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分析江苏内部的南北差异,说明苏南、苏中、苏北在发展方向中的不同特点。 2.综合思维:能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江苏区域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3.区域认知:认知江苏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布特征。 关键能力 结合各种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能力;深入分析区域背景、区域差异,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必备知识 1.江苏自然地理特征。 2.江苏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 (2022·江苏地理,25)(1)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从外力作用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人文地理 (2022·江苏地理,25)(2)在与广东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特征。 (3)为进一步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考点1 自然地理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东临黄海。陆地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共26个海岛。
2.地形
(1)地势: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省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地面高程在45米以下的平原低地占总面积85%,其中半数以上在5米以下。
(2)地形: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70%以上,由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4.3%。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为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3.气候
(1)类型: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
4.河流、湖泊
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陆地水域面积1.73万平方千米,占15.7%。主要河流有长江、淮河和京杭大运河,主要湖泊有太湖、洪泽湖、高邮湖。
5.自然资源
(1)耕地和海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97%,人均占有耕地0.99亩。湿地资源丰富,海岸湿地、湖泊、河流、沼泽等类型众多,沿海滩涂面积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
(2)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徐州的煤、连云港的磷、沿海淮北盐区的盐、宜兴的陶瓷土等全国闻名。
(3)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渔场面积达10万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著名的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四大渔场,渔场的形成与中国东部沿海的沿岸流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中国东部沿海的沿岸流指我国东部沿海海域,自渤海和黄海北部向南流动的海流,属寒流性质的海流。由于受大陆的影响,冬、夏两季的水温和流势都有显著的变化。冬季,水温低于大洋,流势较强,可流至南海海域;夏季,水温较高,流势较弱,一般流至台湾海峡南端即止。在流经途中,由于汇集了大大小小许多条河流的流水,因而盐度较低,营养物质较丰富,对沿海地区渔业生产的发展十分有利。
考向1 通过“太阳视运动”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决胜新高考联考)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16时15分李老师在苏北某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1~3题。
1.拍摄照片时,该相机镜头朝向为( )
A.偏西 B.偏南 C.偏北 D.偏东
2.该日,该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最接近( )
3.该日后的一星期内,可确定江苏各地( )
A.昼夜差值变短 B.日出方位南移
C.正午日影变短 D.始终昼短夜长
考向2 通过“地域文化”考查“综合思维”
(2023·江苏南京模拟)地名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江苏省的村落以地形地貌特征命名的地名共有2 714个。下表为高频用字在地形地貌特征命名中占比排名前七个字统计结果。完成4~5题。
村名中含字 山 圩 港 沟 口 坝 岗
使用次数 656 417 231 185 156 132 121
占比 24.17% 15.36% 8.51% 6.81% 5.74% 4.86% 4.45%
4.根据江苏省以地貌特征命名的村庄,下列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
A.含“山”字的村庄多出现在盐城
B.含“圩”字的村庄多出现在地势低洼区
C.含“港”字的村庄多出现在徐州
D.含“沟”字的村庄多出现在沿长江地区
5.目前“圩”在南京市很多地方已经名不副实,其原因是( )
A.地壳抬升 B.江河淤积
C.决堤成湖 D.城市建设专题十 江苏地理
考点1 自然地理
预测演练
1.A 2.C 3.D [第1题,据图可知,此时快要日落,北京时间为16时15分,太阳应该是在西面,镜头朝向偏西,A正确。第2题,该地为苏北,接近120°E,北京时间16时15分快要日落,说明该日昼短夜长,且正午在北京时间12时左右,C正确。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A、B、C错误;短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依然会位于南半球,故江苏各地一星期内始终昼短夜长,选D。]
4.B 5.D [第4题,依据材料结合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可知,盐城地处江苏省沿海平原地区,含“山”字的村庄不多,A错;“圩”意为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故含“圩”字的村庄多出现在地势低洼区,B正确;含“港”字的村庄应多出现于沿海、沿河等水运便利的地区,徐州地处内陆,水运不发达,出现含“港”字的村庄不多,C错;含“沟”字的村庄应多出现于山区,长江沿岸地区以平原为主,含“沟”字的村庄不多,D错。第5题,由上题可知,“圩”多指地势低洼区,在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占用农田、湿地等,导致地势低洼区不断减少,使得“圩”在南京市很多地方已经名不副实,故选D。]
考点2 人文地理
预测演练
