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生物学科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H1N1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无细胞结构 C. 无细胞壁 D. 无遗传物质
3.在观察黑藻中叶绿体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因为黑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C. 临时装片中的叶子随时保持有水的状态
D. 若视野比较暗,可调节反光镜和增大光圈
4.原产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 B. 脂质 C. 蛋白质 D. 糖类
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B.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
C. 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 生物体内的糖类都属于能源物质
6.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①ATP ②DNA ③染色体 ④细胞膜 ⑤脂肪 ⑥淀粉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②③④⑥
7.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 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 有些蛋白质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蛋白质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抗体与受体都具有专一性
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不会影响其生物活性
8.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的核酸都存在于细胞核 B. 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C. DNA与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相同 D. RNA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C,G
9.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 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 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 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10.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11.心肌细胞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在细胞膜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 磷脂的含量不同 B. 糖类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C. 蛋白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D. 脂质的含量及种类不同
12.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 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催化及调节作用
D. 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没有纤维素酶,所以人体不能利用纤维素中的能量
1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需穿过两层磷脂双分子层
B. 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 胃蛋白酶通过主动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D. 在氧浓度为0时,轮藻细胞可逆浓度梯度吸收K+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唾液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均能进行有氧呼吸合成 ATP
C.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如果温度从 100 ℃降低到 37 ℃,该酶的活性可增强
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单向的
16.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17.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要用过氧化氢做为实验材料
B. 利用淀粉酶、淀粉和蔗糖研究酶的作用的专一性的实验,用碘液检测实验的结果
C. 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的实验,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D.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必须将酶和底物调到预设的pH条件下再混合
18.用某种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种酶,甲、乙两种酶的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处理过程前后蛋白酶的自身性质发生改变
B. 甲酶活性不变的原因是蛋白酶使其失活
C. 蛋白酶处理乙酶的反应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D. 蛋白酶处理乙酶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19.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4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
20.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 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 下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某种化合物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单糖,则常见的有________(答2种)等。
(2)若B是由大量基本单位A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基本单位A可缩合形成组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________(填物质)。
(3)物质C是由三分子________与一分子________发生反应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
22.下图中,A、B、C、D表示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两层______分子,A的化学本质是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A的______和______就越多。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字母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字母______。
(3)若图示所示为动物细胞,失水时细胞体积变______(大/小),说明细胞膜具有 。
(4)若图示为细胞膜,它与 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23.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乙中的Ⅱ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与Ⅲ连接的目的是________。
(2)将装置甲和乙中澄清石灰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能检测到有酒精生成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场所,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再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号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酵母菌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①酵母菌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
②根据试管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塘沽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生物学科答案
选择题:
BBAAD ACABB CDDDA BDDDB
综合题(共40分)
21.(1)葡萄糖、脱氧核糖(或果糖或核糖)
(2)纤维素
(3)脂肪酸;甘油
22. (1) 磷脂 蛋白质 种类 数目
(2) b a
(3) 小 一定的流动性
(4) 核膜 细胞器膜
23.(1)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让酵母菌将 Ⅱ中的O2耗尽,确保其在实验过程中只进行无氧呼吸
(2)由蓝变绿再变黄; Ⅱ
(3)①作为对照; c、e
②b、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