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7份打包 含解析)-2024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7份打包 含解析)-2024年高考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14:00:49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地球上的水
考点1 水循环
真题研析
关键能力 内陆 少 高 高 低 大 小 稳定 大 大 小 低
答案 1.D 2.B 3.D [第1题,气温一般是通过蒸发来影响湖区水量的,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水量可能就越少。蒸发量虽然也受湖面面积、风力大小、湿度、辐射、气压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主要是受气温影响。图中蒸发量变化幅度较小,意味着气温也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A、C错;图中柱状图显示,降水量略有波动,但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与“水量变化显著”不符,B错;图示中,有明显趋势性变化的只有入湖地表径流量,D正确。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湖泊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湖泊水量明显减少,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泊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故选B。第3题,根据湖泊水量收支差额比较,20世纪80年代蒸发量>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是湖泊面积最小的时期。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的降水量基本一致,蒸发量略有增加,而入湖地表径流量增加明显,总体来说是湖泊的水量收入>支出,湖泊水位升高,湖泊面积扩大,湖岸地区沙尘天气减少,A错;湖泊面积扩大,湖岸线向陆地方向移动,C错;入湖地表径流量增大,湖岸地区水资源条件改善,绿洲面积也相应增加,选D。灌溉面积扩大,会因引入湖河水灌溉而加剧入湖地表径流量的减少,导致湖泊面积减小,与题意不符,B错。]
预测演练
1.C 2.A 3.B [第1题,“烟囱效应”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大气流动的方向以水平方向为主,且会挟带一定的水汽,所以“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水汽输送,C正确;地表蒸发是水汽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不能体现流域两端水汽的水平运动,A错误;大气降水是水向下运动,B错误;地表径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D错误。第2题,“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而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植被蒸腾的水汽向高海拔地区流动会导致本地区水汽减少,从而导致地表水分减少出现干裂化现象,A正确;水汽向较高海拔的上游地区输送,上游水汽的补给量会增加,且上游地下水埋藏相对较深,地下水蒸散量相对较小,对中下游地表干裂化影响小,B错误;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会导致气候变湿润,降水增多,地表不应出现干裂化,C错误;“烟囱效应”会导致大气挟带水汽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上游较下游地势高,水分不会向下游输送,D错误。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生态恶化,A错误;为回补中下游地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以缓解局部干裂缺水,B正确;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中长期对缺水问题影响很小,C错误;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D错误。]
4.B 5.D 6.A [第4题,遥感(RS)可以不断获取湖泊遥感图片,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结合区域图分析湖泊面积的变化,故选B。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纳木错为内流湖,湖面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注意纵轴数据),陆面蒸发又远小于湖面蒸发,可推断湖面是流域内蒸发量最大的区域,故选D。第6题,依据水平衡原理,湖泊水量收入小于支出时,湖泊面积变小;收入大于支出时,面积变大。结合图中资料,冰川融水产生的径流量增加;陆面降水量大于陆面蒸发量,陆面降水增加量大于陆面蒸发增加量,陆面降水量减陆面蒸发量产生的径流量增加;湖面降水量增加,湖面蒸发量减少。湖泊水量收入中径流量增加、湖面降水量增加,湖泊水量支出中湖面蒸发量减少,可推断湖泊面积增大,故选A。]
考点2 陆地水体
真题研析
关键能力 沉积 大 大 快 升高 高 减小 低 上涨 高
设问分析 上涨 降低 淤积 高
答案 1.A 2.C [第1题,同一年份的流量最小值处大体能反映出河床的高度,比较图中不同年份最小流量时的水位高度差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床海拔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黄河下游河床是逐年抬升的。每年河床的抬升是年内多次洪水过程抬升积累的结果,所以每次洪水过程之后,随着洪水退去,流速会降低,泥沙淤积,河床会有一定的抬升。据此推知,洪水来时流速快,水位逐渐抬升;退去时泥沙淤积,水位被抬高,所以O点是来水,水位上涨,流速快;P点是退水,水位被已经淤积的河床抬高,流速减慢,选A。第2题,含沙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确定,排除A;读图可知,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洪峰水位高,B错;1996年8月洪峰流量只有7 500 m3·s-1左右,明显小于1958年7月,D错;1996年8月洪水流量小,而水位高,原因只能是河床海拔高,选C。]
预测演练
1.A 2.B 3.C [第1题,由材料可知,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图②);后因该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图①);河流侧蚀加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图④),河流继续下切,最终形成青弋江,两岸出现河流阶地(图③)。所以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故选A。第2题,驱动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抬升,加上降水量增加,河流下蚀作用加强,①④正确,故选B。第3题,由材料“21世纪以来,下游地区径流季节分配趋于均匀”可知,青弋江下游径流过程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该地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气候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改变,①错误;上游兴修水库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分配,使径流季节分配趋于均匀,②正确;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会提高,也能使流量季节分配趋于均匀,③正确;沿岸地区往往是枯水期取水更多,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更加不均匀,④错误。故选C。]
