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16 20: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选择题专题训练
1.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广大的国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我国的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B.春节期间哈尔滨正在进行冰雕展,而海南岛的农民正在插稻秧
C.平凉的同学们上午做课间操时,新疆的同学们正在吃午饭
D.我国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2.学校所在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温度带及作物熟制是( )
A.热带、一年三熟 B.亚热带、一年两熟
C.暖温带、两年三熟 D.中温带、一年一熟
3.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
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其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纬度差异大
C.夏季风进退不稳定 D.西高东低的地势
5.一同学画了下面几幅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C. D.
6.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三级
A.省市县 B.省市乡 C.省县乡 D.省县村
7.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 )
A.地球上所有水体总和 B.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海洋里的海水和陆地上的淡水 D.除海洋水以外的水体
8.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陕西省人口最多
B.“全面二孩”政策表明我国不再需要计划生育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D.我国有65个少数民族,泼水节是朝鲜族突出的民族节日
9.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印度 B.俄罗斯 C.蒙古 D.不丹
10.渑池县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 )
A.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C.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1.“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河流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上述水文特征相符的河流是
A.长江 B.塔里木河 C.黄河 D.嘉陵江
12.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符合右图沿箭头所示方向的是( )
A.冬季风逐渐减弱 B.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小 C.年降水量逐渐增加 D.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13.我国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内外流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和太行山 B.大兴安岭和阴山
C.秦岭和昆仑山 D.贺兰山和祁连山
14.土地资源的利用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地形与其土地利用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平原—耕地 B.高原—草地
C.山地—耕地 D.山地—林地
15.下表是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表,据此推测该省可能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16.“两湖两广两河山”所指的八个省级行政区中,互不相临的一组是 ( )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河南、河北 D.山东、山西
17.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黑龙江
18.下列哪个不是我国山区多的优势:( )
A.可以发展林业 B.可以发展畜牧业 C.可以发展旅游业 D.交通不便
19.在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最多的是武汉,武汉位于哪个省( )
A. B. C. D.
20.下列山脉中,属于大高原与大平原之间的分界山是( )
A.太行山 B.南岭 C.武夷山 D.天山
21.我国的位置与周边国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阿富汗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B.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大陆性更强,更寒冷
C.与西欧相比,我国气候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D.我国西部通过陆上交通与多国交往
22. 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23.四川雅安地震时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24.夏季,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影响 D.河流分布多少
25.从下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开始减小的年份最可能在( )
A.1981~1985年 B.2016~2020年
C.2031~2035年 D.2041~2045年
26.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治理关键都是防洪 B.长江、黄河的上游水力资源都丰富
C.长江、黄河航运发达地区都在下游 D.长江、黄河都存在凌汛问题
2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省(区)是( )
A.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B.台湾 广东 广西 云南
C.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D.云南 广西 广东 台湾
28.下列对于我国地形区描述错误的是( )
A.四川盆地在四大盆地中农业最发达
B.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C.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深厚,沃野千里
D.准噶尔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29.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各企业研发投入高,这反映了深圳是中国的( )
A.经济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商贸中心 D.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30.下列产业中,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A.农业 B.服务业 C.工业 D.交通运输业
3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温泉 B.草地
C.太阳能资源 D.煤
32.“高铁外交”已成为中国新名片之一。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B.充足的劳动力 C.运输需求量大 D.科技和人才
3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塞 ②居住条件差 ③就业困难 ④饥饿贫困 ⑤自然环境恶化
⑥劳动力短缺 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注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B.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气温都超过20℃
C.我国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D.根据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对比关系,可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
36.有关我国河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流河水量少于外流河 B.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
C.内流区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外流区流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37.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A.促进人口大规模迁移 B.促进乡村城市化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解决人均自然资源不足问题
38.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既有利于生态平衡,又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①在江南丘陵修筑梯田
②在洞庭湖平原退耕还林
③在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④在黄土高原开荒种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9.自古黄河多忧患,其在中游的表现有( )
A.水土流失 B.凌汛 C.荒漠化 D.决口改道
40.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行政区依次是( )
A.云、贵、粤、闽
B.云、桂、琼、台
C.臧、云、粤、闽
D.云、桂、粤、台
41.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许多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题。
界线b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关于我国人口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界线b大致从黑龙江省的漠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C.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政策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D.我国人口的分布以界线b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42.下列区域中兼为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的是
A.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B.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C.辽中南工业区 中关村高新区 D.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4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跨纬度比较大 D.跨经度比较大
44.我国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天津市
45.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北多南少 D.西多东少
46.下列城市中,属于直辖市的是(   )
A.北京与西安 B.天津与广州 C.重庆与上海 D.北京与武汉
47.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单一,以丘陵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平原所占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
48.读我国两幅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题。
①②两省的界山是( )
A.大别山 B.巫山
C.秦岭 D.太行山
49.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的省区,少数民族分布正确的是( )
A.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黎族、汉族、壮族、傣族
C.高山族、壮族、汉族、回族 D.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50.观察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渤海和黄海是我国的内海
B.人口地理分界线又叫胡焕庸线
C.我国人口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D.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腾冲位于西藏自治区
51.下列省份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B. C. D.
