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学校艺术节上,小明听到了以下几种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的是( )
A.话筒的啸叫声 B.悠扬的音乐声 C.学生的窃窃私语声
2.(2023四上·礼泉期中)如右图,小强用“土电话”向小林传话,他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传播的。( )
A.空气 B.纸杯 C.棉线
3.(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人耳的构造中,“鼓膜”的作用是( )
A.把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
B.把声音转化成振动
C.判断声音的方向
4.(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明进行架子鼓演奏时,他用鼓槌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 )
A.小、弱 B.小、强 C.大、强
5.(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计制作方案时,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
B.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的示意图操作
C.与同学交流时,只讨论优点不点评缺点
6.(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表是小明在不同情况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表中空白处的数据最可能是( )
平静时/次 百米赛跑时/次 踢20个毽子后/次
18 31
A.15 B.20 C.38
7.(2023四上·礼泉期中)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测量前,轻轻吸一口气
B.呼气完成后,立即收紧通气管
C.压紧袋子,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
8.(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列食物中,全部来自植物的一组是( )
A.鸡蛋、苹果 B.玉米、土豆 C.牛奶、鱼
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计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9.(2023四上·礼泉期中)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由鼓膜和 等组成。
10.(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科把纸卷成喇叭状,他将喇叭口小的一端贴近耳朵,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人的耳郭具有 声音的作用。
11.(2023四上·礼泉期中)二胡弦绷直后,拨动它可以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拨动它,发出的声音会更 (填“高”或“低”)。
12.(2023四上·礼泉期中)通常情况下,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相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较 (填“大”或“小”)。
13.(2023四上·礼泉期中)早餐,小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 种食物。
三、我会判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2023四上·邹平期末)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15.(2023四上·礼泉期中)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装入密封袋,放入水中后,我们就听不见音乐声了。( )
16.(2023四上·礼泉期中)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17.(2023四上·礼泉期中)冬天,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最好不要开窗通风。( )
18.(2023四上·礼泉期中)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重要活动。( )
四、我会完成(本大题共2小题,计14分)
19.(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明和同学们取出三把相同的钢尺,使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6厘米、9厘米、12厘米,另一端均按压在桌面上,然后用力拨动钢尺,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小明拨动的力量也不同,如此重复实验3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声音,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小明设计的实验有一处不合理,请你修正:
(3)修正实验设计后,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下压高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6厘米 1厘米 快 高
9厘米 1厘米 中 中等
12厘米 1厘米 慢 低
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振动得越 ,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 。
(4)根据实验结论,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下图中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 (填“低→高”或“高→低”)。
20.(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图是为了演示人呼吸过程而建立的模型,观察模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模拟的是 ,B模拟的是 。
(2)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 (填“收缩”或“扩张”)状态。
(3)在人体的呼吸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填文字名称)。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话筒的啸叫声比较刺耳,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从话筒传到听筒主要是通过棉线。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作用是把声音转化成振动。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A、制作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选项观点正确;
B、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的示意图操作,不能随意改动,选项观点正确;
C、与同学交流时,既要讨论优点也要点评缺点,选项观点错误。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分析小明在不同情况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可知,踢20个毽子后,运动量不大,所以呼吸次数会稍微增加,选项中20次最恰当。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测量前,深深吸一口气,呼气完成后,立即收紧通气管,压紧袋子,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故选A。
8.【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分析选项可知,玉米、土豆、苹果来自植物;鸡蛋、牛奶、鱼来自动物。故选B。
9.【答案】听小骨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10.【答案】收集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11.【答案】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二胡弦绷紧发出的声音会更高。
12.【答案】大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3.【答案】三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小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青菜、牛肉、面三种食物。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 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浸没在水中,我们还是能够听到音乐声。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开窗通风。题目说法错误。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米饭、馒头、苹果、西瓜、土豆、牛奶、鸡肉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1)钢尺
(2)每次拨动的力量与伸长的长度两个因素有一个固定不变
(3)快;低
(4)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钢尺能够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小明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小明拨动的力量也不同。这种设计不合理,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其他条件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每次拨动钢尺的力量不变。
(3)从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可以判断,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图中的编钟,从左到右编钟体积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大,编钟振动速度越来越慢,发出声音越来越低。
20.【答案】(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肺
(2)吸气;扩张
(3)肺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经过的器官是口鼻→气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拟的是呼吸系统中的气管,B模拟的是肺,瓶子模拟肺所在的胸腔,气球皮模拟膈肌。
(2)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会收缩,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会扩张,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扩张。
(3)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1 / 1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素质调研科学试题
