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紧密相连、互相成就,前者为后者创设学理论证,后者为前者提供传播场域,两者共同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加快建构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叙事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一定时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是一国在以国外受众为主要对象的沟通传播中使用的话语模式或话语风格,承载着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中国叙事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成的。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积极参与和平发展、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等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关键,则在于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标识性概念是构建叙事体系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等,既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愿景,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背景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文章”,积极创设世界性议题;也要善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挖掘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叙事,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受众准确理解中国、激发共鸣和共情的重要举措。话语方式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内容创新重在以理服人、以事化人,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从道理上说服人、打动人;形式创新则重在以情动人,以趣引人,打通话语表达方式和受众的共情通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话语内容创新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铺垫,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高译介能力,在充分考虑目标受众文化背景与接受水平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准确表达话语表述中的核心思想。话语形式创新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活的时代话语、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言之成理的学术话语,采取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等方式,进行既有思想、品质,又有温度、温情的表达;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用好用活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和网络互动耦合而成的多模态媒介。
(摘编自刘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光明日报》2023年6月30日)
材料二:
习总书记曾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某种程度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受国际社会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我国综合国力虽然显著提升,但文化软实力的欠缺并没有为我国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权,在国际上实际处于“失语”的被动位置。因此,面对“西强我弱”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妄想通过“和平演变”和“普世价值”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构成威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建构是提升我国话语权地位的应有之义,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肆无忌惮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渗透和“文化霸权”,妄想通过“和平演变”政策推翻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同时,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一些错误思想的兴起和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用以偏概全、歪曲事实等方式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扣上“霸权文化”“阶级文化”等帽子。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有利于应对错误思想的影响,有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内涵及其成果,必然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发展。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统话语解释已经在现实环境中丧失了可读性、活泼性和时代性。在当代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感,而且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其发展和传播。
(摘编自唐杰伟等《浅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共同反映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B.叙事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由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成的。
C.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用中国实践创设世界性议题,要挖掘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中国“故事”。
D.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加快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使其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的当务之急。
C.话语方式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要以事实为基础,善用时代话语、群众话语和学术话语。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道路的成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内涵及其成果。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引用了习总书记的话语,但材料一是由此直接引出论点,材料二则是借此间接引出论点。
B.从全文来看,材料一是总分结构,第一段是总论,第二、三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述:而材料二则是递进式结构。
C.材料一第二段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的,第三段则是运用对照式结构展开论证的。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且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语言严谨。
4.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有哪些重要意义?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越野滑雪
[美]海明威
缆车又颠了一下,停了。尼克正在行李车厢里给滑雪板上蜡,把靴尖塞进滑雪板上的铁夹,牢牢扣上夹子。他从车厢边跳下,落脚在硬梆梆的冰壳上,来一个弹跳旋转就蹲下!子,把滑雪杖拖在背后,一溜烟滑下山坡。
乔治在下面的雪坡上一起一落,再一落就不见人影了。尼克顺着陡起陡伏的山坡滑下去时,那股冲势加上猛然下滑的劲儿把他弄得浑然忘却一切,只觉得身子里有一股飞翔、下坠的奇妙感。他挺起身,稍稍来个上滑姿势,一下子又往下滑,往下滑,冲下最后一个陡峭的长坡,越滑越快,越滑越快,雪坡似乎在他脚下消失了。身子下蹲得几乎倒坐到滑雪板上,尽量把重心放低,只见飞雪犹如沙暴,他知道速度太快了。但他稳住了。随即一搭被风刮进坑里的软雪把他绊倒,滑雪板一阵磕磕绊绊,他接连翻了几个筋斗,然后停住,两腿交叉,滑雪板朝天翘起,鼻子耳朵里满是雪。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节他大声叫道。“那堆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了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即一下子猛冲下去,他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地站住了。
他抬头看看山上。乔治正屈起双膝滑下山来:两支滑雪杖象虫子的细腿那样荡着,杖尖触到地面,掀起阵阵白雪,最后,他一腿下跪,一腿拖随,整个身子就来个漂亮的右转弯,蹲着滑行,双腿一前一后,飞快移动,身子探出,防止旋转,两支滑雪杖像两个光点,把弧线衬托得更加突出,一切都笼罩在漫天飞舞的白雪中。
尼克用滑雪板把铁丝栅栏最高一股铁丝压下,乔治纵身越过去,他们沿路屈膝滑行,进入一片松林。路面结着光亮的冰层,被拖运原木的马儿拉的犁弄脏了,染得一搭橙红,一搭烟黄。两人一直沿着路边那片雪地滑行。大路陡然往下倾斜通往小河,然后笔直上坡。他们透过林子,看得见一座饱经风吹雨打,屋檐较低的长形房子。走近了,看出窗框漆成绿色。油漆在剥落。
他们把滑雪板竖靠在客栈墙上,把靴子蹬蹬干净才走进去。
客栈里黑古隆咚的。有只大瓷火炉在屋角亮着火光。天花板低。屋内两边酒渍斑斑的暗黑色桌子后面都摆着光溜溜的长椅。两个瑞士人坐在炉边,喝着小杯混浊的新酒。尼克和乔治在炉子另一边靠墙坐下。一个围着蓝围裙的姑娘走过来。
“来瓶西昂酒,”尼克说,“行不行?”
