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与5.06×0.31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0.506×31 B.0.0506×31 C.50.6×3.1
2.去掉3.60的小数点后所得的数是原来的( )倍.
A.10 B.100 C.1000
3.E、F表示两个数,E→F表示F是E的因数,那么E是F的( )
A.倍数 B.最大公因数 C.最小公倍数
4.2021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万千米,比2015年的2倍多0.04万千米。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多少万千米?如果设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x万千米,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x+0.04=4 B.2x-0.04=4 C.2x=4+0.04
5.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A.B.
C.
6.如图,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二、填空题
7.10千克海水含盐0.4千克,1000千克海水含盐( )千克。
8.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所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少1.125,原数是( )。
9.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质数,千万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10.已知买4千克荔枝和3千克桂圆,共付40元,若2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1千克桂圆的价钱,则荔枝每千克( )元。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0厘米,两条直角边分别是7厘米和5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12.一枚平行四边形邮票的面积是14平方厘米,高2.8厘米,这枚邮票的底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积不变。( )
14.0.676767是循环小数. ( )
15.所有的等式一定是方程。( )
16.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 )
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 cm,对应的高减少2 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0.125×8= 5.6÷0.01= 0.25×4= 21÷0.7=
1-0.07= 1.2×0.4= 0.08×100= 6÷1.5=
19.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08×7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64÷52=
20.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0×73×0.25 4.36×201-4.36 5.8÷[8×(1.8-1.3)]×2
21.解方程。
32x+40=328 (x-8)÷3=6.6 15×(x-3)=60
2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五、解答题
23.张叔叔买了25箱牛奶,每箱有8盒,每盒2.8元。张叔叔买牛奶花了多少钱?
24.下表是周叔叔所在地区电费的收费标准,上个月周叔叔收到短信提醒,告知缴纳的电费是113.80元。周叔叔家上个月用电量是多少度?
范围 单价:元/度
50度以内含50度 0.54
50度以上到200度 0.57
200度以上 0.65
25.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用方程解)
26.甲的铅笔比乙多了6倍还多3只,甲有39支铅笔,问乙有多少支铅笔?
27.农科院的两块实验田。分别种植了小麦和玉米(如图所示)。
(1)玉米实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如果每平方米每年能产优质小麦0.8千克,小麦实验田每年一共能产小麦多少千克?
2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口罩厂向红星医院捐赠口罩:1月捐赠1000箱,2月捐赠1600箱,3月捐赠1900箱,4月捐赠1300箱,5月捐赠1100箱。
①根据以上信息,补充并画出折线统计图。
口罩厂每月捐赠红星医院口罩数量统计图
②纵轴表示( ),横轴表示( )。
③从折线统计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④一年来,面对疫情,我们全国一心,众志成城,取得阶段性的伟大胜利,春节将至,面对如今各地疫情的星星之火,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不变,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A.5.06×0.31=(5.06÷10)×(0.31×10)=0.506×3.1≠0.506×31;
B.5.06×0.31=(5.06÷100)×(0.31×100)=0.0506×31;
C.5.06×0.31=(5.06×10)×(0.31÷10)=50.6×0.031≠50.6×3.1。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B
【详解】试题分析:把3.60的小数点去掉,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可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扩大了100倍.
解:因为3.60去掉小数点变成360,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
所以所得数是原来小数的100倍.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3.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因为E→F表示F是E的因数,因为F是E的因数,所以E是F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E→F表示F是E的因数,那么E是F的倍数;
故选A.
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4.A
【分析】根据题意可有等量关系: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2+0.04=2021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把未知数x和已知数量代入等量关系式可得方程。
【详解】201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x万千米,2021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是4万千米,所以可列出方程2x+0.04=4。
故答案为:A
【点睛】当数与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5.C
【分析】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
(1)先离家越来越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2)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家拿钱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书店;(5)在书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水平线段;(6)然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
【详解】符合小军这段时间离家距离变化的是C。
故选: C
【点睛】本题需要考虑到在家和在书店都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会变化。
6.C
【分析】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从图中可知,甲三角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乙三角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宽,高等于长方形的长;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甲、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据此解答。
【详解】甲三角形的面积=长×宽÷2
乙三角形的面积=宽×长÷2
甲三角形的面积=乙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甲=乙。
故答案为:C
【点睛】找出两个阴影三角形的底、高与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40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0千克,再乘0.4,即可求出1000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
【详解】1000÷10×0.4
=100×0.4
=40(千克)
所以,1000千克海水含盐40千克。
【点睛】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0千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1.25
【分析】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这个数扩大十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缩小到现在这个数的,相当于新数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原数是新数的十倍,所得新数比原数少的1.125是新数的9倍,据此先求出新数,再求出原数即可。
【详解】1.125÷(10-1)
