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热点预测之新疆雪崩(2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热点预测之新疆雪崩(2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13:4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024年高考热点预测之
新 疆 雪 崩
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
目录
时事热点背景资料
相关知识点解析
预测题精选精析
据新疆气象局发布的信息,1月6日起新疆迎来了2024年首场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雪,降雪范围主要集中在北疆北部的阿勒泰和塔城地区。其中,阿勒泰山区因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至1月11日,布尔津县通往喀纳斯、禾木等景区的道路至少有13处发生雪崩。
时事热点背景
雪崩就是大面积的雪顺着山坡倾泻下滑。
通常我们将雪崩分为两类:松粉雪雪崩和硬厚雪雪崩,每一类都可能是潮湿或干燥的。最危险的雪崩是干燥的硬厚雪雪崩,造成的伤亡最重。
相关知识点解析
雪崩的发生必备要素:
1.上层的硬厚雪层
2. 下层的松软雪层
3.足够滑降的坡度
4. 触发的行为
相关知识点解析
由气候原因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发生、分布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山地特有的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天山山地主要灾害类型有12种,可分为3个带(基带为暴雨一塌方带,中带为融水—冰冻带,上带为风吹雪一雪崩带)。下图示意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分布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例题
1.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完整的原因是(  )
A.海拔高度大 B.两侧气候差异小
C.呈东西走向 D.自然带界线分明
2.图中8为热融沉陷(  )
A.①②两坡具有对称性
B.①坡较②坡持续时间短
C.①坡季节融化层厚度大,沉陷量大
D.②坡降水量丰富,沉陷深度大
3.图中9、12表示两类雪崩。与12相比,9类型雪崩发生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经典例题
【答案】1.A2.C 3.D
【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答案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赴新疆开展了考察活动。他们先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国道穿越三面环山、水源充足的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国天气影响导致交通中断。沿途还经过了位于天山深处海拔1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和雪崩研究站(K地),该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这里冬季降雪频繁,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下围示意研学线路。
经典例题
(1)从地形角度,分析在K地布局“积雪与雪崩研究站”的原因。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分别推测其形成的原因。
经典例题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
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相关知识点
地表对交通线路影响
1.平原地区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2.山区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
3.水域交通线路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4.交通线路的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
相关知识点
【答案】(1)K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雪量大;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冬季降雪(或雪崩)、道路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道路通行;夏季冰需融化量加大(或山区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题目强调的是从地形角度分析。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可知,K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K地海拔1776米,海拔高,冬季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积雪厚度大;从图中可看出K地地势起伏大,积雪堆积,在重力作用下中,顺着地势下滑,易发生雪崩。
(2)结合材料分析,伊犁河谷夏季降水量较多,且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加上两侧山坡坡度较大,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多,易发生雪崩,同时冬季气温低,道路结冰,影响道路通行。
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在新疆开展以“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研学小组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道横穿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因天气影响导致交通中断.途中还经过位于海拔1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和雪崩研究站,该站是中亚地区唯一行长时间积雪雪崩研究的站点,研究站所在地区冬春季雪崩频发。之后研学小组继续向南翻越天山,抵达有大片农田和聚落分布的终点库尔勒。左图为研学线路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天山山前洪积扇示意图。
经典例题
(1)分析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所在地区雪崩频发的原因。
(2)推测218国道伊犁河谷段冬、夏季部分路段交通常常中断的主要原因。
(3)分析库尔勒地区农田、聚落多位于冲积扇边缘低地的原因。
经典例题
【答案】(1)位于西风迎风坡,降雪量大;海拔高,气温低,积雪多;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冬季降雪(或雪崩)、低温导致道路结冰等影响道路通行;夏季冰雪融化量大、降水较多,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3)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厚度大、肥力高;离山口远,受山洪影响小。
【解析】【分析】(1)该题应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分析多发雪崩的原因。读图该研究站位于中纬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受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形成降水,冬季降雪频繁;该地海拔高(1776米),气温低,多积雪;该研究站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冬季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雪大,经常发生雪崩现象;且冬季气温低,道路容易结冰,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夏季高山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该地地势落差大,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3)冲积扇的边缘低地易汇聚地下水,有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冲积扇地貌 ,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冲积扇为流水堆积地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远离山口,减少洪涝灾害影响,安全性高。
答案解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崩是指高山地区大量积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高处崩塌并迅速向下移动的自然现象。尼泊尔北部是雪崩灾害多发的地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引发严重雪崩,导致多人伤亡(如图)。
分析尼泊尔北部地区雪崩灾害多发的原因。
经典例题
【答案】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雪源丰富;北部高山坡度陡,积雪容易滑落;春季阳坡气温上升快,使山坡积雪稳定性变差;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易诱发雪崩。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多降雪,雪量大;喜马拉雅山山势雄伟高大,山高坡陡;春季山坡融雪出现不稳定的软弱面;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成为雪崩的触发作用。
故答案为: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雪源丰富;北部高山坡度陡,积雪容易滑落;春季阳坡气温上升快,使山坡积雪稳定性变差;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易诱发雪崩。
【点评】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为雪崩雪崩;其发生机制类似滑坡。本题考查的是雪崩的成因,分析时可仿照滑坡。平时学习要注意多归纳总结。
答案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7)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经典例题
【答案】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
【知识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示,此次雪崩是由地震诱发引起的,靠近乙市山峰海拔高,终年积雪量大,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级大,破坏了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上的积雪稳定性,从而诱发雪崩。读图可知,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冲击力大,破坏性强,导致人员来不及逃生,因而乙市受灾严重。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和图中信息,从文字材料中掌握此次雪崩是由于地震引发的,从图中获得乙市和山峰的位置关系,山峰海拔高,坡度陡,终年积雪量大,因而雪崩破坏力大。
经典例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