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嘎达梅林》-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嘎达梅林》-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20 10:45:13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同学们,你们去过内蒙古吗?
内蒙古都有哪些让人们难忘的地方
歌曲
《嘎达梅林》
聆听音乐,
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这首歌曲是由马头琴演奏的,你们见过马头琴吗?
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因琴杆上方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音色独特,具有辽阔的草原气息。下面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首作品,《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统治的英雄事迹。歌曲旋律流畅,结构简单,为上下两个乐句的一段体,马头琴演奏的版本更增添了音乐的沧桑感,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聆听边打节奏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是怎样的?有几个部分组成?
歌曲为4/4拍,一段体,下面我们聆听旋律,感受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
这首歌曲是一首短调歌曲,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2005年11月,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长调民歌高亢悠远,与草原的环境和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等。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哼唱,边打节奏边哼唱
学唱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第一乐句
学唱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第一乐句
学唱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第二乐句
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整体演唱
下面我们跟着音频演唱整体演唱
精彩演绎
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上台演唱,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我们如何演绎这首歌曲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看了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同学们,再见!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3课《嘎达梅林》。
【教材分析】
《嘎达梅林》是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3课欣赏课。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内容非常丰富。《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统治的英雄事迹。歌曲旋律流畅,结构简单,为上下两个乐句的一段体,马头琴演奏的版本更增添了音乐的沧桑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分析鉴赏作品,辨别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四)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扩展学生对西洋音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感受作品旋律的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能分析鉴赏作品,辨别乐器的音色特点。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创新性的表现作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内蒙古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内蒙古都有哪些让人们难忘的地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内蒙古民歌,这首作品的名字就叫作《嘎达梅林》(书写板书《嘎达梅林》)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感受作品
教师:聆听音乐,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是由马头琴演奏的,你们见过马头琴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马头琴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因琴杆上方雕有马
头而得名,马头琴音色独特,具有辽阔的草原气息。下面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首作品,《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统治的英雄事迹。歌曲旋律流畅,结构简单,为上下两个乐句的一段体,马头琴演奏的版本更增添了音乐的沧桑感,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聆听边打节奏判断这首作品的节拍是怎样的?有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为4/4拍,一段体,下面我们聆听旋律,感受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是一首短调歌曲,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2005年11月,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长调民歌高亢悠远,与草原的环境和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如《牧歌》《辽阔的草原》等。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哼唱,边打节奏边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第一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第二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着钢琴演唱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音频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学建议:《嘎达梅林》是一首比较简单的蒙古族民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欣赏马头琴演奏的基础上请学生学唱歌曲。最后,配合马头琴演奏进行歌表演。这首作品的曲谱比较简单,通过它进行F大调的识谐教学是非常适合的。通过识读乐谱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作品的主题,并可顺其自然地完成歌曲的学唱。采用《嘎达梅林》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比较多,包括马头琴作品、大提琴作品、交响诗作品等,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对比欣赏,进行扩展教学,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精彩演绎,自由畅想
教师:下面我们找几位同学边演唱边用乐器伴奏
预设: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作品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看了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扩展学生对西洋音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嘎达梅林》
短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