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攻略】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浙教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分攻略】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浙教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09:1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分攻略】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高分提升卷1(浙教版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5除以1的商是(  )
A.2.5 B.4 C.0.4 D.25
2.7个0.1是(  )
A.7 B.0.7 C.7.1
3.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底等面积,三角形的高是8,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
A.4 B.8 C.16
4.小明画了一个两条边分别为5厘米和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是(  )厘米.
A.16 B.17 C.11 D.16或17
5.把所有0都去掉,而小数大小没有变化的是(  )
A.1.030 B.100.3 C.1.300
6.和3.01大小相等的数是(  )
A.30.10 B.3.100 C.3.0100 D.30.01
7.把一个三角形的底平均分成4份,这个三角形就被分成了4个小三角形(如图).每个小三角形面积与原和原来三角形面积的关系能怎样表示?(  )
A.能用表示 B.不能用表示 C.不一定
8.0.99○0.9900相比,○里应该是(  )
A.大于号 B.小于号 C.等号 D.前面三种都不是
9.23÷990的商是(  )
A.0.02323 B.0.0 C.0.O3
10.786最接近几百?(  )
A.600 B.700 C.800 D.900
二、填空题
11.5÷12的商的简便计法是   ,它是一个   循环小数.
12.0.4到0.5之间的两位小数共有9个   .
13.面积和高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是9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
14.在○里填上“>”、“<”或“=”.
1.05○0.95 0.06○0.6 8.5○8.6.
15.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21×0.3表示的意义是 .
16.4个百分之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2.542中的“5”表示   .
17.一次数学竞赛中,数学兴趣小组中的6位同学中的5位成绩分别是85分,87分,76分,95分,97分,第6位同学的成绩比前5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多12分.那么,这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   分.
18.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   分.
19.0.07扩大到它的   倍是70;53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是   .
20.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   边的第   位.
三、判断题
21.在3.25151…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是“51”( )
22.1平方千米=1000公顷=10000000平方米.( )
23.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个0.001.( )
24.把4.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了100倍.( )
25.白水方山森林公园辖区总土地面积14069公顷,14069公顷比140平方千米还要大一些。( )
26.0.090的计数单位是0.01。 ( )
27.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
28.在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因数。( )
四、计算题
29.解方程.
9.2+0.9x=20
30.解方程.
3X=27.9 5X+10.5=30
五、解答题
31.一块正方形的稻田,边长是30米,如果把边长缩小到它的,把它画在纸上,边长应画多少?
32.李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为89分,已知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1分,语文多少分?
33.如图求阴影部分面积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已知AD=10厘米,AB=8厘米,M是BC边上的中点,P是AB边上的一点,四边形PBMD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3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已知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请在下面画出这样的一个梯形,并注明上底、下底、高,再计算出它的面积.
35.一个梯形,上底是10厘米,下底是上底的,高比上底短,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在除法里,任何数除以1仍得原数,据此2.5除以1的商仍是2.5.
解:2.5÷1=2.5;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在除法里,当除数等于1时,商就等于被除数.
2.B
【详解】试题分析: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就是0.1.据此解答.
解:因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就是0.1,所以7个0.1就是0.7.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解答问题的能力.
3.A
【详解】试题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因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面积,所以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为S,底是a,由此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解:由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等底等面积;
所以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为S,底是a,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8÷2=4a,
即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a,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高为:4a÷a=4;
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
4.D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所以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厘米或6厘米,再把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解:5+5+6=16(厘米)
6+6+5=17(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6或17厘米.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再利用周长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5.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A、1.030,去掉0后变为1.3,小数大小发生了变化;
B、100.3,因为0不在末尾,所以不能去掉.
C、1.300,末尾的0可以去掉,即,1.300=1.3;
答: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是1.30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和3.01大小相等的数是3.010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及小数的改写方法.
7.A
【详解】试题分析:把一个三角形的底平均分成4份,则这四个小三角形的底是相同的,同时高也是相同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这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由此可知,这个大三角形被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个小三角形是这个大三角形的.
解:由于这个大三角形被分成了4个小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同的,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这4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即这个大三角形被平均分成4份,
由此可知,每个小三角形是这个大三角形的.
故选A.
点评: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明确这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8.C
【详解】试题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解:据分析可知:0.99=0.9900;
故选C.
点评: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商是小数的除法笔算法则,先计算出它的商,再选择即可.
解:23÷990=0.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笔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C
【详解】试题分析:分别求出786和600、700、800、900的差,看哪个的差最小就是最接近的数,据此解答.
解:786﹣600=186;
786﹣700=86;
800﹣786=14;
900﹣786=114;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786和这些数的差,哪个差最小就是最接近的.
11.0.41,混
【详解】试题分析:(1)算出5÷12的商,发现循环的数字,找出循环节,表示出来即可.
(2)根据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1)5÷12=0.416…,
0.416…记作0.41,
这个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第一位循环的,所以是混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0.41,混.
点评:此题考查了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以及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定义.
