子会传播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多种血液类传染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灭蚊工作。下列有关蚊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蚊子的幼虫是孑孓在水中生活
B.蚊子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蚊子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答案】B
【解析】ABC.蚊子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孑孓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经过变态发育后,离开水中,在空中飞行生活,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D.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进行体内受精,卵生,D不符合题意。
6.(2021·肇庆模拟)下图是鸡卵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卵黄和卵白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
B.鸡卵产出后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孵化出小鸡
C.卵带连着卵黄和卵壳膜,作用是固定卵黄
D.雏鸡孵出后就能跟母鸡觅食,属于早成鸟
【答案】B
【解析】A.鸡卵的卵黄和卵黄外面的卵白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不符合题意。
B.理论上讲,只要温度适宜,所有的受精的鸡蛋都可以孵化出小鸡,符合题意。
C.卵带连着卵黄和卵壳膜,作用是固定卵黄,不符合题意。
D.鸟根据出生时发育的情况可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早成雏从鸟蛋里孵出来时身体外表已长有密绒羽,眼已张开,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不符合题意。
7.(2021·韶关模拟)如图是国家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它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作为一个物种,朱鹮灭绝后还可挽回
B.穿山甲与朱鹮相似,体温不恒定
C.朱鹮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胎生
D.朱鹮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A.作为一个物种,朱鹮灭绝后不可挽回, A 不符合题意。
B.穿山甲属于哺乳动物,朱鹮属于鸟类,它们都能保持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朱鹮属于鸟类,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C不符合题意。
D.朱鹮作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
8.(2019·龙岗月考)“不打春日三月鸟”的原因是鸟儿正处于(  )
A.育雏期 B.产卵期 C.交配期 D.孵化期
【答案】A
【解析】鸟类的繁殖一般会经历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哺雏等行为,题干中的诗句“不大春日三月鸟”是指在春天三月正值鸟类的养育后代的季节,即育雏阶段,这个时期应该保护鸟类,可见A符合题意。
9.(2018·湛江模拟)将新鲜的鸡蛋轻轻敲碎,倒在培养皿中观察。对卵黄上小白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白点位于卵黄表面
B.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未受精卵的胚盘较小
【答案】B
【解析】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卵的胚盘较小,受精卵的胚盘较大,B符合题意。
10.(2018·河源模拟)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里生活,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但它的下列哪些生命活动必须在水中进行(  )
A.捕食和爬行 B.产卵和鸣叫
C.跳跃和冬眠 D.生殖和发育
【答案】D
【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鳃呼吸,幼体经过变态发育,发育成成体,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可见D符合题意。
一、基础巩固
1.(2023·德庆模拟)家蚕吐丝是在其发育的哪个时期(  )
A.蛹 B.成虫期
C.受精卵 D.幼虫期
【答案】D
【解析】春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春蚕吐丝”表明它进入家蚕的“幼虫”时期。
2.(2022·湘桥模拟)下列关于鸡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盘可孵化成雏鸡
B.卵白和卵壳膜主要起保护作用
C.卵黄可孵化成雏鸡
D.卵壳可以发生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AC、胚盘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为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鸡卵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鸡。所以,鸡卵中能发育为雏鸡的结构是已受精的胚盘,AC错误;
B、卵白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卵壳膜是位于卵壳内的薄膜,卵壳膜包括两层膜,贴近卵壳的是外层卵壳膜,贴近卵黄的是内层卵壳膜,外层和内层卵壳膜均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
D、在卵壳上面有气孔,是气体进处的通道,D错误。
3.(2021·韶关模拟)下列关于家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外骨骼与身体一起生长
C.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
D.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解析】A.家蚕属于昆虫,是节肢动物,A 不符合题意。
B.家蚕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长大,因此家蚕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不符合题意。
C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4.(2021·揭西模拟)关于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
A.春季雌雄蛙抱对,完成水中受精
B.蝌蚪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C.当蛙长出后肢后,扁而长的尾消失
D.成蛙生物在陆上,用鳃呼吸
【答案】A
【解析】A.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A符合题意。B.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
C.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C不符合题意。
D.蛙的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D不符合题意。
5.(2018·湛江模拟)如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是蝌蚪,生活在水中 B.④是成蛙,用鳃呼吸
C.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答案】B
【解析】A、②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不符合题意;
B、成体青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B符合题意;
C、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属于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不符合题意。
二、能力提高
6.(2023八下·东坑模拟)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体内受精②卵生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⑥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C