52.下列河流与其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珠江——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黄河——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淮河——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5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种植业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
B.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C.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D.山区常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54.现在下列国家中,目前仍非法占领我国钓鱼岛的国家是( )
A.越南 B.日本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55.关于如图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线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乙地的气候类型是高山高原气候
C.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C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56.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东高西低,由东向西缓缓倾斜 D.西高东低,由西向东缓缓倾斜
57.图A中②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该地区的降水量范围是_______( )
A.水田,多数大于1600毫米 B.水田,大于800毫米
C.旱地,400-800毫米 D.旱地,800-1600毫米
58.下列四省中(下图),没有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5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60.下列属于对黄河进行治理的水利枢纽是
A.三峡 B.小浪底 C.葛洲坝 D.丹江口水电站
6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大江大河多滚滚东流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6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地多、高原少 B.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C.西南多、东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63.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 B.宁夏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6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65.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壮族 B.白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66.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适宜发展(  )
A.林业 B.渔业 C.种植业 D.副业
67.我国领海宽度是(  )
A.15海里 B.24海里 C.12海里 D.20海里
68.在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的是( )
A.河北省 B.湖南省 C.山西省 D.四川省
69.暑假期间,小明要去位于天山的吐鲁番盆地,看火焰山神奇的地貌,而小丽却想了解神秘的兵马俑。请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0.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 D.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南部
71.东北地区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亚市郊区建起了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南繁基地,秋天工作人员把收获的种子拿到海南种植,春天收获后运回来再种植。之所以在海南育种,主要是他们看中了海南岛的(  )
A.农业科技水平高 B.灌溉条件好
C.机械化水平高 D.光热条件好
7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漠河——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B.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C.黑河——腾冲以西是我国人口稠密区
D.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南少、西北多
73.下图四幅经纬网图,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中国的是( )
A. B.
C. D.
74.我国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多,是一个没有冬天的海岛;而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这种不同主要取决于(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洋流因素
75.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个民族分布都相对集中
B.各民族在各地分布均匀,交错杂居
C.广西是我国傣族人口主要分布的地区
D.东北、西北和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
76.(2017高密模拟)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规划中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图中A省区的简称、B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
A.黔、南昌 B.赣、长沙
C.湘、贵阳 D.黔、长沙
77.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是
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中部
C.汉族以中部和西部最为集中
D.各地区分布比较均衡
78.四大高原各有特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成为神舟飞船最佳着陆场
C.黄土高原黑土广布
D.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山间小盆地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C
7.B
8.C
9.B
10.A
11.B
12.D
13.B
14.C
15.A
16.D
17.C
18.D
19.B
20.A
21.B
22.A
23.B
24.A
25.B
26.B
27.D
28.D
29.D
30.C
31.D
32.D
33.B
34.A
35.B
36.C
37.C
38.C
39.A
40.D
41.B
42.D
43.B
44.C
45.B
46.C
47.B
48.B
49.D
50.B
51.D
52.B
53.A
54.B
55.A
56.B
57.C
58.B
59.C
60.B
61.C
62.B
63.D
64.A
65.A
66.A
67.C
68.B
69.B
70.C
71.D
72.B
73.A
74.A
75.D
76.D
77.A
78.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