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16 16:12:1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7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二三事”点明所记叙的不止一件事,交代了写作内容。以此为题,简洁明了。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叶圣陶《稻草人》
了解作者,积累“譬如”“累赘”“妥帖”“不耻下问”等常考词语。
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难点)
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重点)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叶圣陶(1894—1988)
著名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张中行
修润 生疏 商酌( )
恳切( ) 譬如( ) 朦胧( )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妥帖( ) 诲人不倦( )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 以身作则 丁卯( )
打拱( )
读读写写
zhuó
kěn
ménɡlónɡ
bièniu

tiē
huì

léizhui
diānpèi
注意左边是“巾”。
字词清单
注意“ ”的中间一画是竖。
mǎo
ɡǒnɡ
( )别扭
( )告别

多音字
biè
bié
【串句记忆法】他用字帖( )般工整的字写好请帖( ),然后将其妥帖( )地装进信封,寄了出去。
( )维系
( )系鞋带



( )累赘
( )劳累
( )积累

léi
lèi
lěi
记少余多法,意为“打结,扣”时读jì,其他情况都读xì。
tiè
tiě
tiē
朦( )
曚( )
朦胧
曚昽
ménɡ
ménɡ
形近字
【形旁辨字法】言(讠)传身教,诲( )人不倦;心(忄)中后悔( )意,辗转难眠。
譬( )
臂( )
璧( )
譬如
臂膀
玉璧


