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无为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安徽省无为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12:57:59

文档简介

无为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中小学学习质量监测
三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第1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 345×4的积是( )位数,78÷3的商大约是( )十多.
【答案】 (1). 四 (2). 二
【解析】
详解】略
2. 208是( )4倍,36的5倍是( )。
【答案】 (1). 52 (2). 18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求208是多少的4倍,应该用除法即:208÷4;36的5倍是多少应该用乘法即:36×5,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①208÷4=52;
②36×5=18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亮亮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重10( ),一袋苹果重2( ),一袋面包重200( ),乘坐可载重1000( )的电梯到达9楼。
【答案】 (1). 千克 (2). 千克 (3). 克 (4). 千克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袋苹果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袋面包的重量用“克”作单位,计量电梯的载重量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亮亮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重10千克,一袋苹果重2千克,一袋面包重200克,乘坐可载重1000千克的电梯到达9楼。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 把一包1千克的糖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包糖的,每份重(  )克.
【答案】 100
【解析】
【详解】略
5. 409÷5的商是( )位数。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
【答案】 (1). 两 (2). 6 (3). 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求商是几位数,那么只要求出商是多少即可解答;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那么就得使□里的数大于或等于6;要使□38÷6的商是两位数,那么就得使□里的数小于6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①409÷5=81……4,所以商是两位数;
②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那么□里的数可以为:6、7、8和9,所以□里最小填6;
③要使□38÷6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的数可以为:1、2、3、4和5,所以□里最大填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一位数除法中,被除数的首位与除数的大小对商是几位数的影响,熟练掌握他们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 918÷9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从840里连续减去7,减( )次正好减完。
【答案】 (1). 百 (2). 12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将算式918÷9进行计算,根据商即可判断;从840里连续减去7,减1个7为7,减2个为7×2,减3个为7×3……,求减几次正好减完,也就是说7乘以多少等于840,所以用除法即:840÷7。
【详解】①918÷9=102,所以918÷9的商的最高位是百位;
②840÷7=120,所以从840里连续减去7,减120次正好减完。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应用,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2千克( )50克 284÷9( )284÷6
78×7( )78×9 ( )
【答案】 (1). > (2). < (3). < (4). <
【解析】
【分析】(1)千克和克之间进率是1000,据此将2千克换算成克,再和50克比较大小。
(2)整数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大的商小。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的乘积大。
(3)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小分数大。
【详解】2千克=2000克,2000克>50克,则2千克>50克;
9>6,则284÷9<284÷6;
7<9,则78×7<78×9;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比较大小。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时,比较分母的大小。
8. △÷□=20……5,□最小是( ),这时应该是( )。
【答案】 (1). 6 (2). 125
9.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45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白兔最多有( )只,最少有( )只。
【答案】 (1). 23 (2). 22
【解析】
【分析】黑兔和白兔一一间隔排列,要使白兔最多,则白兔排第一个,末尾也是白兔,此时白兔比黑兔多1只。白兔共(45-1)÷2+1只。要使白兔最少,则黑兔排第一个,末尾也是黑兔,此时白兔比黑兔少1只。白兔共(45-1)÷2只。
【详解】(45-1)÷2+1
=44÷2+1
=22+1
=23(只)
(45-1)÷2
=44÷2
=22(只)
则白兔最多有23只,最少有22只。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排列问题。白兔最多时比黑兔多1只,白兔最少时比黑兔少1只。
10. 里面有( )个,比少( )个。
【答案】 (1). 4 (2). 1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1份是,4份是。则里面有4个。用减去解答。
【详解】里面有4个。
-=,则比少1个。
【点睛】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1. 将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16
二、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2. 下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 甲比乙长 B. 乙比甲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答案】C
13. 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 6×486 B. 392×8 C. 4×597
【答案】C
【解析】
【分析】将每个选项中的三位数看成与之相近的整百数,再口算,找出最接近2400的即可。
【详解】A.6×486≈6×500=3000
B.392×8≈400×8=3200
C.4×597≈4×600=2400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14. 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2份,用分数表示为,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天拔3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拔2个,第五天拔( )个。
A. 5 B. 8 C.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拔2个,那么第二天拔的个数为:3+2,第三天拔的个数为:3+2+2,也就是3+2×2,第四天拔的个数为:3+2+2+2,也就是3+2×3,由此可看出第几天拔的个数为3+2×(天数-1),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第五天拔的个数为:
3+2×(5-1)
=3+2×4
=3+8
=11(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第几天拔的个数和天数之间的规律,计算时要注意混合运算的顺序。
16. 要使□2÷4的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
A. 3 B. 4 C.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三、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7. 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400×2=800,积是三位数;400×3=1200,积是四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可以举例说明原说法错误。
18. 5个相同加数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9. 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时钥匙的运动是旋转。( )
【答案】√
【解析】
【分析】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旋转的定义可知: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时钥匙的运动是旋转。
故答案为:√。
【点睛】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20. 350与4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0×4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350×4=1400,350与4的末尾有2个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关键掌握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需先求出它们的乘积。
21. 下面的英文字母,都是轴对称图形。( )
C T Z
【答案】×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Z 不是轴对称图形,C、T 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
【点睛】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
四、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15分,共23分)
22. 直接写得数。
600×7= 56÷7= 62×4= 55÷5=
210×4= 0×90= 800÷5= 300÷3=
770÷7= 0÷6= 630÷7= 424÷4=
【答案】4200;8;248;11;
840;0;160;100;
110;0;90;106;
;;;1
【解析】
【分析】
【详解】略
23. 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67×6= 604×7= 450×8=
96÷7= 900÷7= 702÷4=
【答案】402;4228;3600;
13……5;128……4;175……2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7×6=402 604×7=4228 450×8=3600
96÷7=13……5 验算:13×7+5=96
900÷7=128……4 验算:128×7+4=900
702÷4=175……2 验算:175×4+2=702
五、操作题。(第1,2题每题3分,第3题4分,画图、计算各2分,共10分)
24. (1)将△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将☆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作平移后图形的方法,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 用两个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答案】画图见详解;正方形的周长8厘米,长方形的周长10厘米
【解析】
【分析】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长边相接时,拼成的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宽边相接时,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长为2+2=4厘米,宽为1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2×4=8(厘米)
(2+2+1)×2
=5×2
=10(厘米)
答:正方形周长是8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0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拼成的正方形边长以及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六、生活中的数学。(第1题4分,第2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0分)
26. 张老师去书店买了8套《趣味数学》,每套6本,每本12元,张老师付了多少元?
