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短文两篇 爱莲说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7短文两篇 爱莲说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17:43: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短文两篇 爱莲说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 B.可爱者/甚蕃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同予者/何人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4.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二、默写
5.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7.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   。
8.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9.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10.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   ,   。
11.周敦颐《爱莲说》中咏莲名句:   
1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   。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3.解释下列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不蔓不枝( )
③陶后鲜有闻( ) ④宜乎众矣( )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5.文中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16.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小题。
[甲]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②亭亭净植(  )
③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  ) ④余以为妙绝 (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乙文用原文填空)
(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A、B、D朗读节奏划分正确,C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正确应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2.【答案】D
【解析】【分析】D项“宜”是应该的意思。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3.【答案】C
【解析】【分析】ABD三个选项中“之”都是“的,助词”;C项“之”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
4.【答案】D
【解析】【分析】作者喜欢的是“莲”,赞美莲的高洁品质。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
5.【答案】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6.【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答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8.【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淤、染、濯、涟。故答案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9.【答案】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0.【答案】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1.【答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爱莲说》中咏莲名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故答案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12.【答案】莲;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13.蕃:多;枝:旁生枝茎;鲜:少;宜:应当
14.①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花,而莲是花中的君子.
②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5.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参考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众多了!
13.(1)句意为:值得喜爱的有很多。蕃:多;(2)句意为: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枝:旁生枝茎;(3)句意为: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4)句意为:当然人数众多了!宜:应当。故答案为: 蕃:多;枝:旁生枝茎;鲜:少;宜:应当
14.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句重点词语:独,只,仅仅;出,长出;染,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2)句重点词语:莲之爱,对于莲花的喜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故答案为:①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不显得妖娆。
②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阅读全文可知,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因此本文标题为“爱莲说”。作者在文中要赞美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莲花的高洁从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而对壮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由“菊,花之隐逸者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知,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突出自己不慕名利的君子之德;用菊花作正衬,突出作者不消极避世,要在污浊的世间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故答案为: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的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16.【答案】(1)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竖立;③一起;④妙到了极点
(2)①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但不显得妖艳。(重点词:予、之、染、濯。)
②每到夏天,靠近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重点词:至、临、欣然。)
(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4)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水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联系文段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题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①句意: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花,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意: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竖立。③句意: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偕:一起。④句意:我认为美妙到了极点。妙绝:美妙到了极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①重点词语有:予,我;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濯,洗涤。此句译为: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②重点词语有:至,到;临,靠近;欣然,高兴的样子。此句译为:每到夏天,靠近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甲文第①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作者托物言志,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再结合第②段“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以莲象征君子,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突出表现了作者要像莲花一样,做一个君子,在世俗生活,却不被世俗风气所沾染,不贪慕名利,要培养高尚的志趣。阅读乙文可知,“尽作飘摇之态”的意思是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描写了受到大雨袭击的荷花的状态。“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的意思是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描写了雨后荷花的姿态。(4)本题考查谈看法。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甲文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喻指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格;“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喻指君子卓尔不群,刚正直率,豁达大度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正直、不同流合污)的人格。“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乙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是意思是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这几句是对荷花的形态的具体描写,写出荷花鲜妍明媚、清新脱俗,美丽动人的特点。通过李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纯洁,毫无雕琢装饰,再加上“余以为妙绝”等句子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赞叹、喜爱)之情。示例:我更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由文中“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可知,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优雅别致,犹如仙子般美丽迷人。故答案为:(1) 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竖立;③一起;④妙到了极点
(2) ①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但不显得妖艳。
②每到夏天,靠近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3)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4)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水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联系文段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考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必须整体感知全文。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语句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围绕观点阐述理由即可。结合文章的内容,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及附近的语句,揣摩出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乙】
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边。每当到了夏天,便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