沛( )
肺( )
柿( )
颠沛流离
肺腑
柿子
pèi
fèi
shì

意为“月光不明”,为“月”部。
意为“日光不明”,为“日”部。
huì
huǐ
A.以身作则
B.不耻下问
C.诲人不倦
D.一以贯之
E.颠沛流离
F.自作自受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
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
词语集注
近义词:流离失所 反义词:安居乐业
E
C
出自《论语·述而》,含褒义。
D
语出《论语·里仁》,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
A
近义词:身先士卒
F
形容咎由自取,含贬义。
B
注意使用对象。
2
PART TWO
略读课文,初识先生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扫读、跳读都可以,标注出段落序号,勾画出文中的评价性语句,限时五分钟。
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略读课文,初识先生
评价性语句(议论句)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③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⑥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总结第2段,也总领全文
领起第3段,写工作方面
领起第4段,写生活方面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起第7段,写文风方面
总起第8段,写语文方面
了解略读及方法
略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以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了解略读及方法
略读方法二
略读课文,先确定阅读重点,阅读与重点有关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点地阅读,其他文字内容则忽略不读。
略读要求:①确定文中的事件为阅读重点,略读文中非叙述事件的段落。②概括事件内容,批注出与事件对应的精神品质。
略读方法一
快速略读课文,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如段落中的段首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这些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到了总结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勾连起这些语句,我们可以观其大略,把握文章的大意。
3
PART THREE
再读课文,感知先生
主要事件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待人厚
修改文章(第3段)
恭送客人(第4段)
真诚回信(第5段)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律己严
写文章主张写话(6)
文风重视简洁(7)
写作力求完美(8)
复述故事
复述故事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格式: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我的感受)”
先确定好陈述对象,再尽量交代清楚事情的过程,最后如果有人物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加上。
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1):写叶老去世,“我”悲哀的心情,交代写作的缘由。
第二部分(2—8):先总写后分写,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待人厚”和“律己严”。
第一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总)
第二层(3—5):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分)
第三层(6—8):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分)
第三部分(9):感悟叶圣陶先生的良苦用心,提出希望。(总)
4
PART FOUR
结合内容,再识先生
在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深情的评价、平静的叙说中,你对叶圣陶先生又有哪些新的感受?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件谈一谈。
品析语言,感受形象
结合内容,再识先生
品析:可见先生的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①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品析:可见先生的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扣先生语言,品先生之形象
③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④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⑤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品析:可见先生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扣先生语言,品先生之形象
⑥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扣先生语言,品先生之形象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品析:可见先生治学严谨。
①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品析:可见先生热情、周到。
②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忆先生之身影,品先生之形象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的人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待人厚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谦虚真诚、彬彬有礼、宽厚温和的人;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律己严
在文字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一丝不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令人敬仰的人。
1.完成分层作业。
2.运用略读的方法,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比较两位作家眼中叶圣陶先生的异同写一篇阅读笔记。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1
PART ONE
导入新课,交流展示
吕叔湘不仅写了叶圣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文字知识和语文教育事业方面的巨大贡献,而且还重点叙述了他对友人的关怀鼓励,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充满人文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品质。
两位作者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人之师表。
2
PART TWO
析读文本,明确写法
一件件小事却蕴含着先生的种种美德,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的呢?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呢?请举例并说说。
探究以小见大的写法
析读文本,明确写法
品析: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品析: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结合文中内容,具体谈谈这种写法在文中有什么好处。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③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④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⑤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⑥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叙议结合
叙议结合的好处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议 论
议论句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起到了统领文中事件的作用,使得文章中叙述的许多小事件杂而不乱,文章思路更加清晰、有条理。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记 叙
而事件叙述中的许多细节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切丰满,有血有肉,同时,于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
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叙议结合
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议论精要,使得文章段落之间承转自如,尽显大家风范。
3
PART THREE
品味语言,体会风格
作者不仅钦佩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格,对他的一些主张也非常赞同,如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应该“简明如话”,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如话”的特点
品味语言,体会风格
品析:“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短句,像与人说话,简洁明了,随意中透着亲切;后一句话,三层意思三个短句,语气舒缓,像日常说话。
①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品析:“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多用短句,像与人拉家常,语气平缓,几个词简明地描绘出叶圣陶先生送客时的情景。
②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简明如话”风格的语句
品析:“双层的悲哀”体现了作者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听到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欢乐喜庆的场景反而衬托出作者的悲伤,倍增其哀,也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深刻追思怀念之情。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语言深刻典雅
品析:引用《论语》中的话,增添了文人气息,高度赞美了叶圣陶先生高尚的德行,也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景仰之情。
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语言深刻典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板书设计
回忆往事
先生逝世,“我”心悲恸
追怀业绩,号召学习
过人品行 追思景仰
修润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待人厚
律己严
作文如话
文风简洁
用语规范
本文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严谨自律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仰慕之情。
主旨归纳
本文阅读考点
概括事件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重要写作技法
以小见大
本文考点回顾
(一)古人的见面礼节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时人们见面,根据场景和对象的不同,各有相应的礼节。
拓展延伸
揖 拱手行礼,是为揖。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
拜 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古之拜,只是拱手弯腰而已,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如同揖。后来亦将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称为“拜”。
顿首 跪而头叩地为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或平辈间的敬礼。
稽首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跪而头触地做较长时间停留为稽首。稽首是最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二)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叶嘉莹先生传灯中国古典文化近八十载,设帐南开逾四十年,海内外享有盛誉。有人评价她:叶嘉莹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她倾尽毕生心血教书育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广种诗词之花,让唐诗宋词走向世界、润泽人心。而她却常说,自己只是一个老师,一个普通的教书匠。
七十余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熔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给予她的颁奖词是: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以小见大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作者选取典型的小事,以小见大,突出了叶圣陶先生的品格。请你也试着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某个人物的品格或某个主题。
写作策略
“以小见大”的基本点在于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都是小的选取对象,但应注意典型性;
写作时要尽可能把“小”描写得详细、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和“大”之间要有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借助于你所描写的“小”能看到你想表现的“大”;
巧妙地将“大”点出来,凸显文章主旨。
一课一得
写作实践
凡是认识我同桌王子涵的,没人不说他是个“书虫”。他真是爱看书啊!除了上课时间,你在任何时候看到他,都是捧着一本书在看。有一回,好不容易说服他跟我们一块儿玩游戏,轮到他了却没反应,大家一看,好家伙,他竟然带了一本书,还看得入了神!还有一次,班上组织大家去郊游,中午自带饮食。大家都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东西,只见王子涵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两本书……,却没有食物。原来早上他妈妈给他准备的食物和饮料他都忘记带了,只带了一堆“精神食粮”!
通过“玩游戏时看书”和“郊游时忘带食物只带书”这两件典型小事,表现了“书虫”王子涵爱看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