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21:4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酒泉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2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场所,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如图为人体肌肉组织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④均为体液成分,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③④组成
B. 图示②中的CO2浓度最高
C. 图中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 O2、CO2、血红蛋白、H+都是内环境成分
2. 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生命系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代谢需求时,需通过调节各种生理过程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
B.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 有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 尿液在肾脏产生,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暂时储存,达到一定量后,膀胱收缩,尿液流经尿道排出体外。排尿反射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如图为排尿反射神经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B. 脊椎胸椎段损毁,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C. 刺激膀胱传入神经,就能引起排尿反射
D. 虽然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但排尿反射会发生,因此有随时漏尿现象
4. 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因为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下列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调控下肢的运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C. 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持续下去可能形成抑郁症
D. 当你的手机收到验证码的时候,对验证码的记忆一般是第一级记忆
5. 激素,旧称“荷尔蒙”,是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器官或组织直接分泌到血液中的对身体有特殊效应的物质。关于激素的发现与探究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给公鸡摘除睾丸和移植睾丸以证明睾丸分泌雄激素,应用的是“减法原理”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剪下小肠刮下黏膜的操作,是为了排除化学物质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C.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 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狗切除神经的小肠内,胰腺仍能分泌胰液,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6. 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种类多,发挥作用时,既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又能起到催化作用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 激素只能运到靶细胞,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 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7. 免疫系统是机体负责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对于人体抵御外界物质、病毒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小孩玩泥巴之后并没有造成病原体感染,可能与第一道防线的屏障作用有关
B. 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且对大多数病原体都能防御
C. 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D. 免疫系统可以清除衰老和癌变的细胞,分别体现了免疫自稳和免疫防御的功能
8. 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异常会引发免疫失调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系统反应过度造成的
B.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是预防该病的措施之一
C.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产生的抗体能杀灭病原体
D. 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受体白细胞对移植器官细胞上HLA的攻击
9. 兴奋的传导是一种电化学过程,通过神经细胞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来实现。下列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时的内负外正
C. 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10. 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及激素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相互抗衡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D.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11. 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和开花都接受光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株生长、开花接受光的调控,体现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B. 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C. 烟草的种子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的原因是需要光照提供能量
D. 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是感受信号→传导信号→发生反应
12. 如图1是将某向日葵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的情况,图2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分别对向日葵幼苗根和茎处理后的结果(根和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向日葵幼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B. 据图2可知,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不会因植物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C. 若图1根I侧生长素浓度对应图2中的a,则Ⅱ侧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
D. 图1中向日葵幼苗茎的两侧对应图2中的生长素浓度均小于10-2mol·L-1
13.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的数量和面积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B.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再盖上盖玻片
C. 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D.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使调查结果偏小
14. 阴潮多雨的环境易使传染病在蝗虫间发生,发生蝗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干旱年份,土壤变得坚实,地面植被稀疏,干旱裸露的荒地是蝗虫最佳的产卵和孵化场所,验证了“旱极必蝗”的说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含水量通过影响蝗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B. 潮湿环境中蝗虫的K值比干旱环境中的K值大
C. 使用杀虫剂使蝗虫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 气候干旱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15. 燕鸥是南方某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主要以水生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银鸥为当地以肉食动物为食的顶级肉食动物,该600hm2湿地中燕鸥的K值为360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湿地中所有的燕鸥和银鸥共同构成了一个种群
B. 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燕鸥种群密度
C. 当燕鸥的种群密度为3只/h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 直接决定燕鸥的种群密度的因素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16. 不同群落的外貌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群落内部生物的特征对环境具有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
B. 森林生物群落中阴生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小,适合弱光生存
C.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适应荒漠干旱环境
D. 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图甲、图乙分别为森林中部分生物关系示意简图和草原中某指标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森林中,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____现象,森林的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
(2)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这属于群落的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过程。
(3)分析图乙,第10~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型;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填“<”“=”或“>”)死亡率。
18. 下图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综合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原体,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从上图可以看出,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____细胞的增殖以及相应的记忆细胞的分裂、分化,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2)图中浆细胞是由____分裂、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每秒可以产生2000个抗体,与其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器是____。
(3)研究发现当辅助性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
19. 马拉松(Marathon)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42.195公里。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下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消耗的血糖来源于____,当血糖不断被消耗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细胞分泌的。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呼吸加快、大量出汗、尿量减少。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
(3)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等主要器官(写1个)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的平衡。
20. 反射是指人体或动物体内受到某种刺激后产生的自动反应。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反射弧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
(2)当针尖刺破手指的皮肤时,手指会快速缩回,这就是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医生告诉我们,要取手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原因是____。
(3)图乙中,发生缩手反射时,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
(4)图丙中F、G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E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____(选择填空)。
①将药物放在F,刺激G,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G,刺激F,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E,刺激G,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E,刺激F,肌肉收缩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21.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I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验证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实验。下图为月季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在芽、幼叶、幼根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通常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2)四组实验中,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的IAA浓度为____,浓度为500mg/L的IAA对生根具有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3)若该实验在秋季完成,植株培育过程中部分叶片发黄脱落,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可能是____。
(4)若要继续“探究生长素促进幼根生长的机理”,可取幼根生长旺盛处作____(填“横切”或“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细胞,比较得出结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BABAC 6-10DDCAB 11-16CDCBC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①. 垂直 ②. 群落对光能、空间等资源利用率
(2)次生演替 (3) ①. 衰退 ②. =
18(1)①. 免疫防御 ②. 辅助性T细胞
(2)①. B 细胞和记忆B 细胞 ②. 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3)辅助性T 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分泌量少,会影响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
19(1)①.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②. 胰岛A ③. 神经调节
(2)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肝脏或者骨骼肌
20(1)①. 感受器 ②. 树突膜或细胞体膜
(2)低级中枢脊髓要接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D
21(1)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①. 300mg/L ②. 促进
(3)脱落酸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
(4)纵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