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4 孙权劝学
孙权善劝显才智,吕蒙勤学长见识
孙权(吴)
曹操(魏)
刘备(蜀)
了解写作背景,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理解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
重点
重点
难点
《资治通鉴》简称为《通鉴》,全书294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故命名为《资治通鉴》。对《资治通鉴》的称誉,评价:“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作品简介
编年体:《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书体例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散文家,世称“涑(sù)水先生”。
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反对王安石变法。后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后任尚书左仆射(yè)(即宰相),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不久辞世,谥号文正。
作者简介
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
公元208年
公元210年
背景链接
公元210年
孙权劝吕蒙学习。
人物简介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鲁肃死后,他曾掌管东吴军事,在此期间,设计打败关羽,收复荆州。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qīnɡ
wéi
ɡènɡ
dānɡ
shú
yé
[常见考查形式]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下列句子翻译无误(有误)的一项是( ) 。
[答题技法]
1.遵循翻译的五个原则——留、替、调、补、删。
2.明确答题的四个步骤。
(1)审清。 (2)译准。 (3)连顺。 (4)誊清。
考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译 文
(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部将。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道,当权。
推托。
事务。
(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译 文
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只,只是。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译 文
到,等到。
经过。
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孙权部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同有学识的人分开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译 文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返回
◆古今异义
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单独,孤单
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字词清单
见往事耳
往
古义: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今义:耳朵
但当涉猎
但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即更刮目相待
更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一词多义
当
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动词,掌管、担当
助动词,应当
《诫子书》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静以修身
介词,用
与“为”连用,可译为“认为”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若
孰若孤
若屈伸呼吸
动词,像、如
代词,你
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险躁则不能治性
动词,研究
动词,修养
大
与蒙论议,大惊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副词,表程度,十分
敬辞,多用于称呼前
《诫子书》
《杞人忧天》
◆文言句式
省略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倒装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友”前省略“与蒙”,即“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吴下阿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成语积累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不辞辛苦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当务之急 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
过门不入 及鲁肃过寻阳(经过)
语句 分析 形象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热爱学习
目光远大
关爱下属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以强烈的反问语气强调:不是要吕蒙成为“博士”,而是希望身居高位的他通过学习来提升能力。对吕蒙不听劝诫表示出不悦和责备的意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言辞恳切地指出学的方法及目的。“耳”字消除了吕蒙的顾虑,舒缓了对话中的矛盾。
反问句,否定吕蒙“军中多务”的理由。
双重否定,语气坚决,不容推辞。既表现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整体感知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分析人物对话,把握人物形象
卿言多务,孰若孤?
循循善诱(善于劝学)
学习任务单
语句 分析 形象
鲁肃
吕蒙
爱才敬才
忠厚坦诚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叹号照应“大惊”,尽显鲁肃惊奇的神态,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吕蒙的学识有了惊人长进。
反问句,有对自己今非昔比的自豪,再次突出进步之巨大;语气略带揶揄,气氛融洽。
虚心受教 勤奋好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课文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来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原文
译文
课文翻译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è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原文
译文
疏通文意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
概括主要内容
梳理行文思路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活动一:品析语言,体会心理
活动二:结合细节,分析形象
学
习
过
程
活动三:探究主题,拓展延伸
第
一
部
分
品析语言体会心理
品析语言
孙权为什么“劝”
是怎么“劝”的
“劝”的结果怎样
主要人物
孙权
吕蒙
鲁肃
三国时吴国大将,16岁进入军营,以胆气著称,战功卓著,但颇为轻狂。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成为吴国军事家。
治军有方,深谋远虑,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英勇果断,胆略过人。东汉末,继承其兄孙策之位,据有江东六郡,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
公元208年
公元210年
公元210年
劝学背景
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初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周瑜病死。去世前写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了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三国鼎立,未知事态发展动向;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
吕蒙战功卓著,但颇为轻狂。为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劝学经过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学的理由
学的目标
学的条件
学的收获
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很低
委婉批评
现身说法
分析语言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结合语句分析孙权怎样的语气和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看出他对吕蒙的关心和厚望。
分析语言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结合语句分析孙权怎样的语气和心理?
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略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但”字,表达了劝学的目的,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分析语言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结合语句分析孙权怎样的语气和心理?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鼓励吕蒙学习。
分析语言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侧面描写
通过鲁肃的神态描写、语言赞美和行为活动。
鲁肃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
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鲁肃的神态 “大惊”,以及行为“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都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识的进步。
分析语言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侧面描写
通过吕蒙自得自豪的语言描写。
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侧面描写
分析语言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第
二
部
分
结合细节分析形象
“卿今当涂掌事” ——语重心长
“不可不学!” ——坚决 、严厉、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不悦、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言辞恳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吃惊,赞叹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自豪、骄傲、自得
分析形象
朗读提示——读出人物语气
分析形象
孙权
吕蒙
鲁肃
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为人直爽,敬才爱才
孙权劝说吕蒙,使之“就学”,你能分析一下他劝说技巧的高妙之处吗?
孙权的一番话逻辑严密,令人无可辩驳。同时,他能充分考虑听话者的感受,让其心悦诚服。
①明确学的必要性。以双重否定指出“不学”会影响吕蒙当权掌事。学,既是君主对臣子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是为着吕蒙提高自身修养打算。
②指出学的可能性。在吕蒙推辞后,孙权一方面用强烈的反问“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自己的要求不可改变;另一方面,又站在吕蒙作为武将的角度思考,用“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降低了学习要求,并言辞恳切地指出学的方法及目的。
③现身说法,以自己政务繁忙尚且能经常读书为例,来说服吕蒙事务繁忙不是不学习的理由,同时强调读书让自己“大有所益”,让吕蒙看到学的效果。
深入探究
孙权劝学
结构梳理
孙权劝学
(详)
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 劝因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 学法
孤常读书 大有所益 → 好处
吕蒙就学
(略)
鲁肃叹学
(详)
——蒙乃始就学
非复吴下阿蒙
结友而别
印证成果
学必有得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主旨归纳
《孙权劝学》与《诫子书》比较阅读
都与“学”这一话题相关:《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只有静心专一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只有定下志向才能学有所成。
都谈到了要惜时勤学:吕蒙提及“军中多务”,孙权现身说法;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相同点
拓展延伸
不同点
关系
《孙权劝学》
《诫子书》
主题
写法
君与臣
父与子
学习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学习是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
叙事:通过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及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议论:开篇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后具体论述修身养德的方法和途径。
(一)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以时间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二)古代称谓语
尊 称 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都是双音词 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夫子”等
也可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称呼对方,如“足下、阁下、左右”等
还有用官职或地位、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夫、将军、公子”等
用包含形容词的词来称呼,一般是双音词,前一个是形容词,后一个是与人物相关的名词 令: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尊:尊上、尊公、尊驾、尊兄
贤:贤妻、贤弟
仁:仁翁、仁兄、仁弟
先:先严、先父、先考、先母
高:高堂、高朋、高邻
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词 常用的有“子、公、君”等,可译作“您”
拓展延伸
谦 称 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 用自己的姓或者名自称,表示谦下
用“臣、仆、某、小人”自称
君主常用“寡人、孤”等自称,表示谦下
向别人提及自己的家人时使用 用形容词修饰,常见的有“愚、敝、贱、
小、卑”等
用名词来修饰,常见的有“家、舍”,可译作“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