4.D 5.A 6.B [第4题,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从图中信息来看,丁在全年中最为稳定,D正确,故选D。第5题,图中基流全年稳定,而总产流、表面径流、壤中流全年变化大,在1月达到最低,所以1月基流补给河流占比最高,A正确;5、7、10月河流径流量较大,基流占比较小。第6题,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与地下水补给河流相似。要提高基流可以考虑提高地下水位,保持地下水常年稳定。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提高下渗能力,提高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抬高地下水位,B正确;疏浚河道主要改变的是地表径流,A错误;抽水灌溉会减少河流径流,C错误;加快城镇化建设会破坏地表环境,减少下渗,降低地下水位,D错误。]
考点3 流域内协调发展
真题研析
关键能力 (1)冰雪融水 防洪 协调 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大 山区 水能
设问分析 补给 行洪 水电 土地 行政 利益 生态
水文 长度 多样性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预测演练
1.C 2.B [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上海青草沙水库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在海洋环境中蓄积淡水。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会减少海水倒灌的影响,保证了入海口处河流的淡水供应,保障了上海城市供水,C正确。第2题,河口海岸水库临近海水,为防止海水腐蚀,河口海岸水库堤坝抗腐蚀能力强,B正确;沿海河口地区河流水量较大,堤坝拦水不用修建太高,A错误;河口海岸水库所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很小,水位落差小,C错误;由于河口海岸水库所在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易淤积,库区泥沙淤积较强,D错误。]
3.D 4.C [第3题,读材料可知,塞纳河发源于海拔471 m的塔塞洛山,流经巴黎盆地,注入大西洋,河流落差小。建设低坝的主要原因是落差小,故选D。第4题,塞纳河流域上游靠近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丰富,故6月开始,巴黎等地区就要做好水库协调工作,故选C。]
考点4 海水
真题体验
1.A 2.A [第1题,由图可知,该湖泊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强烈,得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故湖水盐度高,A对。由图可知,该区域多为时令河,入湖河水少,且河流注入会降低湖水盐度,B错。由材料“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水体较浅”,得出该湖泊水量少,如果与海洋交换水量较大,则湖水盐度会与海洋基本一致,排除C、D。第2题,由材料“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可知该湖湖水盐度极高且稳定,进而得出该湖泊与墨西哥湾海域水体盐度差异大,导致水体密度差异大,故在南口、北口均形成密度流,底层水由湖泊流向海洋、表层水由海洋流向湖泊,选A。]
预测演练
1.C 2.A 3.C [第1题,结合世界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可知,白令海峡南侧盐度较北侧高;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冰川融化,使北侧海平面升高明显;陆地径流占海洋比重很小,对海平面高度影响较小;南侧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大,海水向北流动,抬高海平面。故选C。第2题,海底地形和日月引力不具有季节变化特点;夏季北冰洋冰川融化,盐度降低,海面应该升高,白令海峡入流量应减小;而夏季副高北移,盛行西风带也北移,白令海峡南侧西南风加强,驱动海水向北运动。故选A。第3题,南侧温暖的海水向北流动,促使冷暖水域交汇,天气变化加剧,渔业资源增加,加速冰川消融,白令海峡南侧海水盐度高,会使得北冰洋海水盐度增加,故选C。]
4.B 5.C 6.B [第4题,温跃层位于混合层以下,水温急剧下降,由图可知,温度曲线在水深100~200 m处跨越的横坐标幅度最大,水温下降幅度超过其他深度,B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水温随深度增大而递减,混合层的温度高于温跃层,A错误;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大先升高,后缓慢降低,混合层位于海洋近表层,盐度低于温跃层,B错误;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故温跃层的密度大于混合层,C正确;混合层位于海洋近表层,温跃层位于其下面,温跃层水深较深,D错误。第6题,图中所示海域位于中沙群岛附近,年降水量大,表层海水首先接收到雨水,导致表层海水盐度较低,B正确;中沙群岛岛屿面积较小,地表径流较少,A错误;表层海水温度较高,蒸发量大,C错误;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主要受暖流影响,D错误。]
微专题5 湖泊
对点强化
1.B 2.A [第1题,由图可知,2016~2019年,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基本在每年的6~8月。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6~8月降水较多,汇入鄱阳湖的径流量大,是鄱阳湖的丰水期,故选B。第2题,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鄱阳湖风速大,湖水运动强,带动湖床泥沙悬浮在湖水中,导致湖水透明度低,A正确;冬季气温低,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浮游生物量小,B错误;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植被量与夏季差异不大,且冬季入湖径流量小,入湖泥沙少,C错误;当地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的夹角)较大,但入射角大更易反射,因此光线入射角大不是透明度低的原因,D错误。]
3.D 4.B 5.C [第3题,由材料可知,凡湖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因为熔岩阻塞河道,变为内陆咸水湖,所以按照成因分类,凡湖为构造湖,故选D。第4题,冬季湖泊结冰与温度、面积、盐度等有关。由图可知,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流动性大,不易结冰,①正确;北部有两条河流注入,且面积小,说明北部盐度低,而南部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②正确;由图可以看出,山地分布在湖泊北部,③错误;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壳运动活跃,地热丰富,湖水温度高,④正确。故选B。第5题,由材料可知,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且为内陆咸水湖,无地表径流流出,所以湖水水位上升是因为有额外的补给来源,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地势低,有断层分布,说明地下水补给多,使得湖水总体水位上升,故选C。]
