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09:5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中唐著名诗人。王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其乐府诗与张籍并称。著有《田家行》《望夫石》等诗作。他的百首“宫词”很知名,突破了前人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给友人杜郎中的。诗题下原注:“时会琴客”,说明中秋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此诗写成当夜,也可能曾配合琴曲演唱。
创作背景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满地。
【栖】歇,休息。
【鸦】鸦雀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
中庭地白树栖鸦
听觉、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地白”二字让你想到学过的那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白” 二字,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 。
冷露无声湿桂花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冷露】秋天的露水
白居易: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李白: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高适: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相关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有些版本作 “在”。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月夜图,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思想感情。
关于中秋的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关于思乡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西江夜行》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灞上秋居》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