12.正确
【详解】试题分析:按照规律找出十分位是4的两位小数有多少个,即可作出判断.
解:0.4和0.5之间的两位小数有:
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共9个.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比较简单.
13.4.5米
【详解】试题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相等,面积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据此解答即可.
解:9÷2=4.5(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5米.
故答案为4.5米.
点评: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高相等,面积也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的2倍.
14.>;<;<
【详解】试题分析:直接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比较下去,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解:1.05>0.95;
0.06<0.6;
8.5<8.6;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5. 0.8×4 21的是多少
【详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小数(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解答.
16.50.04,5个0.1
【详解】试题分析:(1)4个百分之一是0.04,5个十是50,加起来就是组成的数字;
(2)先看5在什么数位上,对应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就表示5个几.
解:(1)4个百分之一是0.04,5个十是50,所以 4个百分之一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50.04;
(2)2.542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0.1.
故答案为50.04,5个0.1.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17.9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5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再加上12求出第6位同学的成绩,进而求出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
解:[(85+87+76+95+97)÷5+12+85+87+76+95+97]÷6,
=540÷6,
=90(分),
答:这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90分,
故答案为90.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18.102
【详解】试题分析:先求出数学得分加进后的六门课总分:92×6=552(分);再求出除数学外的五门课总分:90×5=450(分),相减可得数学课成绩为:552﹣450=102(分).
解:92×6=552(分),
90×5=450(分),
552﹣450=102(分).
答:小强的数学成绩是102分.
故答案为102.
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得到数学得分加进后的六门课总分和除数学外的五门课总分是解题的关键.
19.1000,0.053
【详解】试题分析:(1)由0.07变成70,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了3位,此数就扩大了1000倍;
(2)把53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也就是把53缩小1000倍,用53÷1000,只要把5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即可.
解:(1)0.07扩大到它的 1000倍是70;
(2)53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是 0.053.
故答案为1000,0.053.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之也成立.
20.十分,0.1,右,3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0.001;据此解答.
解:在数位顺序表里,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位是在小数点右边的第3位.
故答案为十分,0.1,右,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应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21.√
【详解】略
22.×
【解析】略
23.╳
【分析】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0个0.001.
【详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17×0.01=0.17,350×0.001=0.35.
24.√
【详解】略
25.√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统一单位,再比较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140平方千米=14000公顷,14069>14000,所以14069公顷比140平方千米还要大一些,原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
【分析】0.090是三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01,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0.090的计数单位是0.001或千分之一,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明确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
27.×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乘法计算的规律,一个不为0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如果原来的数是0,则乘积等于0;据此判断即可.
解: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得数等于或小于原来的数,这个数是0时,则积等于原来的数0,如果不为0,则小于原来的数;
例如:1×0.99=0.99<1;
所以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考虑原来的数是0的特殊情况.
28.×
【分析】如果两个因数中有一个是0,那么积就小于或等于其中一个因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的积可能大于这两个因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因数与积之间关系的认识。
29.12
【详解】解:9.2+0.9x=20
9.2+0.9x-9.2=20-9.2
0.9x=10.8
0.9x÷0.9=10.8÷0.9
x=12
故答案为:12
30.x=9.3,x=3.9
【详解】略
31.3厘米
【分析】边长是30米,把边长缩小到它的,相当于缩小1000倍,1米=100厘米,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上进率。
【详解】30÷1000=0.03(米)
0.03米=0.03×100=3(厘米)
答:边长应画3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以及单位换算方法。
32.85分
【详解】试题分析:我们运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成绩的和,即89×3减去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成绩的和即91×2,得到的差就是语文的成绩.
解:89×3﹣91×2,
=267﹣182,
=85(分);
答:语文85分.
点评:本题快车了平均数的含义,用三科的成绩的和减去两科的成绩的和,就是一科的成绩,
33.25平方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所示,连接DB,由“M是BC边上的中点”可知,S△DBM=S长方形ABCD,
因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以及“四边形PBMD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进而能求出三角形DPB的面积,于是三角形DPB的面积和高AD已知,就可以求出PB的长度,从而可以求三角形PBM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四边形PBMD的面积﹣三角形PBM的面积,问题得解.

解:S△DBM=×10×8=20(平方厘米),
S△DPB=30﹣20=10(平方厘米),
又因S△DPB=×PB×AD,
所以PB=10×2÷10=2(厘米),
则S△PBM=5×2÷2=5(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30﹣5=25(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连接DB,进而能求出三角形PBM的面积,从而问题得解.
34.,4.5平方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那么这两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它的直角腰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上下底的和也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此求解.
解:这个梯形是直角梯形:
面积:(1+2)×3÷2,
=3×3÷2,
=9÷2,
=4.5(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关键是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才能拼成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梯形的两个底,以及高,由此求解.
35.62.5平方厘米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利用这个公式即可计算得出正确答案.
解:下底:10×=15(厘米),
高:10×(1﹣)=5(厘米),
面积:(10+15)×5×=62.5(平方厘米),
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62.5平方厘米.
点评:紧扣梯形面积公式,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