6.(1)额尔古纳市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冬季寒冷漫长;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大、气温低;受山脉阻挡(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冷空气在山前堆积滞留时间长,低温时间长。
(2)西岸的湖岸线位置年变化幅度较小(或东岸的湖岸线位置年变化幅度较大;或西岸湖岸线变化幅度小于东岸)。原因:西岸坡度陡(岸线直立);东岸地势平坦,水位升降易导致湖岸线位置的变动。
(3)达兰鄂罗木河河道浅平,地势落差小;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多的年份,湖泊水位高,河水北流;降水少的年份,湖泊水位低,河水南流)。
(4)二者之间呈负相关。原因:当湖泊水位高的年份,湖水外流,排出盐分;湖泊水位低的年份,湖水无法流出,盐分累积。
微专题6 含沙量与输沙量
对点强化
1.A 2.D [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卡群、焉耆、新大河、同古孜洛克四个水文站的上游,卡群水文站上游的支流数量多,而且分布区域范围最广,补给河流水的区域范围大,因此卡群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最大。故选A。第2题,根据图示判断可知,阿拉尔水文站上游的支流发源于天山山脉西段,因此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图示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多为荒漠旱生植被,植被的覆盖率较低,B错误;阿克苏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发源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地区,其干流源头附近因纬度高、地势高,全年气温较低,但处于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较大。阿克苏河下游注入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气候的大陆性更为显著,冬冷夏热,降水少,因此阿拉尔水文站的输沙量低于其支流输沙量之和,主要原因是该水文站附近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冬季封冻期长,河流搬运作用弱。因此C错误,D正确。故选D。]
3.C 4.A [第3题,据图可知,1989年7月21日毛不拉孔兑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大;流量最大值滞后于降水量最大值;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流量和含沙量均比1989年7月21日大幅度降低;含沙量与流量变化同步。故选C。第4题,由材料可知,1989年7月21日流域面降水量为86.93 mm,2012年7月27日流域面降水量为85.7 mm,两次降水量相差很小,③错;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流量和含沙量都大幅度降低,说明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应是植被覆盖率提高(退耕还林还草)、采取了淤地坝等措施,①②对;此处降水条件相对较好,相比于退耕还林还草,建设草方格沙障的效益较低,④错。故选A。]
5.(1)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集中在夏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2)秃尾河流域面积远大于孤山川,所以其径流量远大于孤山川。
(3)变化趋势:秃尾河和孤山川年输沙量均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原因:小流域治理工程见成效,水土保持作用明显,水土流失减轻。
(4)孤山川流域面积小,但流域内耕地占比大;耕地加剧水土流失,使输沙量增大。
微专题7 坝
对点强化
1.C 2.C [第1题,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当地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土流失不严重,湖泊淤积少,A错误;风沙危害严重,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近些年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引用大量河水,使得咸海入湖水量减少,湖泊萎缩,C正确;地壳运动不明显,D错误。第2题,当地降水少,河流湖泊补给水源少,洪涝灾害少,A错误;咸海分裂为南、北咸海,地势起伏小,水能不丰富,B错误;修建科卡拉尔坝,可以阻止北咸海水的外流,维持北咸海水量平衡,C正确;咸海水体盐度高,不适合灌溉,D错误。]
3.D 4.B 5.A [第3题,由图2可知,左岸10月河床高程比7月河床高程较高,说明左岸河床有淤积,而右岸10月河床高程比7月河床高程较低,且河岸向左侧移动,说明右岸河床明显冲刷,河岸后退百余米。左侧受到丁坝挑流,将水流引导远离岸边,左侧流速减慢,减少对河岸的冲刷,①②错误;在丁坝挑流下,水流右偏,但右侧远离丁坝,干扰较小,③正确;此时为汛期,水位高,由于右岸为凸岸,坡度较缓,当水位上升时,右侧过水断面面积增大的比左侧多,因此随着水位上升,主流区会逐渐趋向右侧,对右岸河床的冲刷加剧,④正确。故选D。第4题,10月之后,右岸大幅淤积,左岸略有冲刷,主要因为随着径流量下降,水位降低,主流区向陡而深的凹岸方向偏移,再加上流速减小,丁坝的挑流作用也减弱,B正确;输沙量下降和丁坝裸露是径流量下降,水位降低导致的,A、C错误;左侧河床降低,右侧河床升高,是冲淤形势调整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在右岸开挖引河,实现了‘以坝护弯,以弯导流’”,可判断该河段为弯道瓶颈,开挖引河能够在汛期时分流洪峰,减少洪峰对河岸的冲刷,A正确;挖引河可能会分流泥沙,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汛期时,右岸处于冲刷状态,C错误。保护对象是河岸,而不是牢固的丁坝,D错误。]
6.(1)7月为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为晚稻播种季节,稻田需水灌溉。
(2)靠近进水闸,有助于减少泥沙入水渠;靠近岸边,河水受堤坝阻滞和引流,带来泥沙汇聚,含沙量大;水流冲击力较大,流速快,有利于排沙。
(3)该地降水多且集中,溪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易挟带泥沙;甲地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易沉积;溪水与水渠水各行其道,防止水渠淤积泥沙。
7.(1)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可利用的土地块小而分散。
(2)通过堤坝围垦,增加土地面积,扩大种植规模;沿江(河)堤坝便于防洪、灌溉,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种植条件;沿海堤坝防止海潮入侵,保护农田安全。
