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6.3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成像特点。
(2)了解实像和虚像。
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3.科学探究:
通过做一做自制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导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导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2.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当物距减小,所成像和像距同时 。
3.望远镜。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4.显微镜。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的 镜,利用物距小于 ,凸透镜成 立、 的虚像原理工作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课堂导学
(一)幻灯机与投影仪
1.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2.投影仪所成的像的像距大于 焦距。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 ,同时使屏幕 镜头,也就是应把幻灯机移到离屏幕 的地方。
(二)照相机
3.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当物距减小,所成像和像距同时 。
4. 若要使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当 物距、 像距,即照相机应离物体 一些,同时将镜头往外拉,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一些。
(三)望远镜
5.望远镜。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四)显微镜
6.显微镜。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的 镜,利用物距小于 ,凸透镜成 立、 的虚像原理工作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利用物距大于 ,凸透镜成 立、 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其原理应用于(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显微镜的目镜
D.放大镜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其原理应用于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显微镜的目镜
D.放大镜
3.关于望远镜说法正确的是( )
A. 望远镜的目镜一定是凸透镜
B. 望远镜的物镜一定是凸透镜
C. 望远镜的物镜的工作原理是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D. 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B.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D.物镜是应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5.下列属于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的是 ( )
A. <u<2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u>2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u=2 ,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u< ,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 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 倒,放大。2. 2倍焦距,倒,缩小,增大。3. 2倍焦距,倒,缩小。4.凸透镜,1倍焦距,正,放大,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倒,放大。
课堂导学
1. 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 倒,放大。2. 2倍,减小,远离,较远。3. 2倍焦距,倒,缩小,增大。4.减小,增大,近,远。5. 2倍焦距,倒,缩小。6.凸透镜,1倍焦距,正,放大,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倒,放大。
课堂练习:
1.A;2.B;3.B;4.D;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