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离子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4离子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度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16 22: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课时4 离子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1.能描述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
3.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
2.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的信息书写相应的离
子符号。
4.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重点
重点
离子也是一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前了解到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那你知道钠和氯是如何形成稳定的氯化钠的吗?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新知学习
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操作: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结论:
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钠 + 氯气 氯化钠
Na Cl2 NaCl
点燃
“白烟”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微观角度分析,金属钠与氯气是怎样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呢?
Na
钠 原 子
2
+11
1
8
氯 原 子
2
+17
7
8
转移1个e-
Na+
2
+11
8
2
+17
8
8
Cl-
Cl
失去1个e-
得到1个e-
氯化钠(NaCl)
离子:带电的原子叫
做离子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失电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得电子,质子数<电子数)
O2-
氧离子
Cl-
氯离子
S2-
硫离子
碳酸根离子
Mg2+
镁离子
Na+
钠离子
Al3+
铝离子
铵根离子
离子符号的书写
①先写元素符号,
②再在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
③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④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
表示2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
Ca2+
2Cl-
你能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吗?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与核外 电子数的关系
电性
粒子符号
联系 阴离子
原子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Na
Na+
S2-
分子、原子、离子与物质
原子
物质
分子
结合
结合
聚集
物质
铜(Cu)、铁(Fe)、铝(Al)等金属
金刚石(C)、硅(Si)等
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等
分解
失去或得到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
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硫酸铜(CuSO4)等
得到或失去电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
2.离子的分类
阴离子:带负电
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①写出元素符号;②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及电性。
4.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5.原子和离子的转化关系: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1.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能再分的一种粒子
D. 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
C
2.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
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核电荷数是12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2
+12
2
8
C
4.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只能为7
C.M的核外第一层有x个电子
D.x为8时,M为阴离子
D
5.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下表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氢 氧 钠 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x=__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2
得到
Na+