1.C 2.B 3.C [第1题,看图可知,盐城市的海岸线长度明显长于连云港市,A错误;江苏沿海海岸线相对平直,且有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沉积,少深水良港,多沿海滩涂,B错误、C正确;江苏沿海三市为季风气候,淡水资源并不缺乏,D错误。第2题,苏南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带,北濒黄金水道长江,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紧邻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属于上海1小时辐射圈内),交通便捷,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国内外流动便捷,经济发展迅速,而苏北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且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弱,所以相对于苏南地区发展较慢,B正确;苏北地区拥有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A错误;开放政策在一省之内差异不大,C错误;没有信息说明苏北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较苏南地区差,排除D。第3题,江苏省的海岸类型多为淤泥质海岸,港口条件并不具有优势,增建沿海港口对推动经济发展作用有限,A错误;大力围滩造陆会破坏沿海生态环境,B错误;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产业的推动,这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助推江苏省产业转型,C正确;江苏省石油和天然气并不充足,况且发展能源产业不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D错误。]
4.(1)当地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内河航运便利,利于各市镇联系;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联系;距海港近,便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联系。
(2)南部地区蚕桑丝织业发达,市镇多为专业市镇;市镇密度更大;市镇等级体系更合理;市镇之间分工更明确,联系更密切(依存度更强);南部蚕桑丝织产品销往外地,服务范围更大。
(3)加强蚕桑保护力度,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水平,提升产品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丝绸小镇”,推动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绿色发展。考点2 人文地理
1.人口
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江苏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全省常住人口为84 748 016人,人口全国占比为6%,在全国人口排名中居第四位。
江苏13个设区市中,人口超过1 000万人的是苏州市,在900万至1 000万人之间的是南京市和徐州市,在500万至900万人之间的是南通市、无锡市、盐城市和常州市,在400万至500万人之间的是宿迁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淮安市和泰州市,人口少于400万人的是镇江市。
2.城市
2022年江苏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74.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3.农业
江苏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江苏是内陆淡水水域面积最广的省份,并拥有长达1 039千米的海岸线,辽阔的滩涂和长江口、吕四、大沙、海州湾等4个近海渔场,有利于发展渔业,但水域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渔业成为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
4.工业
江苏省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化水平高,工业城市众多。
5.交通
江苏省水陆交通便利。第二条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起始于连云港,与京沪铁路交会于徐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全省,太湖平原和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水运发达。连云港、南京、镇江、苏州等7港吞吐量超亿吨。
6.江苏内部的南北差异
(1)苏南地区
发展特点 具体表现
工业化程度高 20世纪70年代起步、80年代崛起、90年代提高
农业基础较好 中纬度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和土壤条件很好地结合,利于农业的发展,“鱼米之乡”
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城市带特征明显,南京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
(2)苏中地区
发展特点 具体表现
区位优势明显 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黄金水道”,滨江临海,接受苏南和上海辐射
资源比较优势突出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生产基地,沿海滩涂、水网密布,淡水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地热就江苏而言较为丰富
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发展水平中等,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
(3)苏北地区
发展特点 具体表现
独特的自然资源 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能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海洋资源高效利用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较早,海岸带开发成效显著
考向1 通过“区域发展”考查“人地协调观”
(2023·江苏南通模拟)江苏海洋资源丰富,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缓。为此,江苏着力推动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图为“江苏省海洋经济隆起带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沿海三市( )
A.岸线长度相当 B.深水良港遍布
C.滩涂资源丰富 D.淡水资源欠丰
2.与苏南相比,制约苏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交通条件
C.开放政策 D.劳动力素质
3.推动江苏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建沿海港口,促进要素流动
B.大力围滩造陆,增加土地资源
C.加快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
D.建设油气基地,缓解能源不足
考向2 通过“区域产业发展”考查“综合思维”
4.(2023·江苏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吴江区是苏州市的市辖区。明清时期,吴江县南部地区以其资源禀赋条件,逐步形成以湖荡蚕区、震泽丝业、盛泽绸业为中心的蚕桑丝织业市镇网络体系,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现今蚕桑丝织业仍然是吴江区的重要产业,2021年吴江蚕桑种养与丝绸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下图为清代吴江县市镇网络图。
(1)分析水运对明清时期吴江县成为我国“丝绸之府”的促进作用。(6分)
(2)与吴江县北部相比,阐述明清时期蚕桑丝织业对南部市镇体系特征的影响。(6分)
(3)立足蚕桑丝织业,从吴江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