【解析】两栖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体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自然孵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成成体,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外壳,可以防止卵内水分蒸发,卵内有丰富的营养和水分供胚盘发育,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因此,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①体内受精、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
7.(2023·梅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都是变态发育
B.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答案】B
【解析】A、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做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可见昆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B、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符合题意;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不符合题意;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8.(2022·广东模拟)下列关于鳄鱼、家鸽、蝗虫和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鳄鱼用鳃呼吸,皮肤能辅助呼吸
B.家鸽飞行时主要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C.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D.青蛙的受精在水中进行,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A.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不符合题意。
B.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不符合题意。
C.蝗虫属于昆虫,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有蜕皮现象。头部为感觉中心,胸部为运动中心。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符合题意。
D.青蛙:①幼体称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②成体的眼睛后有鼓膜,可感知声波;头部有鼻孔,是气体的通道;前肢短小,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这样的特点使它能够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但肺不发达,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属于变态发育,不符合题意。
9.(2021·中山模拟)如图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①②③④
B.家蚕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与蝗虫相比,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D.要想保证蚕茧高产,应在③阶段满足食物的供应
【答案】A
【解析】A.家蚕的一生要依次经过①受精卵、③幼虫、②蛹、④成虫四个时期,A符合题意。
B.家蚕的发育过程,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多了蛹期,C不符合题意。
D.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开始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因此,要想保证蚕茧高产,应在③幼虫阶段满足食物的供应,D不符合题意。
10.(2021·恩平模拟)综合应用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结合图示有关生物生殖与发育的相关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图中结构③的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2)如图2甲、乙表示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其中与家蚕发育方式相同的是图   ,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同的发育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否存在[   ]   期。
(3)图2丙中M表示蝗虫、家蚕和青蛙的生殖方式,则M代表   (选填“卵生”或“胎生”),均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4)如图3,将来能发有成雏鸟的结构是[   ]   。发育过程中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填名称)。自然界中的鸟类具有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产卵、孵卵和育雏。
【答案】(1)①;胎盘;XX
(2)乙;完全变态;d;蛹
(3)卵生;有性
(4)⑤;胚盘;卵黄和卵白;求偶、筑巢、交配
【解析】(1)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母亲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①胎盘。图中③是子宫。所以是母本的体细胞,她的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2)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图乙与家蚕发育方式相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存在d蛹。
(3)图中的M点是三种动物都具有特征,蝗虫是有性生殖,卵生;家蚕是体内受精、有性生殖,卵生;青蛙是体外受精、有性生殖,卵生,则M代表卵生,都属于有性生殖。
(4)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⑤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鸟。④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③卵白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所以发育过程中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卵黄和卵白。
鸟类的生殖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每个阶段都伴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三、拓展训练
11.(2023八下·汕尾期中)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有性生殖 B.体内受精
C.体外发育 D.变态发育
【答案】B
【解析】 家蚕、蝗虫和青蛙都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发育、变态发育,但是蝗虫和家蚕属于体内受精,青蛙属于体外受精 ,B符合题意。
12.(2021八上·长春期中)据表分析: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神经系统不发达
【答案】A
【解析】 两栖动物的发育为变态发育,以青蛙为例,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在水中完成受精)卵生,卵产在水中,可见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的发育都在水中完成。
根据题干中的表格所给的信息,在3.45亿~2.25亿年,气候湿润, 水域密布,两栖动物种类多,比较繁盛; 2.25亿年至今气候干燥,两栖动物走向衰弱,可见两栖动物的发展状况与它们生活环境的水域有关,即水域的分布、气候的潮湿程度有关,因为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见A符合题意。
13.(2021八上·五华期中)如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   和   差异很大,称这种发育过程为   .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为   .
(2)D、E所示受精作用都是在   (选填“体内”或“体外”),后者所示胎儿通过   和   从母体内获取各种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属于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能使后代表保持   的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快速繁殖种苗用到的技术是   .
