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21: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2.2只蜻蜓4小时一共捕捉了120只蚊子,2只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 )只蚊子。
A.60 B.30 C.20
3.3位老师带45名同学乘船游玩,每条船最多可坐5人,至少需要( )条船。
A.9 B.10 C.11
4.下面分小棒的过程,所表示的算式是( )。
A.52÷2 B.26×2 C.42÷2
5.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
A. B. C.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去植树,一年级男生植树87棵,女生植树棵数比男生多19棵,二年级植树棵数是一年级的2倍。根据这些条件,不能解答的问题是( )。
A.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二、填空题
7.一根木头长12米,要把它锯成6段,锯完一共要花5分钟。平均每锯一段需要( )秒。
8.两个数的和是100,差是24,则较大的数是( ),较小的数是( )。
9.□,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10.如果475÷□的商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是(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最小是( )。
11.如图,把长方形沿线段AB对折,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cm。

12.下面的图形是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按规律拼成的。
(1)照这样的规律,第6个图形应该由( )张正方形纸片拼成。
(2)第10个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一本书有320页,小芳5天看了60页,还剩20页没有看。( )
14.小刚好朋友的体重大约重30克。( )
15.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和大小,但形状不变。( )
16.596×7的积接近3500。( )
17.一根黄瓜切成6段,每段是这根黄瓜的。(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60÷2= 28×4= 540÷9=
34×6= 72÷6= 0×627=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705= 256×4= ☆605÷4=
816÷4= 7×420= ☆248÷3=
20.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水果店运来梨27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的3倍。水果店一共运回水果多少千克?
22.一辆儿童车988元,现在半价出售,爸爸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3.奶奶买来一块花布给妞妞做衣服,用这块花布的做了一件上衣,做了一条裙子。
(1)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4.小林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这本书还剩多少页没有看?他第5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25.李大爷家有一块长方形空地,长12米,宽8米。他准备在这块空地上用篱笆围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做鸡舍,剩下的做菜地。
(1)围鸡舍的篱笆一共长多少米?
(2)如果把菜地也用篱笆围起来,至少还需要篱笆多少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
C.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2.B
【分析】用2只蜻蜓4小时捕捉蚊子的数量除以4,求出2只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蚊子数量。
【详解】120÷4=30(只)
2只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30只蚊子。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明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3.B
【分析】老师人数加上学生人数可以算出一共有(45+3)人游玩,游玩总人数除以每条船最多可乘坐人数,算出商和余数,再将商加1即可。
【详解】45+3=48(人)
48÷5=9(条)……3(人)
9+1=10(条)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应用,要结合实际,用“进一法”取值。
4.A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一共有52根小棒,先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2捆,还余1捆小棒,再把1捆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的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52÷2=26(根)。
【详解】分小棒的过程所表示的算式是52÷2=26(根)。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5.B
【分析】把这块蛋糕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这块蛋糕的。
【详解】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B
【分析】根据题中条件,看能提出哪些问题,再进行选择。
【详解】A.一年级男生植树棵数加上女生比男生多植的19棵可以算出女生植树(87+19)棵,女生植树棵数加上男生植树棵数即可算出一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B.题中没有关于二年级女生植树信息,不能解答二年级女生植树多少棵;
C.一年级共植树棵数乘2即可算出二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条件提问题的能力。
7.60
【分析】5分钟=300秒,已知段数-1=锯的次数,把一根木头锯成6段,那么就是要锯5次才会有6段,用300÷5即可求出每锯一次所要花费的时间。
【详解】5分钟=300秒
300÷5=60(秒)
平均每锯一段需要60秒。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每锯一次所要花费的时间,明确段数和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8. 62 38
【分析】大数=(和+差)÷2,小数=和-大数,据此解答。
【详解】(100+24)÷2
=124÷2
=62
100-62=38
较大的数是62,较小的数是38。
【点睛】本题考查和差问题,即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
9.3
【分析】因为400×3=1200,所以□里的数一定比4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当□=3时,314×3=942,符合题意,所以□里最大填3。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可以先用估算确定三位数首位数字的大概范围,再精确计算。
