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嗨!大家好!
知道我是谁?大熊猫大熊猫成长过程 初生大熊猫出生10日的幼仔 出生40日的幼仔出生60日的幼仔 大熊猫成长过程 出生80日的幼仔 出生8个月的幼仔 一岁的幼仔很“在乎”自己的体重 成年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叶永烈想 了 解 我 吗 ?学习目标:
1、知道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形象生动的说明;
4、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嬉戏 憨态可掬 濒危 璀 璨
邛崃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翌日 繁衍xīhānjūbīncuǐ cànqióng láihànqīpìmiǎnyìyǎn1、解题。国宝——大熊猫说明对象说明的重点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2、小组学习。①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②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③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看出它体态可爱。
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14小节“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处突出了大熊猫“数量稀少”。
16小节“更重要的是……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这处突出了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的特点。
珍贵可爱我国特有
国际公认
古籍记载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活化石暗扣说明中心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可爱。——人烟稀少,泉水丰富
竹类众多。——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大熊猫生活现状
过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侵噬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迫使大熊猫退缩隐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之中。大熊猫之所以能在自然历史的巨变中神奇的幸存至今,可能得益于它知难而退,与世无争!
然而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危状态。50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4/5,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分布于30多个县境内。种群数量下降到1000只以下,且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小种群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势必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和对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危境地。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死亡,对环境中竹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濒临灭绝互动交流
语言特点:
1、? 比较:讨论课文中对大熊猫形体的说明与《辞海》中的说明有什么不同,体会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
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
2.说说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对说明大熊猫作用.
如:头上有一对整齐瓣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归纳:句1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把两个黑眼睛写得形象逼真。富有情趣。
句2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特点,讨人喜爱,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小结语言特点
形象生动的说明: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说明顺序
你能分析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国宝——可爱、稀少、繁殖率低——保护
(果)————(因)——————(果)
逻辑顺序互动交流 讨论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作用。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援引用、举例子等。
举例说明?说明方法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
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合作学习,探究讨论保护大熊猫1、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
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
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2、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
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
大熊猫的流动性。3、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
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
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似乎淡忘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淡忘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密关系。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 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