(3)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对旱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要。考点4 海水
(2023·山东地理)马德雷湖位于墨西哥湾沿岸(下图),水体较浅,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据此完成1~2题。
1.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相对干旱 B.河流带来盐分较多
C.沿岸流影响大 D.湖海水量交换较大
2.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由海向湖
B.南口由海向湖,北口由湖向海
C.由湖向海
D.北口由海向湖,南口由湖向海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时空变化 区域 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随时间变化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太阳辐射(季节变化)
随 空 间 变 化 水平 变化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度水温高,高纬度水温低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低 洋流
垂直 变化 海面至水下1 000 m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 海水深度和太阳辐射
水下1 000 m以下 水温变化幅度很小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降低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升高
入海径流 注入量多 盐度降低
结冰或融冰 结冰 盐度升高
融冰 盐度降低
海水温度 温度低 盐度低
温度高 盐度高
洋流(同一纬度) 寒流流经 盐度降低
暖流流经 盐度升高
海区闭合程度 海区相对封闭,高盐度海水注入少,盐度低;低盐度海水注入少,盐度高
3.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1)一般来说,盐度越大,密度越大;深度(压力)越大,密度也越大。
(2)对于表层海水来说,海水密度主要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波罗的海的海水盐度最低,海水密度也最小;红海海水盐度最高,海水密度也最大。
(3)一般来说,在大河的入海口,海水的盐度较低,密度也较小,但密度也可能因河水裹挟泥沙而增大。
4.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因素
5.影响航海线路的因素分析
(1)洋流流向(盛行风向)
洋流(盛行风)会影响航行速度,充分利用洋流(盛行风)能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航行效率。绝大部分海区洋流的流向可利用洋流模式图进行判读,但我国沿海地区,夏季吹偏南风,海水自南向北流动,冬季吹偏北风,海水自北向南流动;北印度洋海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海雾
海雾会影响航海的安全性,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中低纬度寒流流经海区。中低纬度海区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大气中水汽丰富,寒流流经海区,暖湿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②寒、暖流交汇海区。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上空的空气较寒冷,暖流增温增湿,上空有温暖湿润的水汽。在寒、暖流交汇处,寒流为冷源,暖流为热源,会形成局部热力环流,暖流上空的空气上升并向寒流上空流动,形成逆温结构,进而形成雾。如北海海区终年多雾。
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而湿的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
(3)冰山
洋流带来的冰山会影响航行的安全,在中高纬度海域,来自极地方向的洋流有可能会带来极地的冰山。
6.海—气相互作用的机制
考向1 通过“海水的运动”考查“综合思维”
(2023·福建宁德模拟)受太平洋和北冰洋海平面高度差影响,白令海峡入流水呈北向输送,夏季入流量明显大于冬季。下图为“白令海峡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
1.白令海峡南北两侧海平面有高度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侧海水盐度较低,海平面较高
B.南侧受气候变暖影响大,海平面较高
C.南侧受西南风影响,海平面较高
D.南侧陆地径流较多,海平面较高
2.夏季白令海峡入流量更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副高移动 B.海底地形
C.海水盐度 D.日月引力
3.白令海峡海水流动,对北冰洋的影响是(  )
A.渔业资源减少 B.冰川融化减缓
C.天气变化加剧 D.海洋盐度降低
考向2 通过“海水的性质”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徐州模拟)海洋混合层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和风浪搅拌作用使海洋近表层产生的厚度一定、水温均一的水层。其下为水温急剧下降的温跃层,这里常常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下图为“2020年8~11月我国南海中沙群岛海域多个观察站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温跃层大致位于(  )
A.0~100 m B.100~200 m
C.200~300 m D.300~400 m
5.与混合层相比,温跃层(  )
A.温度较高 B.盐度较低
C.密度较大 D.水深较浅
6.图中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径流丰富 B.降水丰富
C.蒸发量小 D.寒流影响微专题6 含沙量与输沙量
含沙量 输沙量
概念 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的干沙的质量,计量单位为kg/m3或g/m3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 ,单位为千克或万吨
影响 因素
影响 结果 ①影响水质、透明度的高低及营养盐类的多少,进而影响水生生物;②影响三角洲面积大小和海岸线的进退;③影响土壤肥力和河床深浅,堵塞河道;④影响航运
(2023·江苏苏州模拟)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水文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最大的是(  )
A.卡群 B.焉耆
C.新大河 D.同古孜洛克
2.阿拉尔水文站的输沙量低于其支流输沙量之和,主要原因是该水文站(  )
A.上游地势平坦,泥沙沉积多
B.附近植被茂密,固沙作用强
C.上游冻土较多,不易被侵蚀
D.附近封冻期长,搬运作用弱
(2023·山东临沂模拟)内蒙古十大孔兑是内蒙古河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毛不拉孔兑是十大孔兑之一。1989年7月21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水量(流域内单位面积的平均降水量)为86.93 mm,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水量为85.7 mm。下面a、b两图分别示意毛不拉孔兑两次降水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毛不拉孔兑(  )