一、我会选择(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计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学校艺术节上,小明听到了以下几种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的是( )
A.话筒的啸叫声 B.悠扬的音乐声 C.学生的窃窃私语声
【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话筒的啸叫声比较刺耳,故选A。
2.(2023四上·礼泉期中)如右图,小强用“土电话”向小林传话,他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传播的。( )
A.空气 B.纸杯 C.棉线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从话筒传到听筒主要是通过棉线。故选:C。
3.(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人耳的构造中,“鼓膜”的作用是( )
A.把振动转化成听觉信号
B.把声音转化成振动
C.判断声音的方向
【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作用是把声音转化成振动。故选B。
4.(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明进行架子鼓演奏时,他用鼓槌敲击鼓面,敲击的力度越大,鼓面的振动幅度越____,发出的声音越____。( )
A.小、弱 B.小、强 C.大、强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5.(2023四上·礼泉期中)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计制作方案时,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
B.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的示意图操作
C.与同学交流时,只讨论优点不点评缺点
【答案】C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A、制作前,要先设计制作方案,要选择性能合适的材料,选项观点正确;
B、制作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的示意图操作,不能随意改动,选项观点正确;
C、与同学交流时,既要讨论优点也要点评缺点,选项观点错误。故选C。
6.(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表是小明在不同情况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表中空白处的数据最可能是( )
平静时/次 百米赛跑时/次 踢20个毽子后/次
18 31
A.15 B.20 C.38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分析小明在不同情况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可知,踢20个毽子后,运动量不大,所以呼吸次数会稍微增加,选项中20次最恰当。故选B。
7.(2023四上·礼泉期中)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测量前,轻轻吸一口气
B.呼气完成后,立即收紧通气管
C.压紧袋子,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测量前,深深吸一口气,呼气完成后,立即收紧通气管,压紧袋子,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故选A。
8.(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列食物中,全部来自植物的一组是( )
A.鸡蛋、苹果 B.玉米、土豆 C.牛奶、鱼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分析选项可知,玉米、土豆、苹果来自植物;鸡蛋、牛奶、鱼来自动物。故选B。
二、我会填空(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计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9.(2023四上·礼泉期中)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由鼓膜和 等组成。
【答案】听小骨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到内耳。
10.(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科把纸卷成喇叭状,他将喇叭口小的一端贴近耳朵,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大,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人的耳郭具有 声音的作用。
【答案】收集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11.(2023四上·礼泉期中)二胡弦绷直后,拨动它可以发出声音。把弦再绷得紧一些,再次拨动它,发出的声音会更 (填“高”或“低”)。
【答案】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因此,二胡弦绷紧发出的声音会更高。
12.(2023四上·礼泉期中)通常情况下,与不经常参加运动的人相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较 (填“大”或“小”)。
【答案】大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3.(2023四上·礼泉期中)早餐,小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 种食物。
【答案】三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小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应该记录为青菜、牛肉、面三种食物。
三、我会判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2023四上·邹平期末)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 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5.(2023四上·礼泉期中)将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装入密封袋,放入水中后,我们就听不见音乐声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浸没在水中,我们还是能够听到音乐声。题目说法错误。
16.(2023四上·礼泉期中)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题目说法错误。
17.(2023四上·礼泉期中)冬天,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我们最好不要开窗通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开窗通风。题目说法错误。
18.(2023四上·礼泉期中)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重要活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除了呼吸之外,饮食也是我们从外界摄取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米饭、馒头、苹果、西瓜、土豆、牛奶、鸡肉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四、我会完成(本大题共2小题,计14分)
19.(2023四上·礼泉期中)小明和同学们取出三把相同的钢尺,使它的一端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6厘米、9厘米、12厘米,另一端均按压在桌面上,然后用力拨动钢尺,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小明拨动的力量也不同,如此重复实验3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敲击钢尺,我们能听到声音,这些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小明设计的实验有一处不合理,请你修正:
(3)修正实验设计后,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下压高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6厘米 1厘米 快 高
9厘米 1厘米 中 中等
12厘米 1厘米 慢 低
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振动得越 ,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 。
(4)根据实验结论,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下图中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是: (填“低→高”或“高→低”)。
【答案】(1)钢尺
(2)每次拨动的力量与伸长的长度两个因素有一个固定不变
(3)快;低
(4)高→低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钢尺能够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小明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声音高低变化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小明拨动的力量也不同。这种设计不合理,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其他条件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每次拨动钢尺的力量不变。
(3)从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可以判断,用相同的力量从左到右敲击图中的编钟,从左到右编钟体积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大,编钟振动速度越来越慢,发出声音越来越低。
20.(2023四上·礼泉期中)下图是为了演示人呼吸过程而建立的模型,观察模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模拟的是 ,B模拟的是 。
(2)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 (填“收缩”或“扩张”)状态。
(3)在人体的呼吸器官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 (填文字名称)。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1)呼吸系统中的气管;肺
(2)吸气;扩张
(3)肺
(4)氧气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1)人体呼吸经过的器官是口鼻→气管→肺→膈肌,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A模拟的是呼吸系统中的气管,B模拟的是肺,瓶子模拟肺所在的胸腔,气球皮模拟膈肌。
(2)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吸气时,胸廓扩张,肺也扩张,腹部会收缩,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呼气时,胸廓缩小,肺便收缩,腹部会扩张,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图乙中,空气进入气球,模拟的是吸气过程,此时胸腔处于扩张。
(3)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被称为身体中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吸进去氧气,呼出来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