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土地的誓言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12:53:1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9张PPT)
8* 土地的誓言
题目的中心词是“誓言”,可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土地”象征着作者挚爱的故乡。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碾”“斑斓”“亘古”“污秽”等常考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重点)
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能说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重点)
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难点)
原名曹京平,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山西、重庆执教,在香港、上海主编过《时代文学》《大刚报》副刊。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
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合为一体,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创作背景
读读写写
碾( ) 誓言 胸膛
嗥鸣( ) 山涧 高粱
斑斓( ) 缠绕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埋葬
镐头( ) 土壤 禾稻 丰饶
污秽( ) 耻辱
niǎn
háo
lán
ɡèn

lǒnɡ
ɡǎo
huì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注意右上角是“ ”,下面是“米”,(与粮食相关)。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多音字
( )血缘
( )血淋淋

xuè
xiě
( )参天
( )参差
( )人参

cān
cēn
shēn
( )场院
( )操场

chánɡ
chǎnɡ
【串句记忆法】 他从不埋( )怨学习条件不好,只是埋( )头学习。
mán
mái
形近字
绕( )缠绕
饶( )丰饶
rào
碾( )碾子
辗( )辗转
ráo
niǎn
zhǎn
粱( )黄粱一梦
梁( )栋梁
liánɡ
liánɡ
【形旁辨字法】新鲜水(氵)果惹人垂涎( ),怪诞( )言(讠)语时时听见。
xián
dàn
镐( )镐头
稿( )草稿
槁( )枯槁
ɡǎo
ɡǎo
ɡǎo
契( )默契
挈( )提纲挈领
锲( )锲而不舍

qiè
qiè
词语集注
连一连
泛滥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
斑斓
灿烂多彩。
谰语
没有根据的话。谰,抵赖、诬陷。
污秽
肮脏的东西。
也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近义词:斑驳
意义比“肮脏”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的?
题目“土地的誓言”是指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不是“土地本身发出的誓言”。
第1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热血沸腾!
第2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第1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热血沸腾!
第2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
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作者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语句,在旁边批注理解。
理一理作者的感情变化,然后交流发言。
找抒情句,做批注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3)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语句
挚痛的热爱,感情基调
回忆往事,美丽富饶
故乡召唤,血液喷涌
(4)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5)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6)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语句
故乡脚印,春华秋实
铮铮誓言,战斗牺牲
铮铮誓言,战斗牺牲
1.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
2.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
3.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
4.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本课抒情方式:
有感情朗读你将展示的语句
先说出批注,然后分析批注
其他同学对发言点评,补充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
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只属于失去的故园。
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嗥鸣的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幽远的车铃等。
通过有特色、有意味的景物表达情感
这些都是关东大地上的代表事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这些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在语言的反复中渲染和强化情感
这种情感经过多次反复,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组排比,内容连贯,气势如虹。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齐读文章最后“没有人能够忘记她”至文末,思考: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情绪逐渐激动,作者不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眷念深爱
土地的誓言
挚痛的热爱
热情的赞美
深切的怀念
思忆故乡
愤慨坚定
与土地关系密切
回忆成长的足迹
面对土地发誓
发出誓言
眷恋故土
爱国情深
结构梳理
本文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主旨归纳
为什么古人用“桑梓”指代故乡
在我国古代,桑树、梓树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树。桑树的叶子可以用来养蚕,果实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用来制造器具,叶、果、枝、根、皮皆可入药。而梓树的嫩叶可食,皮可入药,木材轻软、耐腐,可制作家具、乐器等。
文化自信
此外,梓树是一种速生树种,故常被古人用作薪炭。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的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常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
漂泊在外、客居他乡的人们在见到这两种树木时往往会生出思乡之情,久而久之,“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排 比
  本文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也使文章形成了连贯的、逐渐增强的语势,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沦陷故乡的眷恋。请你也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
(120字左右)
语言运用
(1)了解排比的特点:①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②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③语意相近或相关。
(2)理解其作用:加大语言的信息量,使语言条理性强,节奏鲜明,富有气势,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写作策略
自然界就是一部无字的大书,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阅读。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可以读出春天的脚步;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可以读出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可以读出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可以读出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可以读出勤劳的甜美。
写作实践
五个“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构成排比,表现了大自然语言的丰富,蕴含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