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 选必上 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感受民族精神力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学校将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举行地方红色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如果你参加这一活动,你将怎样介绍我们本地的革命文化?你准备介绍哪些本地的历史革命人物?
二、文本研读
学习活动一:辨识体裁
抛出问题:本单元所选五篇文章分别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你对这些体裁有哪些认识?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讨
1.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开幕词特点:
(1)简明性,即简洁明了、要言不烦。
(2)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3)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4)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5)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2.回忆录: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可以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也可以指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如《杨成武回忆录》。
回忆录要求:真实、广泛、突出。
(1)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2)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3)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典型。
3.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1)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标明新闻内容,副标题补充、解释主 标题内容。
(2)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处于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3)主体:用最精简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真实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4)背景:主要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和表达新闻的主题服务。
(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新闻的特点:为真(新闻的事件必须真实)、短(篇幅要求短)、快(时效性)、活(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
4.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按照内容分类,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通讯的特点:
(1)报道详细深入。通讯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
(2)注重思想意义。通讯一般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3)强调形象说话。通讯不仅用事实说话,还注重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
(4)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讲求时效性而言,通讯的时间性较弱。
(5)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突出评论性,使思想观点一目了然。
一、学习任务
1.通读第一单元课文和背景材料,判断每篇课文所描写的历史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建设、香港回归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了解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规划和前景,关注国家在发展中的机遇、挑战和治国方略,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2.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识别第一单元5篇课文的文体,概括总结开幕词、回忆录、新闻(消息和通讯)这几种文体的特点。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材料。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背景材料。孙希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聂荣臻在战火中救下日本小女孩(东方卫视《看东方·历史上的今天·1940年8月22日》),刘敏《谈香港回归的历史必然性》,孟兰英《〈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问世前后》,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四、学生活动
1.快速通读课文,浏览背景材料,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1”。
2.在小组内互换学习任务单,比对填写情况,讨论有差异的内容,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各自独立修改“学习任务单1”。
3.小组讨论交流,将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单1”整合为一份“小组版学习任务单1”。
五、学习评价
1.各小组代表依次展示“小组版学习任务单1”,根据表格内容,简要复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2.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等领域中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请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谈谈你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课段:课文学习
一、学习任务
1.研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感受作品中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革命者、建设者的豪情,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品读课文语言,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找出不同文体在选材策略、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上的独特之处,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3.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增进对革命传统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独到认识。
二、课时安排
5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文材料:本单元5篇课文。
2.赏析材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赏析》(戴锡琦《中国演讲辞珍品赏析》),叶运均《绚丽的史诗——读杨成武同志的〈忆长征〉》,刘保全《实录性新闻的范例——评〈别了,“不列颠尼亚”〉》。
3.视频资源:电影《建国大业》片段,开国大典视频片段。
四、学习活动
(一)战争岁月(2课时)
1.研读《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归纳、概括两篇文章的内容,画出文章的结构简图,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2”。
2.小组代表展示说明“学习任务单2”的内容,各组围绕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修改。
要求:(1)单数组展示《长征胜利万岁》部分,下一个双数组进行点评;(2)双数组展示《大战中的插曲》部分,上一个单数组进行点评;(3)重点点评、讨论“结构简图”“相关段落品读”部分,简要说明理由;(4)全部点评完成后,各小组补充修正“学习任务单2”。
3.阅读叶运均的《绚丽的史诗——读杨成武同志的〈忆长征〉》,结合课文填写“记录表l”,记录你的阅读收获和体会,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记录表1”;(2)组员之间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疑惑;(3)修正完善自己的“记录表1”。
(二)建国大业(1课时)
1.观看电影《建国大业》中有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片段,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2.研读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