“行啊,”乔治说。“你对酒比我内行。”
姑娘走出去了。
“没一项玩意儿真正比得上滑雪的,对吧?”尼克说。“你滑了老长一段路,头一回歇下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感觉。”
“嘿,”乔治说。“真是妙不可言。”
姑娘拿酒进来又出去了,他们听见她在隔壁房里唱歌。
门开了,一帮子从大路那头来的伐木工人进了屋,在屋里把靴子上的雪跺掉,身上直冒水汽。女招待给这帮人送来了三公升新酒,他们分坐两桌,抽着烟,不作声,脱了帽,有的背靠着墙,有的趴在桌上。屋外,拉运木雪橇的马偶尔一仰脖子,铃铛就清脆地叮当作响。
乔治和尼克都高高兴兴的。他们两人很合得来。他们知道回去还有一大段路程可滑呢。
“你几时得回学校去?”尼克问。
“今晚,”乔治回答。“我得赶十点四十的车。”
“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明天上百合花峰去滑雪。”
“我得上学啊,”乔治说。“哎呀,尼克,难道你不希望我们能在就这么在一起闲逛吗?带上滑雪板,乘上火车,到一个地方滑个痛快,滑好上路,找客栈投宿,再一直越过奥伯兰山脉,直奔瓦莱州,穿过恩加丁谷地。”
“对,就那样穿过黑森林区。哎呀,都是好地方啊。”
“就是你今年夏天钓鱼的地方吧?”
“是啊。”
他们喝干了剩酒。
尼克双肘撑在桌上,乔治往墙上颓然一靠。
“也许我们再也没机会滑雪了,尼克。”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说,“否则就没意思了。
“我们要去滑,没错。”乔治说。
“我们一定得滑。”尼克附和说。
“希望我们能就此说定了。”乔治说。
尼克站起身,他把风衣扣紧。他拿起靠墙放着的两支滑雪杖。
“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他说。
他们开了门,走出去。天气很冷。雪结得硬邦邦的。大路一直爬上山坡通到松林里。
(陈良廷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B.小说的多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发生转折。
C.小说插入了对喝酒的瑞土人、客栈女招待、伐木工人等人物的描写,这符合主人公在客找小憩时的观察,也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D.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都是通过描写人挑战大自然或者投身不甘平庸的冒险生活,来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7.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找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6分)
8.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B.远鄙,指远方边邑;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国,指诸侯国;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
D.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1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地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2)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13.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冠疫情全球肆意蔓延,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有《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2)当生活遇到不如意时,我们常常会用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变得自信乐观豁达。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宇宙与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小题。(共9分)
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_____________________,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 )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的发展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是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而是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比如,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_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保存在地下的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这时,遥感技术便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根据遥感数据,有的放矢地_____________________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支离破碎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制定
B.分崩离析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制定
C.分崩离析 轻而易举 大显身手 制订
D.支离破碎 驾轻就熟 小试牛刀 制订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科学家在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C.正因为如此,国内外科学家在过去数十年中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D.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B.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C.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进行探测。
D.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目标不是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而是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 ① 。口满,难以兑现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并侵害他人;富奢,挥金如土而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盈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
② ?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 ③ 。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四、写作(本题共1题,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奔驰和宝马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前者诞生于1886年,后者始于1916年。长期以来,两者既互相竞争,又彼此尊重,不断超越,成为行业的佼佼者。2016年3月,宝马诞生100周年,奔驰公司发布祝贺海报,写道:“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好孤独。”
常言道,商道亦人道。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庆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1.B 2.A 3.C
4.(4分)①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②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
5.(6分)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话语权地位,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防止西方意识渗透,打破文化霸权,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③能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其发展和传播。
6.D错在:小说主旨与《老人与海》较为接近,塑造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7.(6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含的心情;
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8.(6分)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9.C句意:“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
“古者”是“圣王”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高予之爵”与“重予之禄”结构相同,应分别断开,排除D。
10.B“国,指诸侯国”错误,“国”指国都。
11.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错误,从文中来看,“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12.(8分)(1)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所以”,用来……的;“使”,役使;“事”,侍奉)
(2)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举”,拿;“为”,因为;“其”,代词,他)
13.(3分)墨子举这些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
参考译文:
墨子说:“比如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长射箭、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中擅长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又具有敦厚的德行,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和社稷的良佐,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增加了。”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因此,国家中富裕而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量说:“先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远离君主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我们先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宿卫之官,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先做合乎道义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就好像富足的人家,有高墙和很大的屋子,墙修完了,仅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君主抓住了关键。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夭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4.A
15.(6分)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
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16.(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17.A
第一空处:“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此处形容的对象为“遗址”,且为了与下文的“整体”相照应,应选用“支离破碎”。
第二空处:“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驾轻就熟”指赶着轻车去走熟路。比喻承担熟悉、轻松的事。此处形容事情容易做,应用“轻而易举”。
第三空处:“大显身手”意思是指充分地显示出本领和才能;“小试牛刀”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此处形容“遥感技术”显示本领,应用“大显身手”。
第四空处:“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制订”指创制拟定。“制订”的修饰对象多为“计划”等,此处修饰“措施”,应选用“制定”。
18.D
括号前说的是“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的原因,故此处应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括号后将时间状语提前并用逗号隔开,用来突出强调,为与此句式保持一致,“过去数十年中"也应放在前面,排除C。
19.B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不当,从语意表达上看,“不是……而是……”应改为“不仅仅……还……”,排除D;二是搭配不当,“探测目标……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主宾不搭配,排除A。“探测目标扩展到地下深层次空间近行探测”主宾搭配不当,排除C。
20.(6分)
①富奢为盈
②怎样才能做到不盈不盛呢
③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
21.(6分)
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2.写作
立意角度:
①(正当)竞争有利于发展进步。
②尊重竞争对手,彼此相互促进。
③欲成大事,须有广博胸怀,有大气度。
④敢于竞争,感谢竞争。
⑤商道即人道,善待对手。
⑥如何对待对手,可见眼界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