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9年7月12日,为期17天的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开幕。
完成下面小题。
1.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当天,某中学生在我国某地区观看到了“立竿无影”的景观。该地区这一景观距上一次出现的时间约是
A.一个星期 B.半个月 C.—个月 D.一个半月
2.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
A.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小 B.广州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C.北京正午影长持续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3.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风暴潮
4.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天气 ②冷空气势力强大 ③农事活动较早 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为减轻图中各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6.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丙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
A.气旋,顺时针辐散 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低压,逆时针辐合 D.高压,逆时针辐散
图中,甲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情况。读图完成问题。
7.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B.4时~当日14时C.6时~当日18时D.16时~次日8时
8.下图中对该环流的近地面状况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读“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东北信风带南移后偏转而成 B.受海洋低气压影响
C.东南信风带持续影响而形成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右图为“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分布曲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据右图可知此时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递减 B.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从赤道向两侧对称递减 D.从甲处向高、低纬递减
11.据左图可知贵阳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温度低 B.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
C.阴雨天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 D.纬度低,太阳高度角高
《水浒传》中有一段对天气的经典描述如下:“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材料中描述的天气系统和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A.B.C.D.
13.预测材料中的天气系统将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降雪 B.晴朗 C.小雨 D.多云
14.关于材料中的天气系统过境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降低,风速增大,天气转晴 B.气温升高,风速减小,天气转阴
C.气温降低,风速减小,天气转晴 D.气温升高,风速增大,天气转晴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
A.减弱大气辐射B.减弱大气逆辐射C.增强太阳辐射D.增强地面辐射
16.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行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测时看到太阳被行星遮挡,在太阳表面形成小黑点。下图示意某时刻太阳系(局部)行星位置关系。甲、乙、丙、丁是地球表面肉眼可见的4颗行星。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行星,具有凌日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行星凌日对地球的影响是( )
A.遮挡少量太阳辐射B.降低太阳表面温度
C.增加太阳黑子数量D.增加太阳耀斑数量
19.行星凌日时有发生,表明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
A.同向性 B.共面性 C.近圆性 D.波动性
地球演化过程中,联合古陆解体,陆地由一整块变成多块。联合古陆解体,是地球内部圈层影响的结果,同时又影响着地球外部圈层。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20.联合古陆解体,地球内部移动部分与不移动部分的临界面是(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顶面 D.软流层底面
21.联合古陆解体对大气圈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表现为陆地气候( )
A.变干 B.变湿 C.变热 D.变冷
22.地球演化过程中森林面积扩大往往造成气候变冷,是因为森林大量消耗(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分 D.土壤养分
23.一架飞机从赤道的本初子午线向西飞300km。它将会抵达下列哪个区域(A,B,C或是D):
A.A B.B C.C D.D
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完成下面小题。
24.《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表面温度太低
B.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将导致地球无法获得稳定的光照
C.地球由于人类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发生了极端天气,已不适应人类生存
D.没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
25.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 )
A.被小行星撞击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
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的行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特征差异。地球与火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分别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22亿和1/51亿,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下图表示火星体积、质量、重力以及轨道半径(与太阳距离)与地球的比例关系,地球相关要素数值设定为1。
(1)以图示信息为已知条件,求证火星空气密度较小。
(2)火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远小于地球,说明其原因。
(3)解释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从成因和表现比较潮汐与海浪的差异。
(2)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3)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流层空气上下对流显著,对流运动的最大高度即为对流层顶。近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显著,对流层顶越高。下图示意对流层顶年平均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1)指出7月份对流层顶高度北极大于南极的原因。
(2)分析对流层顶以上几乎没有水汽的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南部山区的R湖,位于峡谷地带,受外界气流影响小。下图表示1月份R湖湖泊中心至湖岸坡地之间4:00与14:00气温空间变化。
(1)说明图示湖岸坡地的地势特点。
(2)简述湖泊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的日变化。
(3)分别指出图示湖岸坡地4:00和14:00的风向,并比较二者风力大小。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是地球的外衣,影响着近地面热量的转化。下图示意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
(1)指出地面热量的主要来源。
(2)与同纬度平原相比,分别指出高原近地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强弱。
(3)简述地面辐射对地面温度和近地面温度大气温度的直接影响。
参考答案:
1.D 2.B3.A 4.A 5.B6.D7.C 8.B9.A10.D 11.C12.A 13.A 14.C15.D 16.B17.C 18.A 19.B20.C 21.B 22.A23.C24.D 25.A
26.(1)质量小,重力小,大气容易散失。(2)体积小,轨道半径大(与太阳距离更远)。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缺乏海水调节。
27.(1)成因上: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而潮汐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表现上:海浪大小无规律性,而潮汐海水周期性涨落。
(2)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3)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多,推高潮势。
28.(1)北极为夏季,近地面温度高。
(2)大气中的水汽来自地面,通过空气对流运动进入大气,而空气对流运动不能超过对流层顶。
29.(1)南高北低;高差较大。(2)白昼下沉,夜晚上升。
(3)风向:4:00西南风,14:00东北风。风力:14:00风力更大。
30.(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2)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弱。
(3)使地面温度下降;使近地面大气温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