【答案】(1)受精卵;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变态发育;完全变态
(2)体内;胎盘;脐带
(3)无性;接穗;嫁接
【解析】(1)图A是蝗虫发育过程,B是家蚕发育过程,C是青蛙发育过程,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出现一系列显著变化,属于变态发育。A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图D是鸟卵,E是胎儿发育过程。D、E所示受精作用都是在体内完成,E图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取各种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F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快速繁殖种苗用到的技术是嫁接。
14.(2019八下·潮南期中)“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描述了蝴蝶在花丛中时隐时现,忙碌穿行,蜻蜓缓缓飞行,时而点着水面的情景。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   ,身体和   都分节。
(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传播   。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   。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   。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   。
(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答案】(1)翅;足、触角
(2)传粉;完全变态发育;
(3)有性生殖
(4)消费者;食物链和食物网
(5)自动调节
【解析】(1)蝴蝶和蜻蜓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胸不有三对足,两队翅,躯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增长,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发的作用。(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传播传粉。蝴蝶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
(3)昆虫的生殖特征:雌雄异体、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4)蝴蝶和蜻蜓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蚱蜢属于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5)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
15.(2023八下·广州期中)下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蛙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填编号)
(2)图中的⑤主要用   呼吸,图中的③主要用   呼吸。
(3)青蛙的受精方式是   ,发育属于   。
(4)青蛙在环境温度降至 10℃左右时开始冬眠。将青蛙从 30℃的环境中移到 10℃的环境中,下面能表示其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1)①③④②⑤
(2)肺;鳃
(3)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4)A
【解析】(1)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在蝌蚪生长期间,先长出后退,在长出前腿,因此,青蛙发育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2)图中,⑤是成蛙,可以水陆两栖生活,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③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是动物从水中向陆地过渡的动物类群,青蛙的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4)青蛙是变温动物,从30℃的环境中移到10℃的环境中,青蛙的体温降低,新陈代谢降低,耗氧量减少,因此A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4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目录 每小节涉及考点 广东考次 考查频率
7.1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1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5年3考 ☆☆
考点2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5年1考 ☆
考点3 鸟的生殖和发育 5年3考 ☆☆
【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鸟类、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以识图题考核鸟卵的结构及鸟类的繁殖行为。以识图理解题、综合题的形式考核几种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比较。
考点一: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方式:________(体内受精、________)。
2.发育方式:________(幼体和成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差异很大)。
3.完全变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如家蚕、蝶、蛾、蚊、蝇、蜜蜂等。特点: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________。
4.不完全变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和完全变态相比没有________,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特点: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________,但不明显。
5.一般情况下,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在________对植物危害最大;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________对植物危害最大。
考点二: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育方式:________。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______进行,水域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3.能在水陆两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青蛙的________行为可以提高精、卵细胞结合的几率。
考点三: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卵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①胚盘:________的部位,受精的胚盘将发育为雏鸟;
②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
③卵黄膜:________卵细胞。
(2)卵白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供胚胎发育的需要,也能________卵细胞。
(3)系带:________卵黄。
(4)气室:提供________。
(5)卵壳和卵壳膜:起________作用。卵壳上有________。
2.生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筑巢、________、孵卵和育雏等复杂的繁殖行为。
3.一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的卵细胞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他结构为卵细胞的附属结构;
4.鸟卵比蛙卵的“高等之处”是它外面有坚硬的________和________,内有大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可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例题1】(2023·无锡)下列关于菜粉蝶和蝗虫的生殖发育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B.整个发育过程都在母体外完成
C.发育都经过5次蜕皮,都经历蛹期
D.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变式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如图示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蚕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C.蚕丝产生于②时期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③时期
【变式2】下图是两种动物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
B.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
C.甲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乙图中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
D.甲图中生物在[A]成虫期危害较大,乙图中生物在[c]幼虫期危害较大
【例题2】(2023·菏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蛙属于脊椎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B.在生殖季节,雌雄蛙抱对,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青蛙的遗传物质是DNA
【变式1】下列对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要经过受精卵、幼体、蛹、成体等四个阶段
B.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
C.幼体和成体在生理机能上有很大区别
D.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改变集中在短期内完成
【变式2】在学习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后,有同学总结了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在生殖上的共同特点。下列哪项不是他归纳出的内容( )
A.雌雄个体有抱对的现象
B.雄性个体通过鸣叫吸引雌性
C.体外受精
D.卵生,由雌性个体产下受精卵
【例题3】(2023·陕西) 2023年5月22日,据陕西新闻报道,我省朱鹮数量已超7000只。关于朱鹮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黄是发育成朱鹮雏鸟的重要结构
B.胚盘可以保证朱鹮卵进行气体交换
C.朱鹮的生殖发育特征是胎生、哺乳
D.朱鹮具有求偶、交配和产卵等行为
【变式1】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⑦不能提供营养物质
B.①②起保护作用
C.③中不含细胞核
D.⑤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氧气
【变式2】养鸡场中,母鸡和公鸡一般是分开饲养的,在这种情形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母鸡下的蛋都不能孵出小鸡
