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分子和原子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2分子和原子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22: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课时2 分子和原子
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物质
3.知道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水可以灭火,氧气能够助燃,氢气能够燃烧,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物质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什么呢?
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的变化
水的沸腾
水沸腾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但是水分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过氧化氢 氧气 + 水
二氧化锰
制取氧气
H2 O2 O2 H2O
(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归纳
温馨提示
1.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理性质不同。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最小”是指在“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一前提下,不是指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3.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前提条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才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就不是分子来保持其化学性质了。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不变的是氢、氧原子。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 个氧原子的直径大约为1.48×10-10m。
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
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金属,稀有气体和部分固态非金属等)
1.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归纳
分子 原子
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1. 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2. 如图是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C
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
C. 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
D
4. 下列有关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说法错误的(  )
A. 发生改变的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B. 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生成的水分子可能还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D.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5.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 B 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火箭推进剂通过液氧和液氢反应来提供能量,说
明液氧保持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氢可以燃烧,
液氧可以助燃,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氧是氧气在低温下的液态形式,其分子结构和气态氧气相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氧气和氢气的分子构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