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17: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邓稼先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  元勋(xūn) 妇孺皆知(rú)
B.难堪(kān) 鞠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燕然勒功(yān)
C.殷红(yīn) 至死不懈(xiè) 无垠(yín) 锋芒毕露(lù)
D.挚友(zhí) 彷徨(huáng) 谣言(yáo) 马革裹尸(guǒ)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北大毕业后在长安街头卖肉谋生的才子,经《华商报》首次报道后,几乎家喻户晓,掀起了一场关于人才话题的大讨论。
B.让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鲜为人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C.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因为他始终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
D.中国轮椅击剑队以9金4银4铜的傲人成绩创造辉煌,这是一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课堂上,老师从鱼香肉丝的味道入手,引导学生们动手研究菜谱中糖、醋的“少许”“适量”到底是多少?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当前仍有一批红色资源面临保存风险:一些红色遗址遗迹保护缺失;部分无名烈士陵园墓地遭到破坏;红色历史研究不足,英烈生平事迹宣介不足,逐渐湮没无闻……
D.2021年4月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或简称“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正式面向全世界开放。
5.下列关于《 邓稼先 》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本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各部分内容安排有些杂乱无章。
C.文章自始至终以友谊为基调,以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为主旋律,真挚的情谊令人感动不已。
D.这篇文章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又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原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一声巨令,蘑菇云升起,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⑤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二、语言表达
7.在学完《邓稼先》一课后,你所在的班级将要编写一期以“两弹之星,民族之魂”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与到活动中来。
(1)手抄报上有一副歌颂邓稼先的对联,上下联弄混了,请你来帮忙。
A.呕心沥血造两弹,鞠躬尽瘁报国家
B.两弹雪去百年耻,一星放飞千秋梦
上联:   ,下联:   。(填序号)
(2)手抄报的《深情忆稼先》栏目,编录了同学们搜集到的几则相关材料。请你联系这些材料,按要求把“小编插话”补充完整。
材料一:一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杨振宁
材料二:踏遍戈壁共草原,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张爱萍悼邓稼先词
材料三:邓稼先患病后,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小编插话:在挚友的眼中,你是绽放生命之花的高山雪莲,    。
三、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号顺利返回,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
(2)【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
(3)【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例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
例: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
四、语段阅读
课文重读
《邓稼先》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
②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寿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难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千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⑦我父亲诞生189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9.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10.体会文中加线字“撑”好在哪里?
11.“也不知道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12.请你为邓稼先说一句最能概括他一生的话。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群勇士中,一定有一个叫钟南山的人。
②钟南山骨子里的“刚”,从小就埋下了。12岁那年,他偷偷找来一把大伞,从三楼一跃而下,幻想像武侠片中的豪杰一样凌云腾空。没想到,伞边翻卷,支撑力不足,钟南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瘫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声不吭地爬了起来。
③成年之后,钟南山投入到了医学行业。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是医院里功底最差的大夫,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他被科室的医师们轮流嘲讽,他羞愧难当,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几个月内,他写下了4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暴瘦24斤,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
④43岁时,他通过了选拔考试,赢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国医生没有资格直接参与临床手术,钟南山只能做一些查房、参观实验的边角活。他知道,只用眼睛看根本不能做出成绩,导师也不看好他,只允许他待满8个月。钟南山不服气,决定改变局面。为了观察真实的实验过程,他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记录好实验数据;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狂吸一氧化碳。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2%,就相当于连抽60支香烟。但他成功了,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指出了推导的不完整性。导师心服口服,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毕业时,英国一家大学极力挽留钟南山,希望他在皇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则执意要回国。导师弗兰里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热情赞扬钟南山:“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
⑤钟南山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从此他成长为一个敢医敢言的“钢铁直男”,在医学的荆棘丛里走出一条坦途。
⑥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⑦“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这样一个钢铁猛士,心底却藏着极致的温柔。
⑧“非典”刚开始时,广州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病毒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亲自给每个病人量体温,不放过每一个观察的机会,曾连续工作38小时未合眼,直到病倒在床。为了不影响同事和病人的情绪,他隐瞒了病情,悄悄回家治疗。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⑨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⑩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
13.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①在12岁时,就敢从三楼“跳伞”→②    →③在英国留学时,为获取第一手资料,用自己做实验,得到导师的挽留与极力称赞→④    →⑤带病工作,温柔对待病人→⑥听到武汉市民唱国歌哽咽。
14.“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5.作者为何用“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
16.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邓稼先被授予“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他们身上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请结合选文和课文《邓稼先》,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项,“鲜”应读“xiǎn”;C项,“殷”应读“yān”;D项,“挚”应读“zhì”。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B
【解析】【分析】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B.鲜为人知: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与语境不符。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D. 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答案】C
【解析】【分析】A项,“拓展”不能搭配“感受”;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的身影”;C项,正确;D项,句式杂糅,删掉“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A
【解析】【分析】A.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句尾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5.【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
B项,选材上虽然“散”,但形散而神不散,各部分内容安排并不显得杂乱。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6.【答案】B
【解析】【分析】通读所有的句子,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按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③句总领全段,①⑤两句则紧随③句进行论述,④②两句则举例进行论证。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7.【答案】(1)B;A
(2)示例:你用执着与奉献抒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民族赞歌,用博大的胸怀承载了一百年来的强国梦想,走近你,就走进了一座精神家园……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联。依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即可判定上联为B,下联为A.
