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专练]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寒假预习专题:氧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专练]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寒假预习专题:氧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17 09: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专练]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寒假预习专题;氧气
一、单选题
1.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全面启动。登山时,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某集气瓶中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A.铁丝 B.红磷 C.木炭 D.硫黄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4.氧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5.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氧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图)和所用的药品。下列关于“便携式制氧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来保持氧气湿润
B.这个仪器还可以在夏天给鱼缸的鱼供氧,夏天鱼缸中溶解氧下降
C.此仪器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产生的气体作燃料切割金属
D.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来说明氧气排出的快慢
6.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大量白雾
D.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使木条复燃
7.将等容积、等质量(包括瓶塞、导管、燃烧匙)的两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关闭弹簧夹a、b,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此时打开弹簧夹a、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中进水 B.乙中进水
C.甲乙两者都进水 D.甲乙两者都不进水
8.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9.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能否耗尽氧气?查阅资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0%左右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小晨同学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探究,测量氧气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以看出,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好选择红磷,因为红磷着火点比较高,安全,且测得的值最精确
B.从图乙可以看出,铁也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
C.铁丝在充满纯氧的集气瓶中燃烧完,装置冷却后,打开瓶塞,进入空气,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上述实验发生反应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
10.如下图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⑴   ;
⑵   。
11.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别装在Y形管的支管中,管口系牢气球,将Y形管伸入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   (填“a”“b”或“c”)处,能正确反映气球内压强(p)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是   (填“A”“B”或“C”)。
(2)管口的小气球的作用是   ,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2.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结束,集气瓶中的氮气体积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杯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100℃.(填“>”“<”或“=”)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的作用是   .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
14.下图是初中科学中的三个小实验,请回答:
(1)甲实验中   能燃烧(选填“铜片上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或“水中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写出乙实验中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3)丙实验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酒精灯火焰温度为 500℃,请和他们一起思考:
(1)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2)A、C 为白磷,B 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 A 加热一段时间,A、B、C 三处的燃烧情况为 C 先燃烧,B 后燃烧,A 不燃烧,请写出 A 不燃烧的原因   。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选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部分物质的熔、沸点和燃烧时温度。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600
铝 660 2327 约1240
由表中信息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选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铝在氧气中燃烧时   (选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气体的性质判断。
【解答】人类在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氧气,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1)从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去分析;
(2)从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去分析;
(3)从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去分析;
(4)从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去分析。【解答】A.铁丝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故不能用燃烧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氧气,故A错误;
B.红磷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同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从而可采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B正确;
C.木炭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C错误;
D.硫磺虽然能在混合气体中燃烧,且只和氧气反应,但是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硫是气体,得到是氮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故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铁、磷、镁和硫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光发热,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C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A.带火星的木条不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因为只有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行,故A错误;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是没有可燃性,故B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错误;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一定要过量,这样才能将其中的氧气充分消耗,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1)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
(2)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3)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4)过滤仓中气泡越多,说明氧气排出的越快,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来保持氧气湿润,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这个仪器还可以在夏天给鱼缸的鱼供氧,夏天温度高,鱼缸中溶解氧下降,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此仪器用于医疗急救,但是氧气不能燃烧,只能助燃,因此不能做燃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来说明氧气排出的快慢,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解答】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故A错误;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大量白烟,故C错误;
D.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使木条复燃,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产物,分析两个集气瓶中气压的变化即可。
【解答】甲: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导致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被压入甲中;
乙: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则水不会流入乙内。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煤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反而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而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
①假设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为100mL,三种物质不能燃烧时剩余氧气的体积为amL,装置冷却后,打开瓶塞,进入空气,进入装置的空气体积为(100-a)mL,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可知,进入装置的氧气的体积为21%(100-a)mL,此时氧气的总体积是21%(100-a)ml+amL,瓶内气体的总体积为100mL。所以此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要使此时氧气的浓度达到50%,即,可得a=36.7mL,即剩余氧气的浓度为,只有铁丝符合计算结果。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红磷和白磷在氧气中燃烧:;均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反应。
【解答】
A、从图乙可以看出,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好选择铁丝,因为红磷或白磷会将氧气消耗到20%以下,当空气进入瓶中后无法使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达到50%左右,故A错误;
B、从图乙可以看出,铁丝在氧气体积分数低于37%后不能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故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
C、从图乙可以看出,铁丝在氧气体积分数低于37%后不能燃烧,铁丝在充满纯氧的集气瓶中燃烧完,装置冷却后,打开瓶塞,进入空气,此时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能达到50%左右,瓶内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
D、上述实验发生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10.【答案】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密度比空气略大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1)由实验的现象可知,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由于乙瓶口向下,木条燃烧不旺,说明氧气的量较少,有氧气逸出;
(2)而甲瓶瓶口向上,木条燃烧剧烈,氧气的量较多,由此说明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11.【答案】(1)a;B
(2)收集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根据白磷燃烧时封闭容器内的气压变化规律解答。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而五氧化二磷固体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但是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而红磷的燃烧点高于80℃,因此能燃烧的是白磷。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造成气压减小,而放出的热量造成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因此支管内气压先增大。当白磷反应结束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则支管内气压减小,故选B。
(2)管口的小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2.【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变大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解答。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氮气的体积分数=。
【解答】(1)在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2)红磷和氧气反应,生产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实验结束后,氧气被消耗,则空气的体积会减小,而氮气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氮气的体积分数=”可知,氮气的体积分数增大。
13.【答案】(1)>
(2)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2)(3)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找到着火点。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A处烧瓶内气压不断增大,则里面气压不断增大,则里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强,那么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100℃。
(2)B处水蒸气的温度很高,则对点燃火柴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当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高速通过时,B点几乎没有氧气,则:火柴移离蒸气才能燃烧的原因为: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14.【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
(2)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2)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紫色的石蕊布条变红,说明它遇到了酸,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据此解答。
【解答】(1)甲实验中,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只有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
(2)乙实验中,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
(3)丙实验可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15.【答案】(1)白磷(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没有氧气(没有助燃物)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白磷(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2)A为可燃物,且温度能够达到着火点,但是不能与氧气接触,因此A不会燃烧。
16.【答案】(1)气态
(2)沸点;没有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确定蜡烛燃烧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分析;
(2)根据表中数据物质燃烧温度与沸点和熔点的关系分析。
【解答】(1)由导管导出物质产生火焰的现象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 由表中信息可知,石蜡燃烧时温度高于熔点和沸点,产生火焰,铁燃烧温度高于熔点,但低于沸点,不能燃烧,由此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有关。铝的燃烧温度低于沸点,由此可知, 铝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产生。
故答案为:(1)气态;(2)沸点;没有。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42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8.0(42.9%)
主观题(占比) 24.0(57.1%)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9(56.3%)
主观题(占比) 7(43.8%)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6(37.5%) 21.0(50.0%)
实验探究题 1(6.3%) 3.0(7.1%)
单选题 9(56.3%) 18.0(42.9%)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1.3%)
2 容易 (12.5%)
3 困难 (6.3%)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3.0(7.1%) 13
2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18.0(42.9%) 6,7,9,11,12,16
3 燃烧与灭火 10.0(23.8%) 8,13,14,15
4 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14.0(33.3%) 1,2,3,4,5,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