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D C A B
6-10 D B C D C
11-15 C D C C B
16-20 D A B D C
21-25 D D D B C
非选择题
(1)增大;(2) 蔗糖; 清水;(3) 乙二醇; 增大。
(1)高尔基体;溶酶体;(2) COPⅡ和网络蛋白小泡;COPI;(3) 流动性。
(1) 高效性;化学反应活化能;
一;相同条件下,B组反应物剩余量小,说明B组所含酶的数量多。
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1) 光反应;NADP+;
①
② A;ATP和NADPH;
(1)植物;BCAD; (2) 间; 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3) 赤道板。
Cs
(2)
C02→C3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 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A. 有无细胞结构 B.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有无细胞壁 D. 有无细胞器
2.下列生物大分子与对应的单体,不正确的一组是
A.纤维素——葡萄糖 B. 糖原——葡萄糖
C.蛋白质——氨基酸 D. DNA——脱氧核糖核酸
3.科学家发现,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须的Mg、Na、K等元素,推测火垦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着生命,下面的理由不成立的是
A.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水中
B.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参与反应
C. 某些无机盐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关于下表中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蛋白质中的相关基团数 氨基酸数 羧基的总数 R 基上羧基数 氨基的总数
数目 51 17 15 17
A. 含有两条肽链 B. 共有 50个肽键
C. R 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 合成该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0
5. 小米营养价值较高,备受人们喜受。下列不属于小米含有的有机物是
A. 磷脂 B. 肝糖原 C. 核苷酸 D. 蛋白质
6.填鸭是一种人工强制填喂饲料而达到催肥目的的饲鸭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鸭子摄入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 生物体内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合成糖原
C.脂肪可以为鸭子起到保温的作用
D. 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高一生物学 第1页 共 8页
7. 现提供新配置的溶液:0.1g/ml的NaOH 溶液、0.05g/ml的CuSO 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鉴别出的物质有①蔗糖 ②葡萄糖 ③胃蛋白酶 ④淀粉
A. ①③ B. 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8. 葛仙米是一种兼具光合和固氮作用的可食用蓝细菌,富含蛋白质以及钙、铁等无机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食用葛仙米对预防贫血和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
B. 煮熟后的葛仙米中的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
C. 葛仙米叶绿体中的色素参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
D. 葛仙米固定的氮元素可以用于自身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9 . 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多糖,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 ②为蛋白质,大多能够运动
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③含量就越高
D.该 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 侧是细胞膜外侧
10.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能
A. 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能量转换 B. 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
11.下列生物中容易找到纤维素的是
A. 水螅 B. 草履虫 C. 小麦 D. 流感病毒
12.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图1和图2分别为科学家以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为材料做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学 第2页 共8页
A. 根据图1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伞藻的帽形态是否由细胞核决定
B. 图1中的②与图2中的③新生长出来的伞帽都是伞形帽
C. 图2实验不能排除细胞质对伞藻帽形态的决定作用
D.图1和图2说明对生物体的性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细胞核
13.右图是物质甲跨膜运输过程的示意图,乙表示的是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以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甲可能是水分子
C. 乙与甲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甲的跨膜运输速度与其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相关
14. 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信息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信息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
A. 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胞吐 D. 自由扩散
15.某实验室从细胞中提取到酶X,对其用蛋白酶进行处理并检测活性,随着时间延长,酶活性不变。据此推测,酶X 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A. 蛋白质 B. 核糖核酸 C. 脂质 D. 糖类
16.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 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 只来自光合作用 B. 只来自呼吸作用
C. 只来自有氧呼吸 D. 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高一生物学 第3页 共8页
17.如图,左图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反应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左图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a代表麦芽糖酶
B. 麦芽糖完全水解所需时间可衡量反应速率
C. 右图f~g段的限制因素是麦芽糖的数量
D. 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18.“丙酮酸激酶”可用于催化丙酮酸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应的场所和条件是
A. 线粒体,无需氧气参与 B. 细胞质基质,无需氧气参与
C. 线粒体,需要氧气 D. 细胞质基质,需要氧气
19.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A. 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 和H 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 和C H OH
C. 乳酸菌呼吸,产生 CO 和C H O
D. 酵母菌呼吸,产生 CO 和H O
20. 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长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提取并分离韭黄叶片色素,与正常韭菜叶相比,层析带只有上端两条色素带。下列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进行色素提取
B.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C. 层析带上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
D. 实验可说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高一生物学 第4页 共8页
21.下面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氢的来源及产生氢的细胞器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
来源 细胞器 用途
① 水的分解 叶绿体 还原二氧化碳
② 水的分解 叶绿体 还原三碳化合物
③ 丙酮酸的分解 线粒体 与氧结合生成水
④ 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 线粒体 与氧结合生成水
A. ①② R.⑧④ C. ②③ D.②④
22.哺乳动物出生以后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出现,但在脑的许多区域,初期产生的神经元数目大大超过了发育期以后留存下来的数目。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减少的原因是
A. 细胞分化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坏死 D.细胞凋亡
23. 下图为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1中结构A 为细胞板
C. 图2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D. 图2中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1:1
24.细胞分化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A.细胞内酶活性升高 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基因发生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5. 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 植物叶肉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 造血干细胞 D. 神经细胞
高一生物学 第5页 共8页
二、非选择题(5道题,共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 (10分)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 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如下图。
(1)图中 A→B段该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 。
(2)1min 时,处于2mol·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 溶液。要使该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 中。
(3)在2min后,处于2mol·L 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是由于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 。
2. (10分)膜泡运输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蛋白运输方式,细胞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物质运输常通过膜泡运输方式进行。目前发现 COPI、COPII及网格蛋白小泡3种不同类型的被膜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A、B、C表示不同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A 起源于 (填细胞器名称),它可以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推测其应为 (填细胞器名称)。
高一生物学 第6页 共8页
(2)3种不同类型被膜小泡中,参与胰岛素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的是 。若定位在B 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C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被膜小泡与细胞器膜、细胞膜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
3. (10分)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黄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 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结果能体现的酶特性是 。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与 相比,酶降低 的作用更显著。
(2)实验二中A、B两次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不同pH条件下测定相同时间内 的剩余量,只是第二次实验时将黄瓜提取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后重复实验,其余操作都相同。则曲线B是第 次实验的结果,依据是 。
(3)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当pH小于1.5或pH大于11时,两组实验的过氧化氢剩余量均为
100%,请分析其原因 。
4. (10分)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过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经过了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请根据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回答问题:
(1)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 O,没有 CO ),在光照下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该实验模拟了光合作用中 阶段的部分变化,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中 (填物质)的作用。
高一生物学 第7页 共8页
(2)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 ,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 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 ,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 中C的转移路径是 。
②他通过停止光照,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 (填字母)图。原因是:在这种条件下,光反应产生 减少了。
5.(10分)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此时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 。
(3)图C表示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 平面上。
高一生物学 第8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