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导与练——专题八:运动和力(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复习导与练——专题八:运动和力(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14:2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复习导与练——专题八:运动和力
基础知识城系统
一、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 并挤压。(2)接触面 。(3)发生相对运动或有 。
3、分类: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5、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接触面的 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7、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应用: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 、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 、接触面变 、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静摩擦没有固定值,它的大小随着拉物体的力的大小改变而改变;当物体滑动起来后,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当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时,物体加速运动,当拉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时,物体减速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 。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 。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而概括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 ,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 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c、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
3.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 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 ,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 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 ,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2.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3.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比
分类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定义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
不同点 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②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 ①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②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共同点 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②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 。
(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 。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练习固基础
1、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慧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2、如图8.1-1所示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运动员冲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8.1-2所示的各图中惯性最大的是:( )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8.1-3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6、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
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
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
7、放在桌面上的物体M,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水平拉力作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M可能不受摩擦力 B.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物体M可能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物体M可能不受重力的作用
8、如果你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后,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 B.保持断绳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 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10、如图8.1-4所示, A、B、C、D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上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
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12、体重为490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N,方向竖直向下 D.小于490N,方向竖直向
13、如图8.1-5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14、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 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瓶子受到向下滑力减小 D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不变
15、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
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C.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N,方向是________。
17、将重为4N 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足球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N.则足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大小为 N。
18、乘坐公共汽车,当身体突然向前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____;当身体突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____。
19、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里头的小钢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为___摩擦;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____摩擦。
20、如图8.1-6所示,是一起交通“追尾”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仍继续向前运动,撞上汽车A。为了行车安全,请给驾驶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21、如图8.1-7所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吉祥物冬冬在进行冰壶比赛,掷出的冰壶能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____,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_________。
22、如图8.1-8所示,用一水平力F=30 N将重20 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摩擦力的方向____。
23、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 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
24、冬天,汽车在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______的办法来__摩擦的。
25、重104N的车厢,在103N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厢受到的阻力是____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____。
26、如图8.1-9所示,是小慧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活动中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要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___。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____的原因。
(3)在本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如果可以补充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个实验的名称)
27、如图8.2-10甲所示,是小慧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慧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并通过调整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慧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宇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8.3-11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慧的实验优于小宇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
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8、小慧用如图8.1-11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_____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a.分析序号_____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_____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8.1-1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