=1.125÷9
=0.125
0.125×10=1.25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
9. 210040000 21004万
【分析】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确定各数位上的数,根据大数的写法写出这个数即可。
通过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要对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若小于5则直接舍去,若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一位,并加上“万”或“亿”。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这个数写作:210040000;210040000=21004万
【点睛】关键是掌握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注意0也是自然数。
10.4
【分析】因为2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1千克桂圆的价钱,所以3千克桂圆的价钱等于3×2=6(千克)荔枝的价钱;买4千克荔枝和3千克桂圆,共付了40元,也就相当于买4+6=10(千克)荔枝共付了40元,进而求出荔枝每千克多少元。
【详解】4+2×3
=4+6
=10(千克)
所以荔枝每千克的钱数:
40÷10=4(元)
【点睛】此题要求的是荔枝与桂圆价钱,本题主要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将桂圆的重量代换成相应的荔枝的重量,然后整理即可解决问题,也可列方程解决问题。
11. 17.5平方厘米 3.5
【分析】若7厘米的直角边为底,则5厘米的直角边是对应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可求出斜边上的高。
【详解】7×5÷2
=35÷2
=17.5(平方厘米)
17.5×2÷10
=35÷10
=3.5(厘米)
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7.5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3.5厘米。
【点睛】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三角形面积时,先要找到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再计算。
12.5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4÷2.8=5(厘米)
这枚邮票的底是5厘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13.√
【分析】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据此判断。
【详解】如:0.2×0.1=0.02
(0.2×100)×(0.1÷100)
=20×0.001
=0.02
即0.2×0.1=(0.2×100)×(0.1÷100)=0.02
所以,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积不变。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解析】略
15.×
【分析】含有等号的式子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详解】如2+3=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与等式,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6.╳
【详解】略
17.×
【详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增加2cm,对应的高减少2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变,据此判断
18.1;560;1;30
0.93;0.48;8;4
【详解】略
19.158.1;0.07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商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补0占位。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四舍五入”求取近似数。
【详解】2.08×76≈158.1 3.64÷52=0.07
检验:
20.730;872;2.9
【分析】40×73×0.25,根据乘法交换律,原式化为40×0.25×73,再进行计算;
4.36×201-4.36,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4.36×(201-1),再进行计算;
5.8÷[8×(1.8-1.3)]×2,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再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40×73×0.25
=40×0.25×73
=10×73
=730
4.36×201-4.36
=4.36×(201-1)
=4.36×200
=872
5.8÷[8×(1.8-1.3)]×2
=5.8÷[8×0.5]×2
=5.8÷4×2
=1.45×2
=2.9
21.x=9;x=27.8;x=7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即可。
【详解】32x+40=328
解:32x+40-40=328-40
32x=288
32x÷32=288÷32
x=9
(x-8)÷3=6.6
解:(x-8)÷3×3=6.6×3
x-8=19.8
x-8+8=19.8+8
x=27.8
15×(x-3)=60
解:15×(x-3)÷15=60÷15
x-3=4
x-3+3=4+3
x=7
22.21.25cm2;100cm2
【分析】第一幅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空白三角形的面积,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即可;
第二幅图,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8.5×5÷2=21.25(平方厘米)
20×15+10×10-20×15÷2-(20+10)×10÷2
=300+100-150-30×5
=250-150
=100(平方厘米)
23.560元
【分析】用25×8求出25箱牛奶总共有多少盒,再乘每盒的价格即可。
【详解】25×8×2.8
=200×2.8
=560(元);
答:张叔叔买牛奶花了560元。
【点睛】解答本题也可以先求出一箱多少元,即2.8×8,再乘买的箱数即可。
24.202度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50度以内含50度的费用,再求出50度以上到200度的费用,确定周叔叔家用电量范围,(总费用-200度以内的费用)÷200度以上的单价=超过200度的用电量,再加200度就是总用电量。
【详解】50×0.54=27(元)
(200-50)×0.57
=150×0.57
=85.5(元)
85.5+27=112.5(元)
(113.8-112.5)÷0.65
=1.3÷0.65
=2(度)
200+2=202(度)
答:周叔叔家上个月用电量是202度。
【点睛】关键是理解计费规则,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5.1800只;3000只
【分析】设公鸡养了x只,那么母鸡的只数是1.5x+300(只),等量关系为:母鸡的只数+公鸡的只数=4800,据此列方程求出公鸡只数,进而求出母鸡只数。
【详解】解:设公鸡养了x只,那么母鸡的只数是1.5x+300只。
1.5x+300+x=4800
2.5x=4500
x=1800
4800-1800=3000(只)
答:公鸡、母鸡各养了1800、3000只。
【点睛】列方程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26.6支
【分析】设乙有x支铅笔,根据甲的铅笔数量=乙铅笔数量的6倍+3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乙有x支铅笔,则
6x+3=39
6x=39-3
x=36÷6
x=6
答:乙有6支铅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
27.(1)53600平方米;5.36公顷
(2)57600千克
【分析】(1)把玉米实验田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梯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分别求出正方形和梯形的面积,再相加,即是玉米实验田的面积,最后根据进率“1公顷=10000平方米”换算单位。
(2)小麦实验田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小麦实验田的面积,再乘每平方米产小麦的质量,即是这块实验田产小麦的总质量。
【详解】(1)
(平方米)
平方米公顷
答:玉米实验田的面积是53600平方米,合5.36公顷。
(2)
(平方米)
(千克)
答:小麦实验田每年一共能产小麦57600千克。
【点睛】(1)本题考查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分析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由哪些规则图形的面积相加或相减得到,再根据面积公式列式计算。
(2)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28.①见详解
②数量;时间
③3月捐赠数量最多(答案不唯一)
④多居家运动,少聚集(答案不唯一)
【分析】①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数据都超过1000,起始格表示1000箱,上边每格表示100比较合适;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标上数据即可。
②观察统计图,竖直方向的叫纵轴,水平方向的叫横轴,看两条轴即可确定分别表示什么。
③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④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①由分析得:
口罩厂每月捐赠红星医院口罩数量统计图
②纵轴表示数量;横轴表示时间。
③发现3月捐赠数量最多。
④答案不唯一,如多居家运动,少聚集,勤洗手等。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