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经典题型练习卷-2023-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青岛版
一、单选题
1.已知 , 则 等于( )
A.3 B.5 C. D.6
2.为提升学生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李老师调查了全班学生在一周内的做饭次数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
一周做饭次数 4 5 6 7 8
人数 7 6 12 10 5
那么一周内该班学生的做饭次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6和6 B.6和12 C.7和7 D.7和10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作,使得与全等,则点D的坐标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垂足分别为点E,F,,则等于()
A. B. C. D.
5.如图, 在中, ,平分,交 于点D,,则点 D到的距离是( )
A.4 B.2 C.3 D.6
6.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B. C. D.
7.如图,,,于点,则的长为( )
A. B. C. D.
8.如图,等腰中,,于点,,于点,于点S,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9.某中学课外阅读小组的5位成员在2022年的课外阅读量如表:
成员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成员5
阅读量(单位:本) 13 14 14 16 18
则这5位成员在2020年的平均课外阅读量为 本.
10.甲、乙两选手的射击成绩如图所示,方差分别记为,,则 .(填“>”“<”或“=”)
11.如图,,,,若,则 .
12.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无解,则 .
13.已知,则的值为 .
14.如图,,与是对应角,与是对应边,,,那么的长是 cm.
15.如图,在四边形中,,若根据“”判定,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16.如图,在长方形中,点在边上,连接,将三角形沿折痕翻折,使点落在边上的处,如果,那么 度.
三、解答题
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8.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那么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则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属于“和谐分式”的是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将“和谐分式”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
(3)判断的结果是否为“和谐分式”,并说明理由.
19.如图,已知,射线交于点,交于点,从点引一条射线,若,求证:.对于上述问题,请在以下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
证明:(已知),且(对顶角相等),
( )(等量代换).
( ).
( ).
又(已知),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20.某职教中心与时俱进,决定开设A(酒店服务与管理),B(美容与形象设计),C(汽车制造与检修),D(计算机应用)四门校本课程以提升教育水准,学校面向部分新生开展了“你选择的专业(要求必须选修一门且只能选修一门)”的随机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结合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_;
(2)本次问卷调查中,选择美容与形象设计的学生有______名,选择汽车制造与检修的学生有______名;
(3)“C”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为______;
(4)若该职教中心新生共1500人,请你估计选择D的学生有______名.
21.如图,在中,D为上一点,E为中点,连接并延长至点F,使得,连.
(1)求证:.
(2)若,,,求的度数.
22.如图,在中,,点为边上一点,,点在的延长线上,平分,且.连接交于,为边上一点,满足,连接交于.
(1)吗?为什么?
(2)求的度数;
(3)若平分,则平分吗?请说明理由.
23.如图,已知与,平分.
(1)如图1,与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试判断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以下是小宇同学给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
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C作,交于点F,则,
请你根据小宇同学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若,.
①如图3,与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D、E时,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
②如图4,的一边与的延长线相交时,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
若,的面积为a,则的面积=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两边都除以a得到,即,两边平方后整理得到.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式,分式,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
∴,
∴,
∴,
即,
∴.
故选:B.
2.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注意寻找中位数时,一定要现排好顺序,再根据个数来确定中位数,本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概念.分别计算一周内该班学生的做饭次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即可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一共有:(人)
数据出现了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
共个数据,中位数应为第个数和第个数的平均数.
所以中位数为:
故选:A.
3.D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由于,若时,可判断,从而得到此时点坐标;若时,可判断,从而得到此时点坐标.
【详解】解:∵,,
∴,
∵,
∴当时,,
此时点坐标为或;
当时,,
此时点坐标为或.
故答案为:或或或.
故选:D.
4.A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判断出对应角是解题的关键.
依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得到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
∴中,,
又∵,
∴,
故选:A.
5.A
【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过点D作于点E,则即为所求,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求出最后结果.
【详解】解:如图,过点D作于点E,则即为所求,
,平分,交 于点D,
,
故选:A.
6.C
【分析】本题考查最简公分母的概念(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因式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解答即可.
【详解】解:,
∴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故选:C.
7.C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角对等边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直角三角形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求出,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解:,
,
,
又,
.
故选:C.
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由题意易得,,则有,然后问题可求解.
【详解】解:∵,,
∴,,
∵,,
∴,,
∴,,
∴;故A、C选项正确;
在和中,
,
∴,
∴,故B选项正确;
由图可知不一定成立;
故选D.
9.15
【分析】本题考查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这5位成员在2020年的平均课外阅读量为:(本).
故答案为:15.
