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芦花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芦花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15: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芦花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出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本文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铜勤劳、淳朴、善良以及他对葵花的关爱之情。
3. 发挥想象,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难点:通过品读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青铜和葵花的故事背景。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芦苇荡和随风飘摇的芦花。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通过故事导入,简要介绍青铜和葵花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芦花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正音。
3. 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为进一步深入阅读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第一部分写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过得有滋有味,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这一部分的描写细腻优美,有许多地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芦花的美,芦花鞋的美,兄妹俩采芦花的美好情景,兄味间的友爱,一家人温馨而质朴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美感。特别是对芦花鞋的描写,把芦花鞋上柔软的芦花想象成鸟细软的绒毛,把两双鞋想象成四只鸟窝、两对鸟,丰富的想象让人感受到芦花鞋的温暖与美好。
(2)第二部分写在一个大雪天,青铜不顾家人的劝说坚持去镇上卖芦花鞋。这部分中人物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奶奶、爸爸妈妈和葵花的话反映出全家人对青铜的关心;青铜说的话表现了他的执着,显示了他要尽量为家人分忧的责任感。另外,青铜穿上芦花鞋的细节也令人印象深刻,“将脚洗得干干净净”,可以看出青铜对芦花鞋的珍爱。
(3)第三部分写几个城里人买了十双芦花鞋。这一部分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也十分细致。雪“成团成团地往下抛落”,屋子里烤火的人好心地招呼青铜去暖一暖,青铜却坚持守着芦花鞋,并细心地把落在鞋上的雪拍打干净。对几个城里人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对芦花鞋由衷的喜爱。而青铜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喜爱而涨价,可以看出青铜的纯朴与善良。
(4)第四部分写了青铜卖最后一双芦花鞋的情景。青铜忍受着寒冷脱下脚上芦花鞋的内容很感人,为了不让这位喜欢芦花鞋的人失望,青铜宁可赤脚走在雪地上,反映了青铜的憨厚与善良。
【设计意图】通过细读课文,深入感悟文章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同时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在品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朗读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总结:
在小说中,青铜一家人历经了蝗灾、水灾、灾饥荒等一系列生活的苦难,但一家人相需以沫,仍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股逆风而行、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芦花鞋》这篇课文的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也学习了一些写作技巧。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一些细节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此外,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