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质量检测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下列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是( )
A.I B.Fe C.P D.K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蔗糖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饱和食盐水
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属锌
4.下列物质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B. C. D.
6.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8.下列物质进行焰色试验,其火焰为黄色的是( )
A. B. C. D.
9.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10.下列物质能与水反应,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 B.氧化钠 C.过氧化钠 D.氢氧化钠
11.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A.氧化铜 B.硬铝 C.水银 D.钠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B.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C.钠离子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15.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盐酸需密闭保存
C、新制氯水存放于密闭棕色瓶中 D.过氧化钠需干燥密闭保存
1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用于制玻璃 B.用作油漆的红色颜料
C.铝制餐具用于蒸煮酸性食物 D.用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
1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新制氯 C.漂白粉 D.液氯
18.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受热分解可制得
B.、都有磁性
C.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氧化成
D.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19.能证明某溶液中只含而不含的实验及现象是( )
A.只需滴加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B.先滴加氯水,再滴加溶液后显红色
C.先滴加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足量铁粉红色消失
D.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少量氯水后显红色
20.下列关于碱金属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还原性 B.都能与水反应产生
C.都具有金属光泽 D.都能与反应生成过氧化物
2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可以用元素周期律加以解释的是( )
A.酸性: B.溶解度(25℃):
C.沸点: D.热稳定性:
22.已知如下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氯水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铁做还原剂
B.实验②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23.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先变红,随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盐酸滴入磷酸钙中得到 C的非金属性强于P
24.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2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
C.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
D.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
26.在500mL 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33.6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27.如图所示,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 ④浓硫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
B.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是
C.与足量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D.完全中和的盐酸,至少需要的溶液
2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X与Y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和的两种化合物
C.Y和W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由X、Y、Z、W、R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
30.加氢转化为燃料是实现减排的一个重要策略。我国科学家在调控加氢反应的选择性方面取得新进展,其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分子中非极性键发生断裂
B.的电子式为:
C.该反应中作氧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Cl 35.5 Mn 55 Fe 56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12分)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IVA VA VIA VIIA
2 ② ③ ④
3 ⑤ ③ ⑦ ⑧ 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元素⑤与⑧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为______。
(2)元素⑤~⑧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元素①~⑨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元素③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呈______形。
(5)元素⑤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和Y,其中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X和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元素⑤在元素③构成的常见单质中加热燃烧生成产物M,写出M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14分)请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填空。
I.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固体A是______(填化学式),固体C是______(填化学式)。
(2)为防止溶液氧化变质,应在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和未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II.实验室制氯气可用下图装置,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可制备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将氧气通入溶液中可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通过单质之间的置换证明氧化性______(填“”,“”或“”)。
33.(14分)请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填空。
I.实验空用固体配制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固体______g。
(2)配制溶液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______。
(3)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时,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进行操作,配成的溶液的实际浓度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II、某小组同学依据性质差异,采用比较的方法设计实验鉴别和.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1)实验I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水,A中温度计示数略有降低,B中温度计略开高.说明固体b与水作用的过程中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可判断固体b为。
(2)实验II中,向试管C和D中分别加入水,充分振荡,试管C中固体有剩余,试管D中固体完全溶解。
①判断固体d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______(填“C”或“D”)试管中红色较浅。
③实验Ⅲ中,分别向溶液e和溶液f中逐滴加入稀盐酸,F中开始滴加就可以观察到气泡;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E中开始无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河北区高一年级期末检测
I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B A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B C B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C B B C C D B
Ⅱ卷 本卷共3题,共40分
二、填空题
31.(12分)
(1)(1分) (2分) 离子键(1分)
(2)(1分) (3)(1分) (4)V(折线)(1分)
(5)(1分) (2分)
(6)(2分)
32.(14分)
I.(7分)
(1)过滤(1分) Fe和Cu(1分) Cu(1分)
(2)Fe粉(1分) 防止被氧化为(解释合理给分;只写“防氧化”不给分)(1分)
(5)(2分)
II.(7分)
(1)(2分)
(2)(2分)
(3)(2分) (1分)
33.(14分)
I.(6分,每空2分)
(1)5.85 (2)容量瓶 (3)偏小
II.(8分,每空2分)
(1)放出 (2)① ②C
(3)E中滴加盐酸,溶液与稀盐酸首先发生反应,故无气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