⑵本题考查补写。补写内容围绕对邓稼先的赞美展开。注意用词的简洁、准确。
故答案为:⑴1、B2、A
⑵ 你用执着与奉献抒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民族赞歌,用博大的胸怀承载了一百年来的强国梦想,走近你,就走进了一座精神家园……
【点评】⑴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⑵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8.【答案】(1)①“‘两弹’元勋”邓稼先;②中国飞天梦的历程;③探索与发现。(三者选二即可)
(2)①邓爷爷,您好,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②邓爷爷,当您在科技攻关上遇到困难时,您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难?
(3)答案(示例):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解析】【分析】(1)黑板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报纸的另一种形式。在学校,黑板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和手抄报一样,黑板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黑板报的栏目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单元,主要是单个节目的组合,是按照一定内容(如新闻、知识、文艺)编排布局的完整表现形式。本题可以围绕“科技”为栏目宗旨,设计两个与科技有关的栏目即可。(2)开放性题目,略。(3)仿写是指仿照给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语段或短文等,其中以仿写句子最为常见。
【答案】9.一次实验出现意外,别人劝他离开,他却不愿离开;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艰苦,突出他为国不辞辛劳的精神。
10.“撑”字很有气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11.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
12.我这一辈子,生而平凡,亲眼目睹国之不国而忧心忡忡,为了国家的独立,我甘愿在戈壁滩上坚守,为祖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奉献终身。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⑶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⑷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9.本题考查人物事件的概括。仔细阅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结合题干中关于邓稼先的一件事,定位到内容区间,然后进行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洁。结合第⑤段中“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分析,可概括出意外发生时别人劝说邓稼先离开,但是他仍然坚守岗位。结合前文中“戈壁难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千多摄氏度”分析,可知邓稼先工作环境艰苦,但是为了核武器的研究仍然坚守岗位,体现了他不惧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故答案为: 一次实验出现意外,别人劝他离开,他却不愿离开;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艰苦,突出他为国不辞辛劳的精神。
10.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撑”指支撑,结合句中“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分析,写出中国男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撑着天地,体现出顶天立地的中国男儿形象。
故答案为: “撑”字很有气势。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男儿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1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把握。把握作者情感,从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了解叙述事件的角度出发。分析题干中“也不知道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内容,注意抓住关键词。“蓬断草枯的沙漠”写出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埋葬同事、埋葬下属”时邓稼先的心情是极为沉痛的。表现出作者对坚守在恶劣环境之下以及直面同伴生死的邓稼先由衷的钦佩。
故答案为: 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对下属的关怀及其内心平易近人的情感的极力赞扬。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注意要从第一人称入手,结合邓稼先的生平事迹,进一步体现出人物品格。
故答案为: 我这一辈子,生而平凡,亲眼目睹国之不国而忧心忡忡,为了国家的独立,我甘愿在戈壁滩上坚守,为祖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奉献终身。
【答案】13.1971年,在广州四医为医疗诊断失误而努力学习,很快胜任工作;在“非典”和抗击“新冠”时期,不仅敢于揭开真相,并且冲在最前线。
14.一个“冲”字展示出钟南山疲惫却奋不顾身的姿态,体现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病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15.“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比喻手法,将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的家国担当,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意在突出钟南山刚毅执着的精神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
16.从钟南山勇于揭露医疗真相中,看出他是一个敢于直言、不惧权威的人;从邓稼先在危急时刻不愿离开工作场地,看出他的身先士卒。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敢于直言,身先士卒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上,面对同学和老师的错误,我们可以大胆指出;在工作上,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拈轻怕重。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中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3)本道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解答此类题的格式:①含义: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引申)是......。②作用:标题交代了......(内容或坏境);标题点明了以......为线索;标题明确了文章以......为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标题确定了文章......感情基调;标题设置了悬念,具有......的作用。
(4)本道题考查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3.根据第③段中的“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可得:1971年,在广州四医为医疗诊断失误而努力学习,很快胜任工作;
根据第⑥段中的“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可得:在“非典”和抗击“新冠”时期,不仅敢于揭开真相,并且冲在最前线。
故答案为:1971年,在广州四医为医疗诊断失误而努力学习,很快胜任工作;在“非典”和抗击“新冠”时期,不仅敢于揭开真相,并且冲在最前线
14.“冲”字是对钟南山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联系句中的“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可知,“冲”展示出钟南山疲惫却奋不顾身的姿态。他这样做,是为了早日了解病人的病情,对他们进行治疗,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所以这个字体现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病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故答案为:一个“冲”字展示出钟南山疲惫却奋不顾身的姿态,体现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病人鞠躬尽瘁的精神。
15.结合第⑩段“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可知,“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的是比喻手法,把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第⑨段“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可知,“永不折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坚韧执着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
故答案为:“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使用比喻手法,将钟南山比作中国脊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的家国担当,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意在突出钟南山刚毅执着的精神和对国家的责任担当。
16.根据第⑥段中的“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和第⑦段中的““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可知,钟南山是一个敢于直言,不惧权威的人;
根据《邓稼先》原文中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可知,他身先士卒;
联系生活实际可知,我们要学习钟南山敢于直言的精神,如果老师或者同学犯了什么错误,要勇敢的指出。我们还要学习邓稼先身先士卒的精神,在生活中要勇于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要努力做好。
故答案为:从钟南山勇于揭露医疗真相中,看出他是一个敢于直言、不惧权威的人;从邓稼先在危急时刻不愿离开工作场地,看出他的身先士卒。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敢于直言,身先士卒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上,面对同学和老师的错误,我们可以大胆指出;在工作上,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拈轻怕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