【答案】576元
【解析】
【分析】用每套本数乘每本价钱,求出每套价钱。再乘购买套数,求出一共花费的钱数。
【详解】12×6×8
=72×8
=576(元)
答:张老师付了576元。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27. 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三种水果.
(1)种哈密瓜和葡萄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西瓜的地比种哈密瓜的地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答案】(1);(2)
【解析】
【详解】(1)+=
(2)-=
28. 如下图,小华从自己家出发,每分钟走55米,9分钟到达学校,小平家离学校400米。小华家和小平家相距多少米?
【答案】895米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出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则小华家和小平家的路程=小平家到学校的路程+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5×9=495(米)
495+400=895(米)
答:小华家和小平家相距895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运用,关键是“求出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即可。
29. 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加工了55个,师傅加工的比徒弟的3倍少16个,师傅加工了多少个?
【答案】149个
【解析】
【分析】师傅加工的比徒弟的3倍少16个,则用徒弟加工零件个数乘3,再减去少的16个,求出师傅加工零件个数。
【详解】55×3-16
=165-16
=149(个)
答:师傅加工了149个。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0. 学校组织绘画展览,一年级的作品有40幅,二年级的作品有45幅,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总数少13幅,三年级的作品有多少幅?
【答案】72幅
【解析】
【分析】用一年级作品数量加上二年级作品数量,求出一、二年级作品总数量。再减去少的13幅,求出三年级作品数量。
【详解】40+45-13
=85-13
=72(幅)
答:三年级的作品有72幅。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需熟练掌握。
31. 公路的一边种了一排柳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军军从第1棵柳树跑到第28棵柳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162米
【解析】
【分析】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从第1棵柳树到第28棵柳树,共有28-1个6米。则一共跑了(28-1)×6米。
【详解】(28-1)×6
=27×6
=162(米)
答:一共跑了162米。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段数=棵数-1,即第1棵柳树到第28棵柳树有27个6米。无为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中小学学习质量监测
三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第11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 345×4积是( )位数,78÷3的商大约是( )十多.
2. 208是( )4倍,36的5倍是( )。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单位。
亮亮的妈妈去超市买了一袋大米重10( ),一袋苹果重2( ),一袋面包重200( ),乘坐可载重1000( )的电梯到达9楼。
4. 把一包1千克的糖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包糖的,每份重(  )克.
5. 409÷5的商是( )位数。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大填( )。
6. 918÷9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从840里连续减去7,减( )次正好减完。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2千克( )50克 284÷9( )284÷6
78×7( )78×9 ( )
8. △÷□=20……5,□最小是( ),这时应该是( )。
9. 白兔和黑兔一共有45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白兔最多有( )只,最少有( )只。
10. 里面有( )个,比少( )个。
11. 将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2. 下图中的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A. 甲比乙长 B. 乙比甲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13. 下面的积大约是2400的算式是( )。
A. 6×486 B. 392×8 C. 4×597
14. 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A. B. C.
15. 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天拔3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拔2个,第五天拔( )个。
A. 5 B. 8 C. 11
16. 要使□2÷4的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
A. 3 B. 4 C. 5
三、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7. 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18. 5个相同加数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
19. 用钥匙拧开房间门时钥匙的运动是旋转。( )
20. 350与4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 )
21. 下面的英文字母,都是轴对称图形。( )
C T Z
四、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15分,共23分)
22. 直接写得数。
600×7= 56÷7= 62×4= 55÷5=
210×4= 0×90= 800÷5= 300÷3=
770÷7= 0÷6= 630÷7= 424÷4=
23. 用竖式计算,除法要验算。
67×6= 604×7= 450×8=
96÷7= 900÷7= 702÷4=
五、操作题。(第1,2题每题3分,第3题4分,画图、计算各2分,共10分)
24. (1)将△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将☆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5. 用两个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请你画一画,算一算。
六、生活中的数学。(第1题4分,第2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0分)
26. 张老师去书店买了8套《趣味数学》,每套6本,每本12元,张老师付了多少元?
27. 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三种水果.
(1)种哈密瓜和葡萄地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种西瓜的地比种哈密瓜的地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8. 如下图,小华从自己家出发,每分钟走55米,9分钟到达学校,小平家离学校400米。小华家和小平家相距多少米?
29. 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加工了55个,师傅加工的比徒弟的3倍少16个,师傅加工了多少个?
30. 学校组织绘画展览,一年级的作品有40幅,二年级的作品有45幅,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总数少13幅,三年级的作品有多少幅?
31. 公路的一边种了一排柳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军军从第1棵柳树跑到第28棵柳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