A.1989年7月21日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小
B.流量与降水量最大值同步
C.与1989年7月21日相比,2012年7月27日流量与含沙量均减小
D.含沙量变化滞后于流量
4.两次洪水流量与含沙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修建淤地坝 ③降水量减少 ④建设草方格沙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广东江门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秃尾河和孤山川是黄河中游右岸的两条一级支流,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430 mm。秃尾河控制的流域面积为4 503.40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5%,耕地占比18%;孤山川控制的流域面积为1 263.11 km2,其中林草地占比53%,耕地占比32%。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土高原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图1为秃尾河和孤山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秃尾河和孤山川1956~2010年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
(1)说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共同的水文特征。(4分)
(2)指出秃尾河和孤山川径流量差异的形成原因。(2分)
(3)指出1956~2010年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4分)
(4)分析秃尾河和孤山川输沙量相差不大的原因。(4分)微专题7 坝
1.含义: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
2.主要类型
(1)按形态
形态类型 功能
丁字坝 河道中心流速加快,航道加深;河岸处流速缓慢,减弱河岸冲刷
人字坝 减轻对坝体冲击;可精准分流,保证合理分配水量;减少泥沙淤积
顺坝、梳齿坝 水道变窄,归顺水流,增加水深
(2)按材质
材质类型 功能
橡胶坝 可按需调节坝高,灵活控制水位,成本低,施工期短,对生态环境破坏小,适用于低水位、大跨度,抗洪等级低
格栅坝 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为材料,坝体呈横向或竖向格栅结构,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
草裹泥 就地取材,便于搬运,增加强度,防渗性好
沙棘植物 柔性坝  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沙棘植物形成的生物坝,植物根系、植株和枝叶阻挡大颗粒泥沙,坝内泥沙变细,含沙量减少
3.大坝的建设和拆除
(1)河流建设水库大坝条件分析
(2)部分河流进行大坝拆除的原因分析
4.水利工程建设的利弊评价
(2023·江苏泰州模拟)咸海是中亚地区的咸水湖。1960年以来,咸海湖泊面积急剧萎缩、水位持续降低。1987年咸海分裂为南咸海和北咸海。为了拯救咸海,哈萨克斯坦修建了科卡拉尔大坝。下图为“1984~2010年咸海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积
B.风沙危害导致湖泊退缩
C.过度用水导致水位下降
D.地壳运动导致湖床下沉
2.科卡拉尔坝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洪 B.发电 C.阻流 D.灌溉
(2023·吉林长春模拟)黄河四排口河段位于宁夏平原,河段为粉细砂河床,属典型游荡型河道,左岸常遭到冲刷,主流直接冲刷河堤。为消除险情,四排口河段实施了整治工程,在河道左岸修建了丁坝群,在右岸开挖引河,实现了“以坝护弯,以弯导溜”。图1示意四排口河段,图2示意某典型断面河床变化,图3示意丁坝功能,长丁坝使水流动力轴线发生偏转,趋向对岸,起挑流作用;短丁坝起局部调整水流保护河岸的作用。由丁坝组成的护岸工程,能控导流势,保护堤岸,又有束狭河床、堵塞岔口和淤填滩岸的作用。据此完成3~5题。
3.7~10月,两岸冲淤形势差异的原因包括(  )
①左侧丁坝引流,流速加快 ②左岸作为凹岸,遭惯性冲刷 ③右侧远离丁坝,干扰较小
④右岸坡度较缓,过水断面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0月之后,冲淤形势调整主要由于(  )
A.输沙量下降 B.径流量下降
C.丁坝裸露 D.河床降低
5.在右岸开挖引河主要为了(  )
A.分流洪峰
B.分流泥沙
C.减轻右岸淤积
D.保护左岸丁坝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通济堰工程是浙江南部山区一处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发挥着引河水灌溉的功能。该地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一年种植两季水稻。该工程主要由拱形堤坝(高仅2.5米)、进水闸、排沙门、引水桥和水渠等组成。研究发现,堤坝呈拱形使得河水对坝体的冲击力被引向河岸。排沙防淤是水渠维护的首要任务。下面图1为该水利工程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2为甲地引水桥景观。
(1)该地7月是引水灌溉的旺季,请说明理由。(4分)
(2)与②处相比,分析人们选择在堤坝①处设置排沙门的原因。(6分)
(3)为防止水渠淤积泥沙,人们在甲地修建了引水桥,请说明理由。(6分)
7.(2022·山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围内河道纵横交错。
(1)宋元时期,当地乡民沿水而居,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分析居民点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说明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6分)
(3)清代中期,人口规模扩大,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由以水稻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桑基鱼塘为主。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适应了当地环境,体现了人地和谐。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考点2 陆地水体
(2022·全国文综乙)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流水的 作用显著,河床较高,是地上河
1958年7月、1996年8月 7月和8月是华北地区的雨季,此时黄河处于丰水期,流量 ,泥沙含量
图像信息 两条洪水过程线 ①水位上涨期间,洪水来势凶猛,流速 ,水位逐渐 ,来水流量越大对应的水位越 ;洪峰过后,洪水开始回落,流量逐渐 ,水位也逐渐回落,流量越小对应的水位越 。 ②黄河含沙量较大,每次洪水过程之后,随着洪水退去,流速会降低,泥沙淤积,河床会有一定的抬升。所以O点是来水,水位 ,流速快;P点是退水,水位被已经淤积的河床抬高,流速减慢。 ③与1958年7月相比,1996年8月洪峰流量小,但水位 ,说明河床淤积抬升
[设问分析]
第1题 在看懂图像的基础上,理解洪水是先水位 、到达峰值、最后逐渐 的过程,同时需注意黄河下游的水文特点对河床的影响
第2题 对黄河河床来说,泥沙 是常态,时间越久河床越高;1996年的洪水过程显示,流量很少、水位却很 ,推知根源在于河床高
答案 1.  2.