10.>
【分析】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详解】解:图表数据可知,
甲数据偏离平均数数据较大,乙数据偏离平均数数据较小,
即甲的波动性较大,即方差大,
故答案为:>.
11./64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边对等角.利用证明,推出,,利用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的度数,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
∴,
∴,
故答案为:.
12.2或6
【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掌握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分式方程得,由题意得或,从而求出m的值.
【详解】解:原方程去分母得:,
解得:,
∵分式方程无解,
∴或,
∴
∴或,
故答案为2或6
13.
【分析】本题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
由可得,即,代入,约分即可求解.
【详解】∵,
∴
∴,
∴.
故答案为:
14.8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求得,,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
故答案为:8.
15.或
【分析】本题考查用“”证明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根据已知条件分析还缺少一对对应直角边相等,据此便可知晓需要添加的条件.
【详解】,
和是直角三角形,
在和中
或
故答案为:或
16.60
【分析】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角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首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然后利用平角的概念求解即可.
【详解】∵将三角形沿折痕翻折,使点落在边上的处,,
∴,,
∴,
∵,
∴,
∴.
故答案为:60.
17.,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此题可先对分式进行化简,然后再代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原式
,
∵,
∴.
18.(1)①③
(2)
(3)是,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
(1)依据题意,根据和谐分式的意义逐个判断即可得解;
(2)依据题意,分子进而变形可以得解;
(3)依据题意,首先通过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然后再依据和谐分式的意义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1)解:∵,
∴①是和谐分式;
∵分式分子的次数低于分母次数,
∴该分式不等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性质,
∴②不是和谐分式;
∵,
∴③是和谐分式;
∵,
∴④不是和谐分式;
(2)解:
;
(3)解:的结果是“和谐分式”.
∴该分式是和谐分式.
19.,,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由得出,从而推出,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最后利用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详解】证明:(已知),且(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已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0.(1)40
(2)6;16
(3)144
(4)375
【分析】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关联.样本估计总体,掌握各统计图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1)根据A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数据即可求得样本容量;
(2)根据样本容量求出选择B的人数,选择C的人数即可;
(3)根据选择C的人数和样本容量可求出“C”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4)由样本中选择D的人数占比即可求解.
【详解】(1)解:A所占比例为,
∴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容量为;
故答案为:40.
(2)解:选择B的人数为(人),
选择C的人数为(人),
即选择美容与形象设计的学生有6名,选择汽车制造与检修的学生有16名.
故答案为:6;16.
(3)解:“C”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故答案为:144.
(4)解:估计选择D的人数为:(人).
故答案为:375.
21.(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1)先证明,再证明,从而可得答案;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1)证明:为中点.
,
在和中,
,
,
;
(2)由(1)知,
,
又,
,
又,
,
.
22.(1),理由见解析
(2)
(3)平分,理由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
(1)证得,结合,,即可求得答案.
(2)证得,进而可求得答案.
(3)证得,,进而可求得答案.
【详解】(1),理由如下:
∵平分,,
∴.
又,,
∴.
(2)∵,,,
∴.
∴.
∵,
∴.
(3)平分.理由如下:
由(1)知,
∴.
∵,
∴.
∵平分,
∴.
又,,
∴.
∴.
∴.
即平分.
23.(1)见详解
(2),,
【分析】(1)过点C作,交于点F,结合角平分线定理和等角对等边可证明,即可求得结论;
(2)①方法一:过点作,,根据角平分线得,进一步求得,有即可得.利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得和,则有;方法二:以为一边作,可以得到是等边三角形,有,进一步证得,有,则有.
②以为一边,作,得为等边三角形,有,进一步得和,则有,可得和,得;过点C作,,得,设,有和,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解:过点C作,交于点F,如图,
则,
平分,
,
,
∴,
,
又,
∴,
在与中,
,
.
(2)①.
理由如下:
方法一:过点作,,垂足分别为,,如图,
则,
又∵平分,
∴,
在四边形中,,
又∵,
∴,
又∵,
∴,
在与中,
,
∴,
∴.
∴.
在中,,
∴,同理,
∴.
方法二:以为一边作,交于点,如图,
∵平分,
∴,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在与中,
∴,
∴.
∴.
②有结论成立.
以为一边,作与交于F点,如图,
∵,为的角平分线,
∴,
又∵,
∴为等边三角形
∴,
∵,,
∴,
又∵,
,
∴,
∴,
∴,,
∴,
即.
过点C作,垂足分别为M,N,如图,
则,
又∵平分,
∴,
设,
∵,
∴,
则,
∵,,
∴,
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并熟练应用全等的判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