10. 4 5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必须大于或等于除数,否则商就是两位数。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题中475÷□,如果商是三位数,□≤4,所以□里最大是4;如果商是两位数,□>4,所以□里最小是5。
所以如果475÷□的商是三位数,□里的数最大是4;如果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最小是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的除法的方法。
11.38
【分析】观察可知,阴影部分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2+7)×2
=19×2
=38(cm)
阴影部分的周长是38cm。
【点睛】关键是看懂图示,掌握并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
12.(1)21
(2)40
【分析】(1)根据题图可知,第一个图形有1张正方形纸片,第二个图形有(1+2)张纸片,第三个图形有(1+2+3)张纸片,第四个图形有(1+2+3+4)张纸片,第五个图形就有(1+2+3+4+5)张纸片,第六个图形有(1+2+3+4+5+6)张纸片。
(2)第一个图形:周长是4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是1×4=4(厘米)。第二个图形:周长是8条小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可以写成2×4=8(厘米)。第三个图形:周长是12条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可以写成3×4=12(厘米)。所以第n个图形的周长是由4n条小正方形的边长组成的,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1+2+3+4+5+6=21(张)
第6个图形应该由21张正方形纸片拼成。
(2)4×10=40(厘米)
第10个图形的周长是40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13.×
【分析】用一共的页数减去看了的页数,列出算式计算可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详解】320-60=260(页),还剩260页没有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千以内加减法,本题关键是理解看了的页数是60页。
14.×
【分析】根据对30克、30千克实际有多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数据的大小,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用“千克”作计量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刚好朋友的体重大约重3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5.×
【分析】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详解】根据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改变,形状和大小不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图形的特点,旋转只是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16.×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数,再乘一位数即可解答。
【详解】596看成600,600×7=4200,所以596×7的积接近420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详解】一根黄瓜平均切成6段,每段是这根黄瓜的,原题缺少“平均分”,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30;112;60;;
204;12;0;
【详解】略
19.4935;1024;151……1
204;2940;82……2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7×705=4935 256×4=1024

605÷4=151……1 816÷4=204
验算:
7×420=2940 248÷3=82……2
验算:
20.64棵
【分析】用48加上36,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再减去20,求出苹果树有多少棵。
【详解】48+36-20
=84-20
=64(棵)
21.1080千克
【分析】用梨的重量乘3,求出苹果的重量。再将梨的重量加上苹果的重量,求出水果总重量。
【详解】270×3+270
=810+270
=1080(千克)
答:水果店一共运回水果1080千克。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2.6元
【分析】用988除以2,求出这辆儿童车现在的售价,再用500减去这辆儿童车现在的售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988÷2=494(元)
500-494=6(元)
答:应找回6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减法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先求出988元的一半是多少元。
23.(1)
(2)
【分析】(1)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1”,把做一件上衣用去的几分之几和一条裙子用去的几分之几相加就是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
(2)把这块花布的面积看作“1”,用做一条裙子用去的几分之几减一件上衣用去的几分之几即可求解。
【详解】(1)
答:做上衣和做裙子一共用去这块花布的。
(2)
答:做上衣比做裙子少用这块花布的。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4.120页;第81页
【分析】每天看20页,已经看了4天,4天看了4个20页,所以用20乘4求出已经看完的页数,再用总页数减去已经看完的页数,求出剩下的页数,第5天应从已看页数的下一页开始看。
【详解】20×4=80(页)
200-80=120(页)
80+1=81(页)
答:这本书还剩120页没有看,他第5天应从第81页看起。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看的页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5.(1)32米
(2)16米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在这块长方形空地上用篱笆围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做鸡舍,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剩下的做菜地,菜地的长是8米,宽是(12-8)米,如果把菜地也用篱笆围起来,至少还需要的篱笆长度等于菜地的一条长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1)8×4=32(米)
答:围鸡舍的篱笆一共长32米。
(2)12-8=4(米)
4×2=8(米)
8+8=16(米)
答:至少还需要篱笆16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