1.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
地区(我国) 补给类型
东部季风区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长江、黄河源头地区 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东北地区 冬季寒冷,降雪多,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季高温多雨,夏汛是大气降水补给形成的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径流随降水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②径流的变化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平缓,一般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④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2.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描述角度 影响因素
流量 大小,季节变化 “得”:补给类型、流域面积、调入水
“失”:蒸发、下渗、引水、用水
“储”:流程长短,湖泊、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
水位及其变化(汛期) 高低,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季节或时段 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湖泊、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
流速 快慢 取决于河道地势起伏状况
含沙量 大小 泥沙的来源:植被状况、地形坡度(流速)、表土性质、降水强度、流量多少→侵蚀强度→泥沙的来源量
泥沙的沉积:流经的地形和河道曲直,湖、沼、水库的沉积→沉积量
结冰期 有无,长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 有无,时段或季节 发生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有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2)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思路
①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思路一般为:
②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分析思路一般为:
3.河流的水系特征
考向1 通过“河流的特征”考查“综合思维”
青弋江发源于安徽黄山北麓。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山北麓洪积扇上辫状水系发育,后因该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条辫状河下切作用增强,其他辫状河逐渐萎缩或消亡,最终形成青弋江。青弋江径流季节变化大,历史上洪涝灾害不断。21世纪以来,下游地区径流季节分配趋于均匀。图1示意青弋江流域,图2示意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图2所示青弋江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2.驱动青弋江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抬升 ②气温升高 ③海平面上升 ④降水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1世纪以来,青弋江下游径流过程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因为(  )
①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②上游水库调节水量作用增强 ③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 ④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2 通过“水体的相互联系”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连云港模拟)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沙颍河发源于河南省西北部,流向安徽省西部,汇入淮河。下图为“沙颍河流域降水量、总产流、表面径流、基流和壤中流年内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属于基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基流补给河流比重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6.提高基流的措施是(  )
A.疏浚河道 B.增加植被覆盖率
C.抽水灌溉 D.加快城镇化建设考点3 流域内协调发展
(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格。(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 和开发目标
第一 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 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关键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 河流上游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罗讷河整治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国家唯一的授权机构,可以加强流域内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促进河流整体的综合整治和开发
图像信息 图中经纬度、河流、等高线 ①图示区域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②经纬网跨度较大,该河流空间跨度大,开发利用措施多。 ③罗讷河干支流的上游主要流经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2)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指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列出不同阶段的主要整治措施;说明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说明整治措施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设问分析]
第(1)题 “分别”,需要一个个具体阐述;“指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需要明确河流不同季节的 类型
第(2)题 在给出的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需要根据前一列的主要措施来进行判断。对河道形状和分汊治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航运条件和提高河道的 能力;梯级开发可加快 开发和改善航运条件,整理河谷滩地可以促进 的开发
第(3)题 “说明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的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 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 ,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
第(4)题 “说明”就是既要说出是什么,又要说明其原因。“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关键是理解“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和“河流 ”的关系,可从改善 条件、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保护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方面分析。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延长河流 ,降低洪水峰值,同时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 等
答案 (1)
(2)
(3)
(4)
1.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流域作为一个自然整体,以水流动和提供水资源的功能,在上中下游不同区域之间形成联系。
(1)地貌的关联性。流域内一个区域的物质运动会导致另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河流上中下游的地貌具有高度关联性。
(2)水资源的多用性。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流域内部不同区域、不同用途之间需要优化配置水资源。
(3)流域的整体性。流域系统具有开放性、整体性,流域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污染或保护受到流域内其他区域的影响。