B.所有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
C.只有小部分母鸡下的蛋能孵出小鸡
D.分开饲养的母鸡不能下蛋
1.(2023·东莞模拟)如图为跳蚤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跳蚤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跳蚤发育过程需要蜕皮
C.跳蚤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D.跳蚤的幼虫与家蚕相同
2.(2022·东莞模拟)2020年春天,东非及西亚爆发了罕见蝗灾,庄稼严重减产。下列关于蝗虫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体表有外骨骼 D.群体聚集迁飞是社会行为
3.(2022·东莞模拟)北京冬奥会奖牌的挂带采用传统桑蚕丝工艺,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  )
A.幼虫 B.若虫 C.蛹期 D.成虫
4.(2022·新会模拟)下图是危害岭南佳果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椿象(臭屁虫)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B.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C.该过程与家蚕的发育相似
D.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
5.(2021·肇庆模拟)蚊子会传播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多种血液类传染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灭蚊工作。下列有关蚊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蚊子的幼虫是孑孓在水中生活
B.蚊子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蚊子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蚊子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6.(2021·肇庆模拟)下图是鸡卵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卵黄和卵白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
B.鸡卵产出后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孵化出小鸡
C.卵带连着卵黄和卵壳膜,作用是固定卵黄
D.雏鸡孵出后就能跟母鸡觅食,属于早成鸟
7.(2021·韶关模拟)如图是国家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它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作为一个物种,朱鹮灭绝后还可挽回
B.穿山甲与朱鹮相似,体温不恒定
C.朱鹮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胎生
D.朱鹮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8.(2019·龙岗月考)“不打春日三月鸟”的原因是鸟儿正处于(  )
A.育雏期 B.产卵期 C.交配期 D.孵化期
9.(2018·湛江模拟)将新鲜的鸡蛋轻轻敲碎,倒在培养皿中观察。对卵黄上小白点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白点位于卵黄表面
B.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卵细胞
C.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D.未受精卵的胚盘较小
10.(2018·河源模拟)两栖动物的幼体在水里生活,成体既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但它的下列哪些生命活动必须在水中进行(  )
A.捕食和爬行 B.产卵和鸣叫
C.跳跃和冬眠 D.生殖和发育
一、基础巩固
1.(2023·德庆模拟)家蚕吐丝是在其发育的哪个时期(  )
A.蛹 B.成虫期
C.受精卵 D.幼虫期
2.(2022·湘桥模拟)下列关于鸡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胚盘可孵化成雏鸡
B.卵白和卵壳膜主要起保护作用
C.卵黄可孵化成雏鸡
D.卵壳可以发生呼吸作用
3.(2021·韶关模拟)下列关于家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外骨骼与身体一起生长
C.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
D.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2021·揭西模拟)关于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
A.春季雌雄蛙抱对,完成水中受精
B.蝌蚪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
C.当蛙长出后肢后,扁而长的尾消失
D.成蛙生物在陆上,用鳃呼吸
5.(2018·湛江模拟)如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是蝌蚪,生活在水中 B.④是成蛙,用鳃呼吸
C.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二、能力提高
6.(2023八下·东坑模拟)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体内受精②卵生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⑥卵的数量巨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7.(2023·梅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昆虫和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都是变态发育
B.蚕吐丝作茧所处的时期是成虫期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都离不开水
D.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8.(2022·广东模拟)下列关于鳄鱼、家鸽、蝗虫和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鳄鱼用鳃呼吸,皮肤能辅助呼吸
B.家鸽飞行时主要在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C.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D.青蛙的受精在水中进行,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9.(2021·中山模拟)如图为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①②③④
B.家蚕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
C.与蝗虫相比,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D.要想保证蚕茧高产,应在③阶段满足食物的供应
10.(2021·恩平模拟)综合应用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请结合图示有关生物生殖与发育的相关示意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图中结构③的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2)如图2甲、乙表示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其中与家蚕发育方式相同的是图   ,属于   (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不同的发育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否存在[   ]   期。
(3)图2丙中M表示蝗虫、家蚕和青蛙的生殖方式,则M代表   (选填“卵生”或“胎生”),均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4)如图3,将来能发有成雏鸟的结构是[   ]   。发育过程中为胚胎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填名称)。自然界中的鸟类具有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   、产卵、孵卵和育雏。
三、拓展训练
11.(2023八下·汕尾期中)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M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有性生殖 B.体内受精
C.体外发育 D.变态发育
12.(2021八上·长春期中)据表分析: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B.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神经系统不发达
13.(2021八上·五华期中)如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   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   和   差异很大,称这种发育过程为   .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发育过程为   .
(2)D、E所示受精作用都是在   (选填“体内”或“体外”),后者所示胎儿通过   和   从母体内获取各种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属于   生殖,这种生殖方式能使后代表保持   的优良性状.在生产实践中快速繁殖种苗用到的技术是   .
14.(2019八下·潮南期中)“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诗句,描述了蝴蝶在花丛中时隐时现,忙碌穿行,蜻蜓缓缓飞行,时而点着水面的情景。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蝴蝶和蜻蜓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都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   ,身体和   都分节。
(2)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行,吸食花蜜,能帮助植物传播   。蝴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3)蜻蜓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繁殖后代,蜻蜓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其生殖方式属于   。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蝴蝶和蜻蜓属于   。它们和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动植物一起,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   。
(5)蝴蝶和蜻蜓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5.(2023八下·广州期中)下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蛙发育的正确顺序是:   。(填编号)
(2)图中的⑤主要用   呼吸,图中的③主要用   呼吸。
(3)青蛙的受精方式是   ,发育属于   。
(4)青蛙在环境温度降至 10℃左右时开始冬眠。将青蛙从 30℃的环境中移到 10℃的环境中,下面能表示其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