3.观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主持开国大典的视频,边看边记录讲话要点,对比其与课文的发言内容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4.品读语言,在课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勾画出至少3处最能表达革命豪情的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进行批注。再结合曾经读过的毛泽东诗词,从国家领袖的视角,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形象,在班级内随机抽取学生发言。
要求:(1)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毛泽东形象;(2)朗读你勾画的3处最能表达革命豪情的语句;(3)分别说明这3处语句是如何体现你读出的毛泽东的形象的。
5.阅读戴锡琦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赏析》(戴锡琦《中国演讲辞珍品赏析》),结合课文填写“记录表2”,记录你对课文新的发现和收获,小组内交流。
要求:(1)至少批注1处自己的阅读思考;(2)小组成员之间就各自的阅读思考交流答疑;(3)修正完善自己的“记录表2”。
(三)艰苦奋斗(1课时)
1.研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了解焦裕禄的生平事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3”,并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学习任务单3”;(2)小组讨论,组员依据讨论结果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3”。
2.讨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了大批像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有人认为我们应学习焦裕禄舍生忘死为了人民工作的精神;有人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认为珍惜生命、保持健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请写一篇发言稿(500字左右),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发言时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分条阐释。
(四)回归祖国(1课时)
1.研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复习新闻消息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单4”,并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1)组员互相传阅“学习任务单4”;(2)小组讨论,组员依据讨论结果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任务单4”。
2.阅读刘保全的《实录性新闻的范例——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常见的新闻消息相比,这篇新闻在写法上有何独特之处 多次使用精确的时间有何表达效果
要求:(1)小组成员讨论,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发言要点;(2)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记录员记录各小组发言要点;(3)梳理、整合各小组发言要点,发送至班级微信群。
五、学习评价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中国革命者和建设者展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联系社会现实,思考当下中学生阅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有什么意义。选取恰切的材料,融入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写一则评论。
要求:(1)观点明确;(2)体现自己的独立思考;(3)有理有据地分析、阐释自己的观点;(4)不少于400字。
第三课段:撰写专刊
一、学习任务
设计并制作完成一期国庆专刊(标题自拟),含文稿撰写、配图、排版等。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纸质版制作成报纸形式,电子版符合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要求。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同课段一、二的学习资源。
2.补充材料。学生自行搜集、补充、筛选并确定的写作素材。
四、学习活动
1.明确国庆专刊文稿的撰写要求。
(1)前四个版块“战争岁月”“建国大业”“艰苦奋斗”“回归祖国”必须融入本单元课文学习的内容,同时体现自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理解、感受和认识;(2)第五版块“展望未来”要紧跟时代发展,关注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前景,关注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挑战和应对策略,讨论新一代青年人肩负的责任;(3)各版块的文体自选(散文、诗歌、演讲稿、综述、评论等),注意五个版块的衔接、过渡;(4)每个版块字数不多于1000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撰稿的准备和设计工作。
要求:(1)确定专刊的大标题、配图;(2)确定各个版块的位置、版面大小;(3)明确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版块的文稿撰写和该版块的配图;(4)小组合作填写“学习任务单5”,小组成员在自己所负责的版块“撰稿人”一栏签名。
3.撰稿人按照“学习任务单5”中的要求,独立完成所负责版块的文稿撰写和配图任务。配图要求:各版块配图1~3幅,整个专刊的图片总数不超过10幅,配图须与版块内容相符。
4.将组员的作品组合成完整的国庆专刊(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进行设计、排版,完成后分别投稿到校报和学校微信公众号。
五、学习评价
各小组将合作完成的“国庆专刊”纸质版有序张贴在班级或年级指定位置;电子版推送至学校微信公众号。由班内的每位同学根据“‘国庆专刊’参考评价标准”,通过微信公众号“国庆专刊”内所附的电子评分表进行打分,依据所得分数的高低,从不同的角度评选出3~5份优秀专刊。
“国庆专刊”参考评价标准
5
专 题 评 价
一、单元核心问题理解
本单元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重点是通过学习革命传统作品,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基于此,设计了单元的核心任务:给校报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编写一期国庆专刊。本单元的专题学习首先通过本单元5篇课文及其背景资料的阅读,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明确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前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读课文内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学习其写作技巧。最后,将一、二课段所学加以运用,让学生完成撰写专刊的任务,将学习优秀革命传统作品与学习材料的积累与运用相融合,同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拓展学习:阅读优秀革命传统作品,观看革命文化主题的影视作品。
1.文章著作。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华山《英雄的十月》《清川江畔》,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何建明《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金一南《苦难辉煌》,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2.视频资源。电影《建国大业》《百团大战》,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金一南),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电视剧《长征》,《百家讲坛·长征》(王树增),央视5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
二、测试反馈
选做题(二选一):
1.以班级为单位,参观访问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革命历史遗迹,搜集、查阅、积累资料,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新闻通讯、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编写“家乡的英雄”纪念册。
2.20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如抗击新冠肺炎、抗洪抢险、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抗疫卫士、社区志愿者、香港警察、人民子弟兵……
请以“新时代的英雄”为关键词,查阅资料,搜集、整理相关素材,从演讲词、散文、通讯、议论文中任选一种文体进行写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