(4)行政区的复杂性。河流通常流经多个行政区,国际河流还涉及不同的主权国家,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利益需要协调。
2.流域内协作开发的思维流程
3.水资源的统筹管理措施
(1)以流域为单元,设置专门协作组织、河长制、湖长制等协同管理制度,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水资源的规划方案,兼顾生态用水,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①水能资源的开发
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②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分析时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经济的发展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入手。
(3)统筹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①工程措施:修建水库蓄水→解决季节性分配不均;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②技术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水资源循环利用。
③行政、法律、市场手段:制定环境保护法,依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价,促使节约用水。
4.水质、水环境的协调治理
(1)河流泥沙的综合协调治理
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如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可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
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实现河流下游的冲淤平衡,减少泥沙淤积。
(2)水污染的防控措施
①行政手段:成立委员会进行谈判和协商,达成公约及协议。
②经济手段:通常是分担流域综合治理费用。
③技术手段:科学调查研究、治污技术应用、技术标准确定及监测、预警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等。
(3)不同河段应实行差别性措施
考向1 通过“水利工程”考查“人地协调观”
(2023·江苏南京模拟)河口海岸水库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从而达到在海洋环境中蓄积淡水的目的。下图为“上海青草沙水库布局图”。读图完成1~2题。
1.上海青草沙水库的突出作用是(  )
A.调节径流,缓解内涝
B.防止长江水质恶化
C.保障上海城市供水
D.缓解市区用电紧张
2.与内陆水库相比,河口海岸水库的特点是(  )
A.堤坝高度高
B.堤坝抗腐蚀能力强
C.水位落差大
D.库区泥沙淤积较弱
考向2 通过“流域开发”考查“综合思维”
(2023·山东泰安模拟)塞纳河发源于海拔471 m的塔塞洛山,流经巴黎盆地,注入大西洋。河流中上游多建拦河水坝,而下游则多建设顺河堤坝(图1)。图2为“塞纳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塞纳河上游建设的拦河水坝多为低坝,主要原因是塞纳河(  )
A.流量稳定 B.含沙量小
C.流程短 D.落差小
4.巴黎地区水源主要来自河水,但每年都有几个月需要水库协调才能满足城市用水需求。水库协调可能开始于(  )
A.1月 B.3月 C.6月 D.9月微专题5 湖泊
1.湖泊的分类
(1)按盐度分类
类型 特征 主要分布区 举例
淡水湖 有河流流出,湖水循环周期短,含盐分少 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
咸水湖 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因蒸发旺盛,盐度较高 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 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
(2)按成因分类
类型 成因 判断依据
构造湖 (断陷湖) 断层下陷,积水成湖 湖岸陡峭,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深度较大
火口湖 (火山口湖) 火山口积水成湖 近圆形,远看像山峰,近看像盆地,水深坡陡,多有温泉
河成湖 河道迁徙或淤塞成湖 岸线曲折,水浅底平,水位季节变化大
冰川湖 冰蚀洼地或冰碛物淤塞冰川谷积水成湖 山地冰川湖一般较小,深度较深;平原地区一般较浅,面积较大
岩溶湖 喀斯特地区溶洞崩塌,积水成湖 排列无规律,形状多样,水浅湖小,泥沙含量小
潟湖 河口海湾封闭后,被淡水置换形成 分布在沿海,湖水较浅
风成湖 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汇聚地下水形成湖泊 面积小,多为咸水湖,湖形多变,水位不稳定
堰塞湖 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阻塞河道,形成湖泊 湖泊面积较小,危害较大
2.湖泊的水文特征
(1)湖泊水量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量与蒸发量→取决于气候。
(2)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方式。
(3)有无结冰期——取决于温度(纬度、海拔)。
(4)补给水源——大气降水;河流汇入;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等。
(5)淡、咸性质:盐度低→淡水湖;盐度高→咸水湖。
(6)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植被覆盖率和流域土质情况。
(7)水质优劣——根据材料推断。
(8)风浪大小——看是受盛行风影响还是受气压带、风带控制,看温差大小。
3.湖泊水体更新速度快慢的原因分析
4.湖泊的咸淡变化
(1)变咸——水变少、盐增多
“水变少”——淡水补给量少(降水少、径流汇入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气候变暖、风力强劲)。
“盐变多”——盐分不断累积(海水渗入)。
(2)变淡——水变多、盐减少
“水变多”——淡水补给量多(降水多、径流汇入多)。
“盐变少”——沿海地区,古海洋遗迹湖(如西湖):由于沙坝、沙洲、沙岛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坝的建设,导致湖泊与海洋分离,盐分来源减少。
5.湖泊的面积变化——以湖泊萎缩为例分析
(1)咸水湖
①“水来的少”——降水少;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②“水蒸的多”——蒸发旺盛(全球变暖,加剧蒸发)。
(2)淡水湖
原因 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湖面减小;人为原因:围湖造田,湖面减小
危害 ①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②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③破坏生物多样性;④影响航运;⑤渔业减产
治理 措施 禁止过度砍伐天然林,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2023·江苏淮安模拟)湖水透明度是指湖水的透光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浮游生物量、泥沙含量、水体运动、入射光线等。下图示意2016~2019年鄱阳湖湖水透明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在鄱阳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季节,该湖泊处于(  )
A.枯水期 B.丰水期
C.平水期 D.不能确定
2.冬季鄱阳湖湖水透明度低的原因是(  )
A.风速大,湖水运动强
B.气温低,浮游生物量大
C.植被少,入湖泥沙多
D.晴天多,光线入射角大
(2023·辽宁大连模拟)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湖泊,面积3 713 km2,湖面海拔1 648 m。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内姆鲁特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塞了河道,凡湖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15年,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下图为“凡湖及其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按成因分类,凡湖属于(  )
A.堰塞湖 B.火山口湖
C.冰川湖 D.构造湖
4.与北部湖区相比,南部湖区冬季不易结冰的原因是(  )
①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 ②南部湖区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③湖区南部山地多,阻挡冷空气 ④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热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推测凡湖总体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实际蒸发量小
B.地表径流流出少
C.地下水补给多
D.湖水渗漏损失小
6.(2023·江苏如皋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额尔古纳市(50.29°N,120.2°E)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是内蒙古纬度最高的城市,冬季常有极寒天气,最低气温可达-40 ℃,供暖期持续9个月。
材料二 呼伦湖位于海拉尔盆地最低部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湖,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是呼伦湖的主要补给河流。湖泊西岸为山峦和悬崖陡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年际变化的制约,湖泊东北部的达兰鄂罗木河流向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图1为呼伦湖及附近地区水系分布图,图2为1961~2001年呼伦湖盐度和水位变化图。
(1)简析额尔古纳市冬季供暖时间长的原因。(6分)
(2)比较呼伦湖东西两岸湖岸线位置的年变化幅度,并分析原因。(6分)
(3)概括达兰鄂罗木河成为呼伦湖吞吐河流的原因。(4分)
(4)据图2指出呼伦湖水位与盐度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6分)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增强保护水资源和海洋权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水和谐观。 学科素养 1.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特征,分析不同水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河段的特点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及综合开发利用措施。 3.区域认知:结合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分布图等,描述特定区域水体运动的特征。 关键能力 结合图像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必备知识 1.水循环和水平衡。 2.河流的补给类型及水文、水系特征。 3.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 4.流域内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5.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 水循环 (2022·湖南地理)14.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15.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16.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陆地 水体 (2022·江苏地理)13.照片中河流对岸裸露带形成的原因是 14.与图中L线高程接近的地点是 15.下列月份中,该村“水没地”淹没在水下面积最大的一般是
流域 内协调 发展 (2022·江苏地理)19.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20.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海水 (2023·山东地理)6.该湖湖水盐度通常维持在5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 7.在帕德雷岛南北两侧的水体出入口处,表层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考点1 水循环
(2022·湖南地理)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 地理位置深居 ,降水量 ,大气降水对湖泊水的补给有限,对湖泊的水量变化影响较小;湖泊水含盐量 ,不能引水灌溉
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 当湖泊水位 时,湖泊水补给湖滨地下水;当湖泊水位 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泊水;水位差越大,补给量越
补给量较少 补给量少,对湖泊水水量的变化影响
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 湖滨地下水稳定,不会出现因地表严重干旱而缺水的现象,与湖泊水之间的相互补给 ;湖泊水位低时,能保证湖滨地下水及时补给湖泊
图像信息 不同年份的柱状图 入湖地表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最 ,对湖泊水量的影响最 ;蒸发量和降水量变化较小,对湖泊水量的影响较
柱状图的年份差异 1970~1989年,入湖地表径流量最少,湖泊水位最 ,湖滨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最显著
[设问分析]
第1题 “近60年”限定的就是图示时期;主导因素一定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2题 湖滨地下水与湖泊是互补关系,补给量的大小及方向取决于两种水体的水位高低
第3题 首先据图分析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湖泊水量的变化,然后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答案 1.  2.  3.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大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量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影响下渗的因素
2.水平衡原理及应用
(1)水平衡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化量。
②公式
③一个区域的水量长期来看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出,则水量减少。
收入 大气降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融水的输入;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
支出 蒸发、植物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等
(2)水平衡原理应用
用于解释湖泊面积大小的变化、湖水盐度的变化、沼泽湿地的演化过程等。
图示 说明:运用图中5个箭头分析水量的收入和支出;①为降水,②为径流,③为蒸发,④为排水(一般地势低平或河流受阻,则排水不畅),⑤为下渗
水多 东北沼泽:①②多,③④⑤少 城市内涝:①多,④⑤少
水少 时令河断流:①②少,③④⑤多 华北缺水:①②少,③多
考向1 通过“水循环”考查“人地协调观”
在大尺度流域易形成复杂的水汽自循环。若流域两端海拔高程差比较大,在温差和气压差作用下,会驱动大气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流动,实际效果与“烟囱效应”类似,一定程度上会对水汽产生影响。下图为干旱半干旱区大高程差流域水循环模型。据此完成1~3题。
1.“烟囱效应”直接加强了(  )
A.地表蒸发 B.大气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2.随着流域地表植被的增加,中下游地区地表反而呈现干裂化现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中下游地区水分因蒸腾迁移而失衡
B.上游地区地下水蒸散量大于补水量
C.流域内植被恢复增大了蒸腾水汽量
D.“烟囱效应”将上游水分输送至下游
3.要缓解局部干裂缺水状况,中下游地区适宜(  )
A.降低植被覆盖率
B.进行生态调水补水
C.增加人工降雨量
D.降低流域两端高差
考向2 通过“水平衡”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扬州模拟)西藏纳木错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内流湖,湖泊面积与冰川融水量、陆面降水量、陆面蒸发量、湖面降水量、湖面蒸发量有明显相关性。统计资料表明,1971~2004年间,随着年均温的升高,纳木错流域冰川融水产生的径流量增加。下图示意纳木错流域1971~2004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据此完成4~6题。
4.可以监测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NSS B.RS和GIS
C.GIS和GNSS D.数字地球
5.纳木错流域实际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
A.山地冰川 B.湖岸平地
C.湖岸坡地 D.湖面
6.从湖泊水平衡角度分析,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及其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增大——流域内降水量增多,冰川融水量增多
B.面积增大——冻土、冰川大量融化,湖面蒸发减弱
C.面积减小——山地冰川退缩,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D.面积减小——气温升高,气候变干,生态环境恶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